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雪冰 《犯罪研究》2008,(1):14-21,44
治安防控体系是公安机关适应动态治安形势需要建立的以防控犯罪为主要目的的新型警务运行机制。犯罪学防范理论为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治安防控体系的运行实践从实证角度验证了犯罪学防范理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治安防控体系是城乡结合部社区治安的"保护伞",在预防、打击犯罪,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改善社区治安环境,建设和谐社区等方面将会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治安主体、客体和治安环境等因素分析了这一地区社区治安的现状,建构了社区治安的防控体系(PCN),分析了这一防控体系的保障机制,对于改善这一地区的治安环境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治安精要     
维稳——社会治安(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大智慧,务在持有大治安理念。大治安,外延含超公安管理、社会治安、安邦定国。认知与践行大治安,务要寻觅大治安之线索,掌控大治安之精要,具体则需先洞悉大治安之内容,继把握大治安之关键,再驾驭大治安之格局。大治安之内容是:大治安是大系统;大治安是大团圆;大治安是大智慧。大治安之关键是:以大目标寻求大系统;以大亲情寻求大团圆;以大学识寻求大智慧。大治安之格局是:官、民、匪组成的社会治安防控主体三角;帮、静、治组成的社会治安防控方法三角;后(社会治安问题发生之后)、中(社会治安问题发生之中)、前(社会治安问题发生之前)组成的社会治安防控客体三角。  相似文献   

4.
《刑警与科技》2008,(21):118-118
最近,肩负吉林省1300余公里边境治安管理任务的吉林边防总队,在边境县市区内200余处重点部位、单位、路段安装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全方位建立起边防治安防控网,有效提高了吉林边防治安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5.
治安防控体系是以公安部门为主导构建的,旨在维持社会治安,维护我国稳定发展大局.近些年,随着社会矛盾的增多和激化,社会不稳定因素开始增多,违法犯罪和恐怖袭击严重威胁社会治安,给治安防控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在这种严峻的社会形势面前,如何构建完善的治安防控体系,打击违法犯罪和恐怖袭击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系社会稳定就成为了摆在公安部门和各级民众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概述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内涵,讨论了完善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主要要素,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6.
铜梁辖区范围内,社区治安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每个社区有责任民警,每个小区有保安巡逻,每个重点部位有图象监控。通过网格布岗、网格有警,网格有"眼"、路有巡逻、小区有防、主动监控。对铜梁社区治安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维护好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重庆社区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刑警与科技》2008,(21):116-116
记者从长沙全市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建设推进会上获悉,长沙市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3400个电子眼,通过建设覆盖全市社区、街头的电子报警与监控系统,进一步增强城市治安防控能力,维护长沙的稳定平安。  相似文献   

8.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07,(9B):158-164
近些年来,机动车辆随着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道路交通的发达同时也为不法分子作案和逃逸提供了便利,为了强化对城市机动车的有效管理和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安管理部门在城市进出口要道设置人防与技防系统,全面把关城市道路治安。道路治安卡口监控系统就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本文将从工程建设角度分析道路卡口监控系统的组成、设计、安装、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希望对行业工作者有所收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城市治安防控体系,是整个城市社会系统为实现控制犯罪和维护城市治安的目的,由各种防范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旨在消减危害社会安定各种因素的有机整体。我国的城市治安防控体系还不完善,在体系建设,经费,人员保障,防控力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不能在打击和预防犯罪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对现行的体系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现实可行的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立以信息为主导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坚持信息导侦,构建精确打击体系,即以信息为基础、依据、导向,准确而有效地打击犯罪;信息预警,构筑有效防范体系,即通过对信息的综合分析研判,对治安动向和犯罪态势作出准确预警,指导做好防范工作;信息促管,构筑社会化管理体系,即整合社会各方面治安力量及其信息资源,形成全民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格局;信息促控,完善治安监控体系,即通过各种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的收集、研判,有效掌握监控对象的基本情况,实现对它们的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公安局对新形势下社会治安防控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大胆尝试,形成了治安防控要素配置合理的全方位、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正确区分、认识和掌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治安不同的特点,是做好当前城镇治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从城镇治安“防控力”与“破坏力”、基本特点、主体职能任务、治安行政管理、公众参与动力及方式、群防群治力量、警民关系与警察形象等七方面比较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治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刑警与科技》2005,(7A):32-39
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在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几年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在贯彻科技强警的战略中。以金盾工程建设为龙头。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特别是2004年6月。公安部和科技部在北京等21个城市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通知下达以来。各地充分运用现代安防技术手段打造一张牢不可破的城市动态治安防控网络。大大提高了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 为了加强安防技术和产品在城市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应用。6月15日,由本刊和深圳市公安局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安防技术与城市治安防控互动探讨”研讨会在深圳晶都酒店举行。公安部科委主任李润森、科技局助理巡视员冯淑贤、助理调研员王沂滨,深圳市公安局副局长朱杰峰出席会议,来自全国部分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城市的公安局科技处长和技防办主任同60多位安防企业家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与会嘉宾就安防技术在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分别从不同方面发表了自己看法,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对话的平台,目的是通过科技手段来提高城市治安防控能力,为公安部门和安防企业互动合作寻找最佳切入点,共同打造一个安定、祥和、平安城市。  相似文献   

