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乌当区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成先进科技应用的示范区,充分发挥园区技术集成、成果转化的载体和"孵化"作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盛夏时节,走进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的新堡休闲观光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炼苗大棚内绿意盎然,移动苗床上新移植的铁皮石斛郁郁葱葱。"有‘中华仙草'之称的铁皮石斛,是传统的名贵保健药材,目前鲜草收购价每公斤1000元左右,加工成枫斗铁皮石斛,市场零售价每公斤可达两三万元。"贵州兴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筑说,照此计算,亩地可产铁皮石斛鲜品300公斤,产值3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3月24日,记者走进贵州津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禾农业)的金植园基地,基地务工人员谢美兰正忙着给大棚里长势喜人的铁皮石斛浇水。津禾农业是一家从事铁皮石斛种苗选种、育种、育苗、种植、产品研发、营销于一体的高新农业科技企业,其金植园基地位于盘州市盘县坪地乡柏木嘎村,2012年开始种植9个种植大棚,占地6.9亩。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11月28日至30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深入黔南州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调研。调研中,孙志刚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振奋精神、奋发有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茂兰生态保护区铁皮石斛基地,孙志刚考察了石斛种植情况,听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欧盟标准的4 0 0余项检测后,获得"欧盟认证"的一纸证书跨越千山万水,于今年4月16日寄到位于黔南州独山现代农业(扶贫)产业园区的贵州绿健神农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绿健神农公司")。"欧盟认证"意味着中国贵州大山里的绿色产品——铁皮石斛,不仅销往国内各大中小城市和东南亚地区,还获得了通往欧盟市场的通行证,为群众脱贫致富拓宽渠道。通过招商引资,贵州绿健神农公  相似文献   

5.
正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以实现全面小康和建成贵州南部经济重心为目标,独山民生事业稳步推进,脱贫攻坚鏖战正酣,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南部新城加速崛起。老城区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经济开发区大道纵横、保税仓车来车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轴承加工一派繁忙,净心谷景区打造如火如荼,现代农业园区内铁皮石斛长势良好……盛夏时节,记者行走在接壤广西南丹、有着"贵州南  相似文献   

6.
王远柏 《当代贵州》2023,(26):50-51
<正>黄明进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已经走过十余载,成果丰硕,有效助力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让贵州的中药材产业之花开得更加灿烂。短发干练,为人亲和,热情爱笑,这是黄明进给人的第一印象。不过,一旦投入科研工作,黄明进立刻收起笑容,变得一脸严肃:“科研工作马虎不得。”身为贵州大学石斛研究院院长,黄明进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已经走过十余载,成果丰硕,有效助力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科研无止境,我会继续努力走下去,让贵州的中药材产业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相似文献   

7.
正大棚里、树桩上、石块上、花盆里,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束花石斛、鼓槌石斛……各种品种的石斛或枝叶繁茂或花开正艳。这是贵州大学石斛研究院,位于贵州大学西校区,占地30多亩,设有种质资源保护区、示范种植区、成果展示区、产品研发区。"石斛是生态产业、富民产业。"贵州大学副校长张大林介绍,为助推全省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产业一头连着农民钱袋子,一头连着居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为了唤醒千年沉寂的土地,贵州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八要素",推动"六个转变",聚力农村产业大发展、大提升、大突破。从威宁"三白"到镇宁樱桃,从关岭牛肉到贞丰石斛,从湄潭茶叶到新蒲辣椒……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品牌赋能打造绿色健康高地,贵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村产业兴旺,脱贫攻坚才有希望,乡村振兴才可展望。农村产业革命是农村发展的强烈呼唤。  相似文献   

