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广西脱贫攻坚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两者既有理论机理的联系,也有实践战略的延续。本文在深刻认识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内在逻辑,通过分析当前广西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旨在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抓手,为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层矛盾,推进发展“三农”问题,壮大农业产业、美化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研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可行性理论为基础,分析总结续接脱贫攻坚经验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对接、产业发展、人力支撑、资金保障及农村农民自身内在动力等方面提出两者有效衔接的具体路径,以期以脱贫攻坚为抓手,统筹安排、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李伟  刘杨  兰彦堃  谢忠秋 《奋斗》2021,(1):58-6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要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稳定的机制来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是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农业农村工作的总抓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涉及工作人群目标衔接、工作任务目标衔接、治理体系的衔接、经济产业体系的衔接、社会支持体系衔接等诸多方面,要本着问题意识认真研究克服解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难题,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牟定县2018年脱贫摘帽后,按照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聚焦"巩固提升"主题,瞄准"乡村振兴"目标,以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摘帽不摘责任主体责任扛在肩。脱贫攻坚是一场决战决胜、必须打好打赢的硬仗,牟定县持续强化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责任制,严格落实县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要求,建立县委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每月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制度,坚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月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制度,专题调度、及时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付松 《当代贵州》2020,(16):27-27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长久之策。2018年以来,"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在全省各地迅速铺开,力度空前。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村产业革命不仅促进了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提高了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步入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我们要坚定不移以更大力度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6.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有效衔接,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客观需要,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在逻辑表现为二者具有一脉相承的战略目标、相互耦合的战略原则、交织融合的战略内容和前后相继的战略时序。  相似文献   

7.
贾希为 《前线》2020,(2):28-31
脱贫攻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伟大的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极大地推进了村容村貌改善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促进了需求侧和供给侧变革,为拉动宏观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新的广阔市场和动力。脱贫攻坚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和现代化,巩固和增强了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背景下不断完善和优化农村基层党建是广大农村从脱贫到振兴的迫切要求,也是创新发展党的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要求。乌鲁木齐市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有效治理取得诸多成绩,然而,当前这项工作还面临着治理机制有待健全、治理力量有待强化、治理程度尚需深化的问题。对此,应该以制度建设完善治理机制,激发振兴动力;进一步强化基层协商治理,凝聚乡村振兴力量;强化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提升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生态振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顺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新时期解决乡村内部以及城乡之间人与自然关系不平衡矛盾的重大举措。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在目标指向、发展理念、推进过程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内涵要义。新时代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旨在: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新格局,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传播绿色农业发展经验,贡献世界农业发展的中国智慧。在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过程中应以提升乡村生态振兴理念为前提条件,以激发乡村生态振兴技术创新活力为重要举措,以完善乡村生态振兴生态治理制度为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也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应有之义。与其他区域脱贫式、整体性乡村振兴不同的是,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立足超大城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克服资本下乡的逐利本性,在新时代物品充裕的条件下,探索与重建乡村价值,让上海的乡村成为别样的江南,实现包容性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阶段,高校发挥资源优势开展定点帮扶愈显其重要性及必要性。在此承接的关键点上,高校作为“五大振兴”资源优势汇聚的高地,应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落实帮扶理念、创新帮扶方法、丰富帮扶内容,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要素的良性演化。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智力帮扶的实践,阐述了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实践探索以及未来思考,为高校更加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和服务社会发展提供了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铜仁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既是表彰,也是鞭策,激励全市纪委监委干部携手各级干部群众努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3.
骆行 《当代党员》2021,(6):40-41
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做好二者的有效衔接和协同推进,不仅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于一体,武陵山、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覆盖全市12个区县,区域性贫困与"插花"式贫困并存。  相似文献   

14.
吴乐 《实践》2021,(2):44-46
幸福是什么?在脱贫户的眼中,幸福是“两不愁三保障”,是摘掉“穷帽子”、挖掉“穷根子”,是实现乡村振兴、共赴康庄大道。当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响起,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念好“精准经”,拿出“绣花功”,打出“特色招”,建立完善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让脱贫攻坚经得起历史检验。  相似文献   

15.
新闻眼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过渡期,干部如何放开手脚在脱贫攻坚目标完成、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衔接过渡期,包括驻村干部在内的基层干部,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如何衔接过渡的问题上,一些干部并不主动开拓,有些畏首畏尾。一名西北省份的驻村干部坦言,身边不乏不愿动心思考虑乡村振兴路径的基层干部,他们多以乡村振兴前期仍需巩固脱贫成果为由,并不急于开拓乡村振兴的新发展思路,仍简单重复着脱贫攻坚中的“惯性动作”。  相似文献   

16.
蜿蜒秀美的涪江、琼江从潼南区穿流而过。江岸两侧,青翠欲滴的青菜、清香扑鼻的柠檬树、依次排开的虾田,令人目不暇接。2016年,潼南获批退出市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在全市率先脱贫摘帽。站在新的起点上,潼南区委、区政府将产业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之一,总结过往脱贫攻坚经验,改进完善产业发展各项政策,不断探索产业兴旺的发展之路,打造出一批颇具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7.
魏在平 《当代贵州》2020,(11):60-6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省"四场硬仗"中最难打的是产业扶贫,没有产业发展,就难以如期脱贫、全面小康,也难以实现乡村振兴。基于这场硬仗的紧迫性、艰巨性和系统性,省委提出了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并明确以“五步工作法”和产业发展“八要素”为方法路径,以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抓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实现巩间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了总体部署,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宁夏要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更完善的机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确保脱贫地区在乡村振兴中赶上来、不掉队。  相似文献   

19.
肖铜 《奋斗》2021,(4):36-3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要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针对摘帽地区,要扶上马送一程。衔接脱贫攻坚,转段乡村振兴,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驻村队伍不能撤,工作力度不能减,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  相似文献   

20.
邱洪斌 《奋斗》2023,(1):38-4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文化振兴计划,为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佳木斯大学把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推进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上作出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