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完善上市公司独立监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监事制度有助于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从而强化监事会对董事和经理的监督职能。本文在对我国关于独立监事的相关规定及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监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遇到的是一个特殊的制度环境,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还需要突破许多制度障碍。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独立董事所面对的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特殊的股权结构问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问题以及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3.
独立董事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够、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重叠、具备担当独立董事素质的人才匮乏等问题,这就需要确保独立董事的真正独立性,明确独立董事的功能定位,全面提高独立董事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存在许多缺陷,导致监督不力,为了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我国应选用日本的模式授权公司在其章程中自由选择单层制和双层制,同时应加强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制度的建设,弥补立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蔡云 《唯实》2005,(3):26-29
一、江苏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情况截至2003年6月底,江苏75家上市公司中,除因连续亏损的C公司以外,其余74家公司均已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1.独立董事的基本情况74家公司共有董事709人,其中独立董事226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要由董事会提名,达到207人。此外,股东提名有18人,监事会提名有1人。  相似文献   

6.
依据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规模较大的有限责任公司应当设立监事会,公司监事会是《公司法》规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组织机构。一、公司监事会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公司监事会是检查公司财务,监督公司董事、经理是否依据法律  相似文献   

7.
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独立董事制度可以有效弥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独立董事亦称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是指具有完全独立意志、代表公司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的公司董事会成员。设立独立董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独立于大股东;二是独立于经营者;三是独立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与公司没有利益联系,可以客观、公正、独立地作出有关公司决策的判断。加之,独立董事都是具有特殊专长的战略经营管理专家和执行特殊职能的董事会成员。独立董事作为外部董事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在董事…  相似文献   

8.
起源于英美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 ,使董事会的监督更加具有独立性 ,缓解了内部人控制问题。然后 ,信息不对称、激励与约束手段的匮乏、独立性的界定困难都是独立董事制度实行时不可忽视的弊端。由于中国在制度基础、公司治理结构中机构的设置与西方国家不同 ,法制环境建设和企业家市场培育又不如西方国家那样完善 ,因此目前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条件并不具备。  相似文献   

9.
独立董事 (IndependentDirector)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之外的其他职务 ,并与公司大股东之间不存在可能妨碍其独立做出客观判断的利害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又称为外部董事 (OutsideDirector)、独立非执行董事 (Non—execu tiveDirector)。他既不代表股东 (投资者 ) ,又不代表公司管理层 ,与公司没有任何的相关联的物质利益。中国证监会于2 0 0 1年 8月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引进独立董事制度 ,用以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实践情况及问题我国证监会于 199…  相似文献   

10.
杜啸尘  王玲 《发展论坛》2003,(10):42-43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学界赞誉颇多,但现实操作却不如人意。于是批评之声滚滚而来,学者们纷纷质疑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可行性。以上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深入思考。一、独立董事制度的由来独立董事制度首创于美国,这一制度的形成与美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几家公司卷入了向政府官员行贿的丑闻,还有一些性质恶劣的不当行为使股民对公司失去了信心,引发了很多对公司董事会及经理层不信任的法律诉讼案。这促使美国证监会要求所…  相似文献   

11.
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对推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革命具有积极地作用,而实践中,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难以体现,激励与约束机制未能有效建立,知情权与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与监事会的关系也有待理顺,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独立董事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张春玲  李瑭 《世纪桥》2013,(3):122-123
起源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因其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而风行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监管不力的局面,我国亦引入了这项制度。但是,由于国情和法律制度的冲突,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施行的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其实施效果与引入该制度的初衷相去甚远。针对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结合我国现行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实践,分析并总结该制度在我国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完善该制度的构想,从而有助于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徐小钦  刘璇 《学习论坛》2009,25(3):41-42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控制和平衡执行董事和经理权力的有效措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及改造后存在的"路径依赖"、"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得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名无实.因此,在我国企业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解决所有者虚置引起的企业管理不善问题,有利于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和更好地保障社会利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应注意不能脱离中国国情;独立董事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素质;明确独立董事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完善独立董事的利益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煦照 《学习论坛》2004,20(4):34-35
深化企业改革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很有必要。应从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的选择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三方面入手 ,推进我国企业独立董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关于股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问题,目前我国立法现实情况采用的是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行制度,但从运行实际效果看并不十分理想,通过对国外股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模式的比较分析,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朱瑞芳 《党史博采》2007,(12):21-22
关于股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问题,目前我国立法现实情况采用的是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行制度,但从运行实际效果看并不十分理想,通过对国外股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模式的比较分析,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后,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在原来国务院外派监事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公司内部监事会。监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监督制衡机构,在依法开展对董事会、高管层及其成员履职尽职监督、财务和内部控制监督等方面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了应有作用。但在实践中,监事会也存在关注缺乏,无人问津尤其是监管部门没有专门针对监事会的法规指引,导致监事会监督工作缺乏指导等种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监事会究竟应该向谁报告工作,报告路径是什么也不太明确。因此,大多数监事会都在探索中开展监督工作。如何进一步明确监事会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的作用,理顺公司治理结构中具有内部监督职能的分工,科学合理地界定监事会的工作职责和边界等,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文章试图从监事会的职责、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做好监事会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管理模式使董事会逐渐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董事权力随之膨胀,超越公司经营范围的越权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更好地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公司法应有相应对策防止董事越权,为此本文从权力分配、权力制衡和监督及权利救济三个角度对如何有效防止董事的越权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的概念和制度来自英美法系国家.在美国,由于董事会集监督和决策于一身,造成缺乏监督力度的缺陷,因而提出独立董事制度,目的是为了改变股份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20.
罗光宇 《理论学刊》2005,(11):87-88
一、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1997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该指引规定,以下人员不得担任独立董事:公司股东或股东单位的任职人员,公司的人员(如公司的经理或公司雇员),与公司关联人或公司管理层有利益关系的人员。1999年3月29日,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境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深化改革的意见》,要求董事会成员中至少有一半应是独立董事,且独立董事至少要有两名。2000年8月23日,中国证监会《公司二板上市规则》(草案)要求,公司中董事会成员至少2/3为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不得为以下人员:公司股东,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