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贵州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全国茶叶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截至2018年年底,贵州茶园面积75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61万亩),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品尝贵州春茶的好时节。"如果大家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发出邀请,他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绿意浓,茶香醉宾朋。绿色是贵州最靓的发展底色,散发着业兴民富的时代气息。"让苔茶香飘四方",是全国人大代表、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的希望。贵州茶打出生态牌,越打越精彩,茶产业这篇致富经越念越好:茶园面积超750万亩,位居全国之首;产量、产值增幅均名列全国前茅;都匀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茶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茶叶种植面更积跃居全国前列。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品质不断提升,贵州茶得到广大群众的亲睐,贵州茶产业也在不断后发赶超,实现着跨越发展。贵州茶产业健康发展从自然条件、政策扶持、发展历史、发展环境等角度看,贵州茶产业发展优势大,后劲十足,对加快贵州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各产业全面  相似文献   

4.
<正>250家贵州茶企历时26天,行程近5000公里,沿着延伸西北的丝绸之路,弘扬贵州茶文化,推介贵州茶品牌,加快黔茶出山步伐。茶产业是贵州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近年来贵州省重点打造的五张名片之一。贵州茶产业经过10多年发展,已成为贵州农业的第一大产业,茶园总面积达700万亩,承接了东茶西移大势,并成为中国茶叶的原料中心,正加速形成中国绿茶加工中心。为深化贵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及地区茶文化交流,弘扬贵州茶文化,服务贵州茶产业,加快黔茶出山步伐,今年7月,贵州再次开启"丝绸之路·黔茶飘香"之旅。250家贵州茶企历时26天,行程近5000公里,从重庆、西安、兰州、太原、西宁到呼和浩特,这条延伸西北的丝绸之路成为贵州茶叶走向世界的又一个通道……  相似文献   

5.
漆云 《当代贵州》2023,(24):46-47
<正>贵州爱茶、护茶、懂茶的这份用心激发起邹裕波对推广黔茶的热情,“我要在76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里打造出以茶舒心、以茶会友、以茶识黔的一亩三分地。”“一亩茶舍”由此孕育而生。“从茶里能感受到最天然的贵州,这份高山好茶的韵味能褪去繁忙生活中的疲惫。”仲夏,走进北京768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里的“一亩茶舍”,现代化的装修风格搭载着来自贵州深山的好茶,绿柳成荫中飘荡着幽幽茶香,宛若踏入繁华都市中的一片清净之地。  相似文献   

6.
茶源贵州     
正南方有嘉木,黔地出好茶。贵州是世界古茶树起源地之一,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有世界最古老的野生型和栽培型古茶树,有物种最多的栽培古茶园,古茶树多达120多万株,珍稀特异古茶树资源让这里成为宝贵的茶树基因库。晴隆发现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茶籽化石,唐代陆羽《茶经》曰"茶之出黔中",进一步印证了贵州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生态优势,更造就了贵州"干净茶"与众不同的优良特质。  相似文献   

7.
莫治江 《当代贵州》2009,(12):63-63
2009“贵州十大名茶”评选于6月3日在贵阳启动。此次活动旨在以“十大名茶”评选活动为契机,宣传贵州、推介贵州、提高黔茶知名度,整合品牌.做大、做强黔茶叶产业,同时提升贵州绿茶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是贵州实现名牌战略,打造茶叶强省的重要措施。据悉,2009“贵州十大名茶”评选将由各地经过筛选后报送,评选对象为茶叶公共品牌或主导品牌,有一定知名度、明显的市场优势和市场覆盖率。期间将开设网络投票渠道,并面向全国征集贵州十大名茶标志。评选活动将于7月28日结束。  相似文献   

8.
正生态化的种植条件、标准化的生产工艺、严格的品控体系、完善的产业链条、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在本届深圳文博会上,贵州参展茶企纷纷亮出招牌,形成一道茶香满溢的绿色风景。2019深圳文博会上,黔茶展区每天都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省内20余家具有代表性的茶企,带着独具特色的"三绿一红一抹"及茶类文创产品齐聚鹏城,一展贵州"生态茶""干净茶""放心茶"的优良品质,凸显出日益蓬勃的黔茶产业生态链。贵州有好茶,更有好故事。沿着贵州原料、贵  相似文献   

