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和总载体的探索和实践,开辟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境界,进一步提升了非公党建工作水平,并在思想认识、工作理念和行为实践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泸州市委统战部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关心困难群体,投身光彩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筹资117.5万元,资助困难学生622名;2005年,配合省扶贫办开展"栋梁工程"活动,又筹集资金150万元,支持820名  相似文献   

3.
胡铮 《现代领导》2001,(11):34-34
桐城是一个76万人口的县级市,在最近排出的安徽省民营企业200强中,桐城市有20家骨干企业入阵,占全省10%。桐城币非公有制经济在短短数年间能获得如此长足的发展,关键就在于市委审时度势,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抓住建立企业党支部、配强党支部班子两个重点环节,切实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4.
"两个健康",即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逐渐成为统战工作的重要方面,迫切需要明确与之相关的指导思想.随着对统战工作规律和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经历了从"一个健康"到"两个健康"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和党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作用的发挥,这二者之间不仅没有根本的冲突,而且有着许多相融性.要把理论上的相融变成实践上的相融,必须进行党建理论的创新,以新的思维和路径寻找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契合点.同时还必须防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过程中的"异化"、"保守主义"和"虚化"等倾向.  相似文献   

6.
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省温州市,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他们围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该如何发挥作用"这个问题,提出"围绕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总目标开展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路,在创新中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党组织的活动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关系问题,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提高了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因此,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不断培育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作用,已成为当前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信息窗     
《中国统一战线》2012,(5):61-62
山东省加大"双百"人才安排力度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精神,建设一支与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适应、结构合理的企业管理人才队伍,今年,山东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中组织开展"双百"工程,即结合非公有制企业"三项评选"表彰活动,将全省非公有制企业100强和最具发展潜力非公有制企业100家等重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纳入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对纳入数据库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分批分期进行培训。并以工商联换届为契机,加大对"双百"人才的安排使用力度。(省委统战部经济处)  相似文献   

9.
通过回顾新中国5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曲折发展的历程 ,得出五点启示 :一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上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 ;二是私营经济是推动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经济形式 ,它与国有经济均应向产权社会化方向发展 ;三是外资经济是对外开放的必然产物 ,必须继续发展 ;四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要“放、引、管、监”四结合 ,营造平等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0.
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提出的"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内涵,对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锡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在锡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盟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  相似文献   

11.
时下"非公有制经济"及相关概念等的使用非常混乱.按有关规定和概念内涵,非公有制经济=私有经济 外资经济≠民营经济≠民有经济.为此,我建议不要继续使用"民营经济"、"民有经济"等概念,今后应该统一采用"非公有制经济"和"私有经济"来分别称谓国民经济和内资中的私有成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明确把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定位,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长足进步和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也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正确估计非公有制经济过去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不足,理性分析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形势,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正确看待成绩,寻找差距求发展"九五"是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各级各部门都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两会新语"1.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个没有变"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2016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时的发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从曾经视为是"资本主义的尾巴"到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是需要"毫不动摇"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如今是在经济上"平等竞争"、在法律上受到"平等保护"的市场主体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一次次的理论飞跃,促进了对非公有制经济从制度性抑制到制度性保障的深刻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充满活力的发展,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做了最好的诠释和检验,充分地体现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合理性.社会主义阶段的漫长过程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长期性.我们要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具有的两面性,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前进》2014,(1):26-29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这一重要论断首次把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赋予了非公有制经济新的使命和地位,预示着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将在历史的舞台上承担起更多的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自上世纪20年代提出,至今  相似文献   

17.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4,(15):22-23
正"从‘低头走路’到‘抬头看路’的新阶段",有人曾这样形象地比喻广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这其中,既反映了我区非公有制经济面临更加开放和激烈竞争的环境等诸多"成长的烦恼",也反映了企业发展、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多方面的重大转变。这些年,我区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遍地开花,随着生长空间不断拓展,非公有制经济"体魄"不断强健,逐渐成为我区经济中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提出,把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这一修改建议,全面、准确地体现了党的十六大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政策,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情况,对于进一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之一,近年来台州市椒江区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特别是省委部署"双强争先"活动后,椒江区委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组织和引导广大企业党组织深入贯彻习近平副主席对椒江区推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十八法"的重要批示精神,按照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要求,更加注重"四个合一",培育和涌现出了一大批"党建强、发展强"的先进企业。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8,(2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巩固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的现实需要,是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南京市栖霞区着力加强党在非公经济领域的组织建设,推动全区民营经济发展与非公经济党建双促进、双提升,海陵药业正是其中典型代表。一直以来,位于南京的海陵药业扎扎实实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融共进,成功跻身中国化学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