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代台湾文学史上,王鼎钧是一位重要的作家.他众体兼擅且独具风格,在小说、散文、评论、话剧几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被称为台湾文学界的五项全能.长久以来,他的散文艺术成就掩盖了他在其它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小说艺术.为了更完整地认识他的艺术发展道路,本文拟对王鼎钧的短篇小说创作做一番探究.(一)严格地说起来,王鼎钧的短篇小说共有十二篇,即收集在《单身温度》这部短篇集中的作品(有人将王鼎钧的《一方阳光》、《红头绳儿》也视作小说,我以为那只是有着较多叙事成份的散文作品,原因容当另叙).《单身温度》原名为《单身汉的体温》,也曾被人改为《白如玉》出版,最后由作者定名为《单身温度》由台湾尔雅出版社再版.此书创作于60年代中后期,初版于1970年.这部小说在作者的创作道路上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这是因为在它之前,作者的创作以说理性议论性的文章为主;而从它开始,作者的创作风格转向抒情性象征性,逐步形成了自己“幻中见真”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2.
台声新媒体     
《台声》2016,(5)
正《爸爸3》在台首播盘点这些年风靡台湾的大陆综艺节目广受关注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于每周六在台湾中天卫视、周日在中视播出。节目里唯一一对父女搭档夏克立和夏天来自台湾,因此广受台湾媒体关注。V微博摘登1《我是歌手》第一季开播时,因为杨宗纬和林志炫等台湾实力唱将的加入,在台湾掀起巨大反响,也成为这一波大陆综艺节目在台湾爆红的开端。知名实力台湾女歌手Alin,在《我是歌手》第三季舞台上大放异彩后,获得台湾网友的疯狂点赞,也带动了节目  相似文献   

3.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此为《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作者廖信忠从一个台湾平民视角的发问。今天,信息交流的渠道非常发达,两岸交流有了很大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台湾政坛时事的实时更新,可以找到详尽的台湾美景美食攻略,甚至到台湾的土地上走走看看也并非难事。但若真要回答上面这个问题,恐怕结论还是:关注的很多,了解的尚少。  相似文献   

4.
郭炤烈 《台声》2003,(1):13-14
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而要从希望变成实在,从口号变成现实,最根本的是要坚定不移地去争取台湾民心,尤其是大力地从政治上争取台湾民心。那么,台湾人民的真正心声是什么?这就使我忆起了9年前的1994年给《台声》杂志写的一篇文章《爱国心声,世代相传》。我在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祖先在外国侵略者的铁蹄下,以他们热爱父祖之地的挚情,用他们的血泪写出了许许多多与外国侵略者浴血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史诗。”“而那一段史实传送了多灾多难的台湾同胞代代相传的心声。的确,祖国的统一、强盛和民族的振兴、繁荣,是作为…  相似文献   

5.
赵辉 《台声》2008,(12):65-66
“难道你不期待彩虹吗?”——这是(《海角七号》中的一句台词,就像影片中的7个人物一样,尽管年龄不同,族群不同、语言不同,但却协调地融合在一起。导演魏德圣在电子邮件中对我说,他期待《海角七号》是台湾的彩虹,是台湾电影的彩虹,更是两岸的彩虹。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台声》2011,(7):112-112
我是一名在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我是通过一次台生聚会了解到你们的杂志的,我看到你们杂志有一个叫《我看大陆》的栏目,不知我能不能给你们投稿,写写我在大陆上学这几年的经历跟想法呢?  相似文献   

7.
媒体把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年轻时用200元台币开米店形容为贫苦,当年的200元真的贫苦吗?日据时代,台湾的铁路便当什么样,有排骨吗?虽然不是学者,但是台湾媒体入陈柔缙在《人人身上都是一个时代》里,透过“地毯式”搜寻数据,旁征博引,穿针引线,嗅出日据时代的台湾气味,勾勒出一幅幅日据时代台湾庶民生活史。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台声》2011,(2):108-108
浙江袁先生来信:《台声》编辑你好,我也算是台声的老读者了,我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呀!现在可以个人赴台湾旅游吗?还想了解一下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9.
与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焕彰先生神交之始,当是1993年,那年,正值台湾秋水诗社20周年生日,我受《秋水》主编徐静怡女士委托,在祖国大陆出版了一套诗集。这套被我定名为“台湾当代新诗星群系列丛书”的三本书中,有我编辑的“秋水星群”──《盈盈秋水》。这本书共收录了60位在《秋水》诗刊上发表过作品的台湾当代诗人的佳作,其中就有林焕彰。他的诗我收录了三首,那首《晒衣服》印象最深刻──妈妈洗好的衣服,都晒在阳光底下。我印有地球的那件球衣,正好夹在爸爸妈妈中间,也在阳光底下。而我,仰着头呆呆地看着,看着我的衣服,看…  相似文献   

10.
“能被这个节目邀请来到这里,是我的荣幸。”当我采访台湾节目主持人、歌手费玉清时,他很诚恳地对我说。 费玉清与同样来自台湾的艺员高凌风、李美凤、于台烟等4人是来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走进台湾》栏目开播一周年特别节目的录制,这一特别节目是中央台《欢聚一堂》栏目和《走进台湾》联合录制的。在录制现场,我还见到了一年来为《走进台湾》而奔忙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左岸 左岸     
走进左岸,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突然想起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过的一句话:“当女友改名为玛丽时,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相似文献   