9.
<正>湄潭县是贵州茶叶第一县,2014年当选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并获得全国重点产茶县第2名。如何扬湄潭茶之名,打造黔茶航母,引领黔茶出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充分发挥湄潭茶产业在贵州茶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一)茶文化优势湄潭茶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清代湄潭眉尖茶成为贡茶。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开创了近代贵州乃至中国茶科研的示范。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带来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黔系列"的一份子,黔茶将树立贵州茶产业统一形象,"将茶产业发展进行到底,使茶文化成为贵州新优势",实现"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以茶养文"目标。"高山云雾出好茶。"贵州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条件的原生态茶区。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古代的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就是指今天的遵义、铜仁等地。  相似文献   

11.
凤冈茶韵     
正走进锌硒茶乡凤冈,天蓝地绿、树木苍翠,清风袭来、茶香扑鼻,让人轻松惬意、心旷神怡。茶海之心景区位于贵州省凤冈县永安镇,面积69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景区森林覆盖率85%以上。东有龙井,西有凤冈。近年来,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凤冈逐渐走上一条"茶旅一体化"的发展新路。茶海之心旅游线路被评为中国最佳茶旅线路,九堡十三湾和仙人岭被评为中国30座最美茶园。  相似文献   

12.
正陆羽一生敬茶、爱茶、嗜茶。历经数年研茶事、参茶道、记茶史,写就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被后世尊称为"茶圣"。陆羽曾说"茶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循着《茶经》的字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一一探寻其间所述诸多事物,竟然在贵州的群山村落里找到痕迹。  相似文献   

13.
<正>3月20日,北京玉渊潭公园内樱花烂漫、黔茶飘香,黔茶进京春天行动拉开序幕。由贵州省农委组织的12家茶叶企业、上百款春茶产品将在玉渊潭公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品黔茶·赏樱花"万人品茗活动。"品黔茶·赏樱花"黔茶进京春天行动已是第六次举办,将来自多彩贵州的生态茶、安全茶、健康茶奉献给北京市民。贵州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  相似文献   

14.
朱仁印 《当代贵州》2024,(Z1):118-119
<正>喝茶,是毛泽东同志的一大爱好。不管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环境中,还是在为新中国建设披肝沥胆的岁月里,他总是茶不离手。在红军长征过贵州时,毛泽东同志就曾在瓮安喝过瓮安茶,与贵州茶结缘。1956年,毛泽东同志亲自为都匀毛尖茶题名,从此“都匀毛尖”名声大噪。“这个瓮安茶好喝”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大家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向全国人民发出到贵州品茶的邀请,引发代表委员热议。一杯春茶,何以香动天下?好山好水好生态,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贵州,自然出唇齿生香、余味悠长的香茗佳品。以茶相邀,彰显贵州深厚的生态  相似文献   

16.
正茶作为贵州的"五张名片"之一,自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以来,种植规模已经跃居全国第一,创下了一个新的"贵州速度"。在全国六大茶类品种中,贵州绿茶除了具备量的基础外,还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和文化优势,多重优势叠加,发展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今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关于贵州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更是给予贵州巨大的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17.
李坤 《当代贵州》2014,(14):22-23
当前,贵州具备了打造黔茶品牌的基础,未来三年,贵州要集中精力、重点突破,打造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四大全国知名品牌,努力打造全国优质生态安全茶叶原料中心、加工中心和品牌中心。  相似文献   

18.
4月26日,在凤冈召开的贵州第三届茶业经济年会上,来自国内的知名茶专家围绕贵州近期出台的《贵州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以下简称《计划》)展开讨论,对贵州茶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提出了助推黔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以及打造黔茶品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黔山秀水育佳茗,贵茶飘香聚浓情。"贵州茶文化源远流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秀。1980年,贵州普安县和晴隆县交界处出土了一枚四球茶茶籽化石,距今已有100万年,这是全球发现唯一的茶籽化石。早在西周时期,德江、务川、正安、沿河等一带的少数民族已经能够制作出味美可口的好茶。至唐代,贵州成为我国八大茶区之一,所产的茶  相似文献   

20.
朱江 《当代贵州》2014,(12):32-33
正611万亩,当贵州茶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的时候,如何在产业突围和品牌塑造上和"全国第一"相匹配?贵州贵茶公司旗下品牌"绿宝石"用海外拓展行动给出了答案,从2013年起,贵州茶"绿宝石"先后进入德国两大高端连锁百货商场考夫霍夫和卡斯达特,在其下属近百家商场全面上架。贵茶的"绿宝石"绿茶先后通过了德国Galab、香港SGS和德国Eurofins等多家世界权威检测机构的农残检测,463多项欧盟农残检测项全部合格,成为贵州省目前唯一一个通过欧盟认证的绿茶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