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传媒看点     
[贵州日报]“贵州省生态畜牧业项目库”建设完成省畜牧局按照建生态畜牧业大省的要求,本着“建设一批、规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于去年5月开始着手建立“贵州省生态畜牧业项目库”。到去年底,根据各地所报拟建项目分类整理入库411个,总投资估算75.26亿元,项目涉及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草业及饲料工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畜禽良种工程、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贵州省始终把加快生态畜牧业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将生态畜牧业列为助推脱贫攻坚的主要支柱产业。饲草料供给技术连接生态畜牧业种植和养殖的两端,以牛、羊产业为代表的节粮型生态畜牧业发展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3.
报刊博览     
调整农业结构是今年中国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部部长陈耀邦认为,农业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以提高农产品质;和效益为目标,在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等方面同时推进。 第一,要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区域布局上,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城郊型现代化农业,形成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中部地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建立优质稳产高效大型商品粮、加工专用粮和饲料粮生产基地。西部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要加快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特色高效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第二,要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抓。第三,要继续…  相似文献   

4.
张素芳 《求是》2012,(6):57-58
四川省遂宁市本是一个不发达地区,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近几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实现了绿色跨越。巨大的变化农业结构得以调整,生态高效农业大发展。柑橘、蔬菜、林业、中药材等6大种植业基地和22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初具规模,拥有3家国家级和17家省级龙头企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3.6%,形成了生猪养殖、精深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绿色安全肉类食品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贵州省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推动扶贫工作成功实现了"五个转变"。转变一: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扶贫开发由过去的单个项目扶持向产业化扶贫转变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油茶、果药竹"四大产业扶贫项目,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晴隆县被列为全国生态畜牧业科技养羊试点县之后,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在石漠化严重的大山上种上了绿草,养了肥羊,富了农家,取得了经济、生态的双重效益,形成了全国闻名的"晴隆模式"。继生态畜牧业之后,2009年,贵州省首批蔬菜产业化扶贫项目在三都、习水、江口、遵义、水城实施,2010年增加到14个。目前,全省已建成蔬  相似文献   

6.
正晴隆生态畜牧业逐渐转型升级,走出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晴隆模式",建成集生产、加工、销售、物流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晴隆县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因势利导,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扶贫开发、生态建设"两大主题,把加强产业扶贫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和拓展"晴隆模式",全面建设生态晴隆,助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7.
正贵州明确了农村产业的发展方向:大规模调整种养结构,改变种植玉米的传统,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生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分别提高到70%和30%。今年,贵州将着力把低效的玉米种植退下来,把高效的经济作物种上去,确保旱地基本农田全部种植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在改变农业种植传统上实现重大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全省畜牧业增加值为33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近年来,全省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产业化扶贫效果明显,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对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有着双赢的特殊意义。9月17日至18日,2015贵州省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暨产业化扶贫现场会在铜仁市召开,总结交流去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9.
高炜 《奋斗》2006,(9):48-49
我省农业科技园区于2001年建设实施以来,按着政府扶持、院校孵化、企业运作的原则,建设起种植业科技创新、畜牧业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示范三个园区,成为集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技术培训、科技交易、综合服务和旅游观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全省示范、应用和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积极探索高寒草地畜牧业高效、快速、可持续发展模式,全省现代化草地畜牧业示范基地在共和县江西沟乡上社村按规划要求,实施近一年来,取得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业是伊犁河谷最具特色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及现代化、产业化是河谷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伊犁河谷发展生态畜牧业及现代化、产业化的基本制约因素凸现,为此,应从加快政府对生态畜牧业及现代化产业化的政策引导、坚持"以草立业"、扶持壮大引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完善产品链条、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大力增加投入等方面入手,推进伊犁河谷生态畜牧业及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处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相关研究显示,新疆目前面临着沙漠和绿洲扩大、水域草地及自然森林缩小、环境质量恶化等主要问题。为加强新疆生态文明建设,要在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以促进生态经济发展为突破,构建特色农产品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旅游业共同发展的"四位一体"模式,以促进新疆生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省农委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使全省乡村大地实现"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不仅事关贵州省农业农村的未来,还直接关系到全省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近年来,贵州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一定  相似文献   

14.
<正>开阳县龙岗镇是贵州省唯一的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全省唯一的台湾产业园区核心区所在地,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是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全国特色小镇、全国重点镇、国家卫生镇、省级示范小城镇、省级生态镇、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富硒米、茶、油、蛋、奶、蔬等获得了国家相关有机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远销国内外。  相似文献   

15.
张兴国 《奋斗》2001,(11):21-22
肇东是我国著名的产粮大县,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率先提出对主导品种粮食与畜牧业进行战略性换位,由以粮为主转变为以牧为主,充分发挥粮多优势,作大畜牧业文章,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层次、推动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发展、加快农民致富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措施。力争用5年时间,初步构建以绿色种植业为基础,以特色畜牧业为主体,以生态林果业为补充的农村经济新框架,使畜牧业达到两个70%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禽业、水产业、虫业(养蜂、养蚕等)、菌业、微生物,农产品加工业和副业等,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是两个主要部门。畜牧业发展水平如何,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美、苏、德、法、丹麦、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农业发达国家,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  相似文献   

17.
一是注重提质降耗,讲求成本核算,对农业实行企业化管理;二是改变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割裂开来的封闭式经营方式,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三是努力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效益。工业化思维要求加速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实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于是,吉林“三精”产业浮出水面:一是精准种植业。按专业化、标准化、规程化、基地化的要求组织生产,制定优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监测体系。二是精品畜牧业。通过改良品种和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加速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三是精深加工业。吉林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贵州省人民政…  相似文献   

18.
为使社会各界了解贵州扶贫事业,了解贵州生态环境状况,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积极宣传贵州扶贫事业,宣传中华绿色版图工程全国首个生态示范基地、生态示范教育基地,增强社会各届对贵州扶贫事业的紧迫感,对生态环境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义务感,贵州省民族地区扶贫基金会等十八家单位联合开展环保、生态、扶贫主题活动,力争使贵州扶贫事业和中华绿色版图的伟大工程在贵州和整个华厦大地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次活动由以下单位联袂举办:贵州省民族地区扶贫基金会、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农业园区工作委员会、中国农村社区发展促进工程西部…  相似文献   

19.
一、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走特色绿色生态农牧业之路1、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着力提高“三个比重”。大力提高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推动畜牧业尽快向质量、效益与生态安全并重的方向转变,做大做强畜牧业。草原畜牧业要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全面推行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农区畜牧业要积极推进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加强饲料安全管理,加快种养结合和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推广,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在全区畜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力提高优质高产高效作物比重。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夏河县紧紧围绕打造国家级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这一中心,突出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区域性首位产业地位,为把夏河县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高原有机畜产品加工销售基地而不懈努力.截至2013年底,全县畜牧业增加值达3.4亿元,肉类总产量达1.3万吨,奶产量1.2万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374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