12.
未曾想"我是歌手"火到台湾4月初,台北。一位大陆记者与朋友在餐厅里闲聊林志炫、黄绮珊,走来走去的服务生终于忍不住走过来问:"你们在谈‘我是歌手’吗?"他竟然知道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我是歌手》!?大陆记者忍不住问:"台湾看不到湖南卫视,你怎么知道《我是歌手》?""网络上看得到啊。"年轻的服务生轻描淡写地说。这一幕或可为几天之后《我是歌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3,(2):27-29
首度访台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就访台观感,对两岸故宫交流的期望以及北京故宫整建计划等,与《中国时报》系总经理黄肇松作了深入对谈。以下是对谈摘要。《中国时报》系总经理黄肇松(以下简称黄):郑院长这次在台湾访问10天,将台湾从北到南,由西到东整个走了一圈。这是相当密集也是相当劳累的一周行程,能否谈谈你对台湾的观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以下简称郑):这是我第一次来台湾,宝岛自然人文风光让我印象深刻,尤其在这次旅程中见到的郑成功的遗址台南赤嵌楼、安平古堡等地。这次的行程中也参观了一些台湾的博物…  相似文献   

14.
阎良编译 《台声》2013,(9):80-81
作为一份以时政为主的综合性刊物,与台湾有关的人和事自然是《台声》报道的重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为台湾百年历史精英人物之一,蒋渭水的名字便经常出现在《台声》上。《台声》创刊不久我就进入了这家刊物,在《台声》杂志工作了近20年。为参加第二届蒋渭水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杨博怡 《台声》2006,(3):66-68
时下,许多台湾综艺节目在祖国大陆的年轻人中异常火爆,《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这样的名字对很多人都不陌生,而随着对于这些节目的喜爱和传播,许多新的台湾综艺节目也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之中。 明星访谈类:《康熙来了》主持人:小S、蔡康永台湾中天娱乐台每周一至周五晚10时推荐指数:52005年,一档名为《康熙来了》(以下简称《康熙》)的节目突然开始在内地走俏,虽然收看方式基本上只能通过网路,却依然阻挡不了许多人的热情。《康熙》取自主持人蔡康永与小S徐熙娣的名字。在台湾每晚收视率为1.2%—1.3%,每周…  相似文献   

16.
那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一个来自台湾的长途电话让我久久感动不已。电话是鄂籍台胞欧阳一打来的。在此之前,我对欧阳一所知甚少,我仅仅知道他是台湾《远望》杂志的社委,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法律系,在台湾某公司任副经理。他在电话中告诉我:他从《远望》杂志上得知我的一篇纪实散文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第八届“海峡情”征文中获了奖,特意打电话来向我贺喜。热诚的鼓励与赞美,有如一股温馨的风,吹得我浑身暖暖的。可见,人世间的一切深情厚意,都是从小小的理解或共鸣开始的。从此,我便开始注意欧阳一这个名字。果然,欧阳一这个名字很不平…  相似文献   

17.
刘聪玲 《台声》2011,(7):38-38
在我新浪的微博上,前一阵子忽然加入了一个大牌粉丝:台湾李国修。 这一惊非同小可,国修老师什么时候也开始“围脖”了?怎么会看到我的呢?最有趣的是,我刚刚写了一篇名日“‘台湾莫里哀’李国修”的文章,还没来得及告诉他呢。  相似文献   

18.
王晓波 《台声》2006,(10):22-23
在2000年底,日本出版了一本畅销漫画书,书名叫《台湾论》,著者是日本右翼人士小林善纪,他在书中大肆鼓吹日本军国主义,歌颂日本对台的殖民统治,称日本的殖民统治是“最有良心的统治”,甚至称抗日义勇军是“流氓”“、土匪”。《台湾论》的内容是小林善纪在台湾访问的一些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接受“皇民化”的老台湾人,如李登辉、许文龙、金美龄等人。次年初,《台湾论》的中译本在台发行,有一天,我突然接到林宪老先生的电话,说有事要来台大看我。林老已年高八旬,爬上哲学系馆三楼来看我。原来是他对《台湾论》有意见,要我把他老人家的意见发表出…  相似文献   

19.
去年12月上旬,我在台湾东吴大学政治研究所与中国大陆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两岸交流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了我的论文:《从台湾产业升级看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主要阐述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与台湾产业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中淡到:“台湾产业升级已在进行,但升级进程似乎太缓慢、零散。”会上,台大经济系教授陈博志评论时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台湾产业升级非常的快”,“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返厦后,薛琦教授特地寄来他的《总体失衡与个体调整:台湾在80年代的经验》一文,并附一信,表达他对台湾产业升级的看法,监对我的观点提出与陈博志教授类似的意见。在  相似文献   

20.
1995年7月7日市委书记钱运录会见台湾《世界论坛报》湖北省投资访问团名誉团长段宏俊及团长张我风一行。段宏俊先生是台湾《世界论坛报》创始人及董事长,张我风先生任台湾国艺投资事业机构总裁及《世界论坛报》副董事长。他应钱运录书记之邀,组织台湾工商界来汉考察并投资。投资团成员在汉考察了硚口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