14.
治安卡口是城市动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范和打击涉车涉路犯罪、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完善城市堵防网络等方面已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各地治安卡口的建设尚不规范,本文从城市治安卡口的作用入手,分析了城市治安卡口建设中存在问题,提出建设一支规范化治安卡口队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论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报警监控网络化在构建大中城市治安防控体系中的作用:为治安防控体系的系统化运作提供信息化平台;实现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各种防范资源的优化和整合;便于公安机关对各类大型治安突发事件的指挥控制。介绍了我国四个大中城市报警监控网络建设的模式。提出了报警监控网络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完善配套的法规和标准;提高社会效益的投入产出比;科学合理选择监控报警对象;充分发挥公安专网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进程与我国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运行一直采取以政府特别是警察治安行政为主体的社区治安管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随着全球化的兴起,我国政府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并由此构成中国社区犯罪防控体系规划与执行的决策背景和基本的策略原则,但社区犯罪防控体系规划与执行的政治过程、行政过程、经济过程和文化过程产生的偏差以及由此引起的社区犯罪防控体系的设计、构建和运行问题并未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重新审视和构建社区犯罪防控理论范式及与之相应的社区治安治理模式,建立起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为指导的一种新的社区犯罪防控理论范式、认知框架和与之相应的社区治安、治理制度创新体系及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富县公安局张家湾派出所在县公安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按照“创平安、创满意、创一流”的工作思路,突出整合警力、发动民力,运用科技手段,积极构筑“四张防控网”,形成了“人技结合、专群结合、攻防兼备”的治安防控体系,达到了主动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目的,确保了治安局势的持续平稳。  相似文献   

18.
如何有效预防交通事件引发的治安事件问题,已经成为各级公安机关在工作中比较棘手且正在探索的问题.作为交通参与者,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的教学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公安部<道路交通事件引发治安事件防控机制构建>课题组,以云南省为调研基础,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资料,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和基层锻炼所获,以社会学、法学公安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为支撑,对近年来因道路交通事件引发的治安事件现状和原因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9.
胡伟 《法制与社会》2010,(11):165-166
治安承包是一种新型的治安治理方式,是社会公众参与治安治理的重要体现,其本质是治安官僚模式和治安动员模式的结合,其背后蕴含的是对治安职能在政府、警察和社区三者之间做出合理的重组与划分。治安承包主要有治安管理承包和治安防范承包两种形式。治安管理承包和治安防范承包均有其合理面,但重要的是解决好制度设计、承包人的资格和条件、承包费的筹集、公安机关在治安承包中的地位、具体的承包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孔令驹 《河北法学》2005,23(1):83-86
耗散结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包括"器物防控、制度防控、价值防控"三个层面上的优势互补与功能耦合。将其置于治安防控与社会进步辨证关系的历史考察,当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最具意义的是以社会资本提高为框架的社会人际互动和心理沟通整合机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