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舞龙嘘花"是台江县苗族同胞闹元宵的一项民间传统活动,"舞龙嘘花"在台江县有上百年的历史,每逢春节,耍火龙闹元宵已成为台江县最隆重的民间文化狂欢活动,被称为"勇敢者的狂欢之夜"。2010年的元宵之夜,台江县城内锣鼓喧天,游人如织,各地的龙灯、狮灯汇聚于此,交织成一场狂欢者的盛宴。  相似文献   

2.
正两年半来,汪四花成功将东部发达地区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带到台江县人民医院,让医院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切实解决台江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问题。4月中旬,黔东南州台江县春暖花开。在台江县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汪四花用手机点开"台江县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首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11月6日,在台江县举办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医疗对口帮扶台江县人民医院阶段性总结大会上,台江县委、县政府授予浙大二院"脱贫攻坚特别贡献帮扶单位"。曾经,台江县人民医院由于医护人员缺乏、技术水平薄弱、管理能力不足,群众患病往往会选择州级或贵阳的医院就医。2016年开始,一切开始改变。  相似文献   

4.
正台江县以"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为抓手,紧扣"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主题,计划实施总投资达600多亿元的重大项目176个,按照高于全国、高于全省、高于黔东南州的发展速度,确保未来五年全县3.45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只有观念"突围",才能穷地"掘金"。台江县把脱贫攻坚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地处大山深处,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唯一的公办高中台江县民族高中,过去每年仅有100多人能上二本线,2008年和2011年,竟然只有一人考上一本。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出名的"差校",仅仅几年时间,却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2018年,打破高考11年无600分以上纪录,8人考过600分,450人考取本科。2019年,561人考取本科,其中上一本线的第一次超过100人。台江县高考增量从全州垫底冲到了全州第一,中考尖子生几乎全部留在本地。  相似文献   

6.
正"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为台江县创建"党建扶贫示范县"和"脱贫发展示范县",走"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路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省委印发"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的意见,为台江县创建"党建扶贫示范县"和"脱贫发展示范县",走"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路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强化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围绕脱贫攻坚、"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等重点工作,及时研究制定《台江  相似文献   

7.
杨永乾 《当代贵州》2016,(38):56-57
正"十二五"期间,台江县实施的一批"农文旅"一体化扶贫项目,直接受益贫困户达1.3万余户。全县贫困人口从7.04万人减少到3.4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0.28%降低到22.62%。台江县充分发挥山地农业、民族文化、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新路子,逐步实现乡村美、百姓富的发展目标。今年上半年,该县接待国内外游客62.08万人次,同比增长75.3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48.5%,直接受益群众1万余人。下好顶层设计先手棋2016年2月29日,台江县委召开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全票通过了《关于走"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路、创建"两个示范县"、坚决  相似文献   

8.
正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杭州市余杭区与黔东南州台江县紧紧围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两大任务深化协作,既主动"输血",又帮助"造血",形成了台江所需、余杭所能的帮扶工作格局。请进来,"五园十工坊"成就业扶贫助推器。2018年以来,余杭区、台江县积极探索产业化、市场化扶贫途径,发挥组织优势,大力对接企业,做好产业帮扶,实现产业扶贫项  相似文献   

9.
正中组部帮扶台江以来,把医疗扶贫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生命安全的一个抓手,制定工作方案,大力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通过对口帮扶,我们医院的干部职工自信心增强,越做越有干劲,精神面貌也好了。"台江县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柴彪说道。在台江县人民医院走上一圈,院内环境整洁有序。白墙、红柱、翘脚檐,充满苗族风情的住院楼内,医护人员一路小跑来回在病  相似文献   

10.
正3月8日,"贵州省生育健康全程服务工程走进台江启动仪式"在台江县举行,为群众送健康、送服务,开展医疗卫生大扶贫。贵州省生育健康全程服务工程走进台江活动旨在助推台江县扶贫攻坚目标实现,积极适应生育政策调整后妇幼健康服务的新要求,全面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确保"母婴安全"和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构建保障生育健康服  相似文献   

11.
台江县国土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总人口14.7万人,苗族人口占98%,是世界上苗族人口聚居最集中的地方,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实现台江经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提速升位,推动跨越"就必须控制好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狠抓"十字"方针"稳定",就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台江县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和促进群众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制度,切实抓好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积极探索"十户一体+合作社""十户一体+基地""十户一体+公司""十户一体+园区"等模式,台江县丰富拓展了"十户一体"抱团脱贫的内容,有效解决了群众发动难、政策落地难、产业发展难、项目推进难等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台江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产销对接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3.
<正>"六五"普法以来,台江县根据自身县域的苗族文化特点,创新普法方式,将苗歌普法教育纳入普法规划,编演苗歌苗舞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制宣传教育,用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普法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三个苗村"先试点台江县老屯乡榕山村的张洪珍老人作为省级"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被县里邀请创作了一首《法律教育如春风》的苗歌,歌中描绘了近年来家乡的喜人变化,还将国家的法律法规、新政策巧妙地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14.
正台江县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加速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带县、旅游活县、农业稳县、和谐兴县五大战略,促进民族团结和睦指数不断提升。台江县有14.5万人口,苗、侗、土家、布依等15个少数民族居住在这里,其中苗族同胞占台江县总人口的97%。长期以来,台江县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以维护团结稳定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电网公司党组提出绘好一张蓝图,抓实"扶贫地图"、组织和产业三项保障的"1+3"精准扶贫模式,以台江县阳芳村为样本进行推进,探索出国有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2016年,贵州省减少贫困人口120.8万人,脱贫攻坚首战告捷。脱贫攻坚战中,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国有企业也发挥了积极的力量补充作用。贵州电网公司党组提出绘好一张蓝图,抓实"扶贫地图"、组织和产业三项保障的"1+3"精准扶贫模式,以台江县阳芳村为样本进行推  相似文献   

16.
正黔东南州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红色记忆、革命精神,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奋进力量。"1 9 3 4年1 2月,红军来到台江县施洞镇偏寨村,我们苗族同胞腾出房子让红军养伤休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红军与苗族同胞的故事。"连日来,台江县基层党员干部通过院坝会、坝坝会等形式,用苗汉双语为当地群众讲党史,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7.
杨胜荣今年64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穿着朴素,儒雅精干。曾是台江县第四至八次党代会代表,2008年被台江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入党36年来,他勤勤恳恳,永葆党员本色,任过教,做过官。2005年退休后把党组织关系转到老家——台江县  相似文献   

18.
支部活动     
2008年以来,黔东南自治州台江县机动车驾驶员协会党支部把"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要求与对协会的日常管理、教育结合,把安全驾驶、文明载客等创建活动,与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三级组织部门统筹策划下,2019年,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项目正式实施,"杭州组团、贵州组队"组团式帮扶团队正式入驻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以来,一直致力于做有温度的职业教育,让学校师生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本年度,学校实施陪伴教育这一特殊德育载体以来,干群关系更融洽了、师生之间交流更多了,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一副和谐的  相似文献   

20.
正台江县方召乡反排村,是有着"东方迪斯科"之称的反排木鼓舞的故乡。每逢节日,反排及周边村寨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会身着盛装,齐聚一堂,共度佳节,踩鼓场上笙鼓阵阵、歌声飞扬、舞姿袅袅。当少数民族村寨遇上传统节日,年味是怎样的滋味?2月4日,大年三十,记者驾车从台江县城出发,经320国道,转864县道,沿着浓雾笼罩的山路前行,历时1小时15分钟终于来到了方召镇反排村。一大早,反排村的张格谁从谷仓里搬出了一袋特别的糯米——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