9.
正荔波县特殊的生态条件,为铁皮石斛的育种、高效栽培、仿野生栽培及养生产品研发、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在荔波县最大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黎明关水族乡白岩村,路边随处能看到整齐的大棚,黑色的棚顶下,密密麻麻种满了翠绿欲滴的铁皮石斛。白岩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负责人蒙燕召说,荔波县生态优良,空气湿度适中,加上基地周边森林植被丰富,形成了特殊的生态条件,为铁皮石斛的育种、高效栽培、仿野生栽培及养生产品研发、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铁皮石斛一般三年收获,在种植良好的情况下,每亩石斛都能收入七千元以上,仅去年就收入了1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正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成了百姓的绿色银行,全市种植金钗石斛8.3万亩,年综合产值约9亿元,许多贫困户依靠石斛产业实现稳定脱贫。5月的赤水,万绿丛中多了一片红色,上万亩金钗石斛花竞相绽放,这是一年一度的采花期,也是百姓期盼的收获季。"丰产期的金钗石斛,每亩年产量可达到300公斤,每亩鲜花产量有100公斤。"看到成片盛开、娇艳欲滴的金钗石斛,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万恩  相似文献   

11.
正在发展石斛产业过程中,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的村民们深深地感受到的是脚踏实地、自力更生的精神。张明熙鼓励大家,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在赤水市旺隆镇红岩石斛科普示范园,经常能看见一位白发老人,他是赤水"金钗石斛种植第一人"、旺隆镇红花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明熙。从自家试种3亩地开始,35年如一日,张明熙不断探索金钗石斛种植技术。跟随他的步伐,现在,赤  相似文献   

12.
正松桃县长兴堡镇以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平台,积极探索"三个四"有力举措,成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它地方的产业长期兴旺的"长兴"路。科学设计"四定"。一定规划。坚持高规格设计、高起点规划,把农业园区规划与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交通、水利建设等有关规划相结合,做到多规合一。二定政策。将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给园区贫困户,统一入股贵州健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铁皮石斛产业,贫困户和公司按6:4比例分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08,(4)
2008年3月5日,毫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在谯城区薛阁办事处徐园社区徐某家中现场查获已经加工好的假中药材石斛400公斤,正在用硫磺熏制掺有七水硫酸镁的假石斛600公斤、未切制的假石斛原料600公斤、用来加重的七水硫酸镁25公斤、用来熏蒸的硫磺粉5公斤。这是鼠年春节过后,毫州市查获的第一起药材制假售假案件。"打击制假售假,规范药品市场,  相似文献   

14.
赤水县领导干部在"摆"龙门阵中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今天的‘百姓龙门阵’跟往常一样,只要是和我们村发展相关的,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提,什么话题都可以摆,哪个先来?""现在我们村的石斛种植面积已经有1000多亩了,能不能成立石斛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荔波县仿野生铁皮石斛、百香果种植新增1万亩。一片片新绿迎着春风生长,描绘出这个季节生机盎然的画卷。一年之计在于春,荔波县抓好生产季节时机,因地制宜,将仿野生铁皮石斛、百香果种植作为当地扶贫产业的重点,两个产业制定了2019年新增1万亩的目标,走出一条发展绿色经济兴县富民的致富路。  相似文献   

16.
正赤水市把金钗石斛产业作为富民产业、生态产业、朝阳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金钗石斛是国家保护二类珍稀植物,世界濒危物种,与雪莲、人参、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材并称为"九大仙草",更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素有"人间仙草"美称。  相似文献   

17.
发展贵州文化,要把立足贵州和走出贵州相结合。贵州有独一无二、很有特色的文化,有特色才立得住。要发展贵州文化首先要立足贵州,利用贵州的传统文化为贵州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姚三姐,你先别忙上工,过来测下体温。""36.5,体温正常。"锦屏县金森林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姚本全看了看体温枪上的数据说。2月17日,在锦屏县万亩石斛铜鼓工区石斛示范基地入口处,20多名工人有序排着队,姚本全正在给务工群众测量体温,确认体温正常、口罩佩戴正确后才可进入基地上工。  相似文献   

19.
从今年1月1日起,贵州广播电视台以“展示多彩贵州风貌,助推贵州文化繁荣”为主题,通过贵州卫视及贵州广播电视台各频道、各频率、贵州广电网络多彩贵州高清频道播出10余部贵州题材的电视剧、电影。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1,(23):27-27
"贵州"新标识在创意中,将贵州的酒、贵州的山、贵州的民族风情、贵州的名胜古迹都以大写意的手法融进"贵州"这两个汉字当中,让"贵州"的标识在成为一幅书法作品的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