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十三五"期间,安顺市规划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84个。截至2019年12月14日,按时完成了3个年度84个安置点建设和搬迁入住计划,按时完成省下达的搬迁入住任务,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完成搬迁入住82104人,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6676人。  相似文献   

2.
正"十三五"期间,毕节市共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8.5万人,截至2019年10月底已全部搬迁入住。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中,聚焦"五个体系"建设,按照"五抓五强"工作机制,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入住123万人。截至2018年11月30日,贵州全省已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入住123万人,2019年上半年,将全部完成188万人的搬迁任务,搬迁人数全国第一。近年来,贵州把易地扶贫搬迁列入脱贫攻坚必须坚决打赢的"四场硬仗",围绕脱贫抓搬迁,突出精准抓落实,强化标准抓规范,深入推进"六个坚持"和"五个三",让搬迁群众"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  相似文献   

4.
正南方电网贵州兴义供电局将"易地扶贫搬迁,供电服务先行"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及时解决安置移民和扶贫相关产业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点亮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新生活。截至6月20日,黔西南州2018年度156297人搬迁入住任务全部完成。标志着该州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338506人搬迁入住任务,30多万山区贫困群众摆脱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开启了新生活、新征程。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也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截至2019年11月,全省累计实施搬迁188万人,"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搬迁任务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后续扶持工作全面启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践探索在全国起到了示范作用,主要启示有:  相似文献   

6.
正告别穷山沟,住进城里房,走上小康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中,遵义市近20万人的夙愿变成了现实。告别穷山沟,住进城里房,走上小康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中,遵义市近20万人的夙愿变成了现实。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遵义市以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的"六个坚持"为基本遵循,围绕搬迁群众如何搬、怎么搬,交出了一份易地扶贫搬迁"前半篇答卷"。22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4.6031万户19.7701万名搬迁群众,如今已全部实现搬迁入住。  相似文献   

7.
正天柱县始终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以新城标准建设安置点,打造一座"新市民新城"。自2015年底以来,贵州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用"绣花"功夫做深做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让百万山区农民迁入城镇新居。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始于2001年,当年贵州被列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省份。而新一轮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则起于2015年,贵州按照中央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新的决策部署,于当年12月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截至今年3月底,贵州已经建成集中安置点925个、住房43.9万套,完成搬迁任务140万人。今年上半年,涉及易地扶贫搬迁的188万群众将全部搬完,规模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群众搬出来后的后续问题,近年来,贵州着眼于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的建设为统领,着力完善"五个体系",真正实现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2015年12月,贵州在全国率先拉开了"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序幕。多年来,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当头炮"强力推进,走出了一条独具贵州特色的易地扶贫搬迁路子。  相似文献   

10.
正"十三五"期间,久居大山深处、世代饱受贫困折磨的一批贵州农民开始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搬迁工程。在易地扶贫搬迁这场战役中,赫章县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1156人,其中,赫章县城集中安置点——金银山街道银山社区已搬迁入住9038人。面对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习俗的搬迁群众,银山社区采取"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位于贵州省南缘中部的平塘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自2012年贵州省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平塘县先后投入18651.7万元,修建了1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帮助2709户12245人搬出"穷窝窝",过上新生活。今年,平塘又实施了可安置2118户9214名群众的5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将有5623户23454名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迁出深山,拔掉贫困根源。  相似文献   

12.
<正>播州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区积极强化施工组织,严格时间节点,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规划建设安置小区,目前,28个安置点绝大多数已全面完工。铁厂镇西花村安置点高标准规划治理河道,提升小区品位,三合镇新站、泮水镇遵金、中坪等安置点按照"民国风"风格高标准建设,安置小区风貌独特、环境优美。各镇(乡)、街道按照"经济适用、功能齐全"  相似文献   

13.
正张贴房号、领取钥匙、登记搬迁信息……习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岷山路安置点人头攒动,万名群众搬进新居。当前,习水县正在打通退出贫困县的"最后一公里",易地扶贫搬迁是其中的一块"硬骨头"。为确保搬迁对象如期入住,习水按照调度勤、管理严、问题准、落实快、材料足、措施实"六字决",通过科学规划安置、强化设施配套、精准搬迁对象、落实后续保障,高效推  相似文献   

14.
正"十三五"期间,贵州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2万人,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需求达38.18万人。让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搬出大山,来到大山外的孩子们现在上学读书环境怎么样?与之前读书时有何不同?记者来到德江县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记下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15.
2019年,黔南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通过严格落实"约法三章""七个一"机制和"精准打法十条",进一步提高攻坚质量、加快攻坚进度,全力发起冲刺,坚决扛起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政治责任。在全州上下共同努力下,截至当年12月1日,全州贫困发生率降至0.68%,"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和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及入住任务全面完成,农村产业革命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6.
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9月16日至17日在达州市召开.据国家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投入超1000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计划,搬迁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让困难群众"挪穷窝、兴产业、斩穷根",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目前,我国"十三五"期间的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中的搬迁建设任务已完成过半.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开工2017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4万多个,项目开工率达95%,累计竣工项目4000多个,项目竣工率达28%.其中,河北、山西、安徽、福建、河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宁夏等 13 个省(区、市)的开工率达到100%.初步统计,各地已为纳入2017年搬迁计划的15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谋划或落实了帮扶措施,户均帮扶1人以上.  相似文献   

17.
正为保证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岑巩县亚坝安置点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化相融合,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黔东南州岑巩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化相融合,为群众解决"后顾之忧"。今年3月31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来到岑巩县易地扶贫搬迁亚坝安置点调研。孙志刚说,大家住进了新房子,旧貌换新颜,要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中央。当地党委政府要全面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完善后续保障机制,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相似文献   

18.
正江口县积极探索出易地扶贫搬迁"四定法",较好地破解了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的一个个难题,让搬迁群众搬出希望、搬来幸福。初秋,走进江口县双江街道窍湾、凯德街道周屯、坝盘集镇三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要求,高标准、高起点、科学规划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规划区内,一栋栋土家风格传统民居鳞次栉比,整洁宽畅的街道两旁正在有序进行美化、绿化、亮化  相似文献   

19.
正这是一次承载历史与未来的壮阔大迁徙。作为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脱贫攻坚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六个坚持"精准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创新抓好"五个体系"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2019年底,贵州全面完成188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改变了贵州近200万农村群众的世代命运,让很多家庭逐步实现了由贫到富的转变。一张张生动的照片,见证了搬迁群众的生活变迁,显示出贵州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的决心和信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洋溢在脸上、流露在心间。  相似文献   

20.
正黔南州紧扣"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和年度目标任务,实施"4365"工作法,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24.73万人的目标任务,一批批贫困群众搬出大山,迈向新生活。风和日丽的初夏,记者走进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塘镇茶产业文化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幢幢整齐划一的崭新楼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小区内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