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器。今年以来,贵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就业保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把劳务就业扶贫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全面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贵州省黔西南州与浙江省宁波市探索建立东西部劳务协作稳岗模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签订稳岗协议、落实稳岗责任、开发就业岗位、推动人岗匹配,全力稳住外出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基本盘,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月薪三千,食宿全包,培训合格立即上岗。""我们这里岗位多多,还购买保险,感兴趣的老乡可以过来填一份信息表……"6月17日,道真自治县劳务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刚开始半小时,已经人  相似文献   

3.
正湄潭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孙志刚书记对做好稳就业工作、抓好就业扶贫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劳务就业扶贫工作,实现疫情防控与稳定就业"两不误、双推进"。一是开发公益岗位,打好"兜底拳"。摸清辖区内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需求,准确对接岗位类型、岗位数量、岗位条件,确定治安巡防、公共产业巡护等巡防巡护岗位,村寨保洁、河道管护、农村"组组通"公路养护等公共服务岗位,重点安置"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目前,已开发公益性岗  相似文献   

4.
安顺是一片红色的热土.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殷切期望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安顺市充分发挥精准扶贫档案在就业扶贫工作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遵循"一户一档一策"的工作思路,将档案管理服务贯穿到就业扶贫岗位开发、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全过程,多措并举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就业、增收入,实现"教育培训一人,就业创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黔西南州进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劳务输出是当地扶贫增收的重要途径。得益于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加快健全促进就业机制等一系列暖心举措的实施,黔西南州通过加强和劳务输入地精准对接、提升劳务协作组织化程度,帮助众多贫困劳动力端稳了就业"饭碗"。"一来就有班上,上个月我就领了4000多元的工资。在这边工作很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黔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坚持以打好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为统领,把"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作为人社工作"当头炮",聚焦"搬出来后怎么办"等问题,积极探索扶持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的办法措施,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做细做实做好。只要就业稳,收入就能增,脱贫就更有底气。近年来,黔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坚持以打好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为统领,把"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作为人社工作"当头炮",聚焦"搬出来后怎么办"等问题,积极探索扶持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的办法措施,核准易地扶贫搬迁常住劳动力5.24万人,开展培训3.3万人次,培训后就业创业2.2万人,全  相似文献   

7.
覃淋 《当代贵州》2020,(14):6-7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位列"六稳"之首。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贵州千方百计稳定就业,以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易地扶贫搬迁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  相似文献   

8.
《实践》2020,(8)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民心稳、天下安。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将就业放在"六稳""六保"之首位。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点赞部分城市率先松绑"地摊经济"。推进"地摊经济"健康发展顺应了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满足了市民多元化需求,也增加了就业岗位,为保障民生、促进就业、刺激居民消费和经济恢复带来新活力,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有效手段,为我们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体现的是为民宗旨。"地摊  相似文献   

9.
《奋斗》2020,(9)
正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扎实抓好"六稳""六保"关乎我省能否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目标任务,必须积极作为、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10.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业都是最重要的工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我省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援企稳岗、就业扶贫、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稳住就业基本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全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加速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疫情影响之下,国内消费、投资  相似文献   

11.
正就业是民生之本、脱贫之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需要狠下"绣花功夫",全力推动就业扶贫工作。5月7日,贵州省劳务就业扶贫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坚持内外并重、多措并举,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和边缘户劳动力充分就业、收入稳定,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必须夺取全面胜利,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相似文献   

12.
正易地扶贫搬迁不是一搬了之,更需"扶上马,送一程"。居住稳、就业稳、就学稳、收入稳等一系列复杂工程要求政策制定更具体、工作更深入、服务更贴心,请看黔西南州如何多措并举织密一张移民可持续发展"网"……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贵州省找准定位,聚焦农村贫困人口和剩余劳动力,通过夯实就业扶贫工作基础、发展就业扶贫车间、加强省内外劳务协作、发放就业扶贫援助补贴等措施,建立健全就业扶贫机制,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场以"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2019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高效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稳定社会基本面,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复工复产,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居民就业:组合政策发力稳定就业大局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千家万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贵州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政策,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提出了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的目标。积极拓展重点群体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贵州还印发了《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15.
正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杭州市余杭区与黔东南州台江县紧紧围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两大任务深化协作,既主动"输血",又帮助"造血",形成了台江所需、余杭所能的帮扶工作格局。请进来,"五园十工坊"成就业扶贫助推器。2018年以来,余杭区、台江县积极探索产业化、市场化扶贫途径,发挥组织优势,大力对接企业,做好产业帮扶,实现产业扶贫项  相似文献   

16.
中央     
正重点工作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4月20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考察。习近平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  相似文献   

17.
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提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大部署,为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河北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的历史机遇,结合打好三大攻坚战,切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各项工作,就落实"六保"  相似文献   

18.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11,(5):30-31
大武口区——扎实做好劳务移民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劳务移民工作,使移民"安得下、能就业、会创业、能致富",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武口区从"五个方面"做好移民工作。做好对接工作。组织人员对劳务移民家庭、就业、创业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积极与园区企业进行对接,了解岗位需求情况,联系培训学校开展定  相似文献   

19.
健康扶贫     
李坤 《当代贵州》2020,(18):8-9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贵州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补齐基本医疗服务短板,深入推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健康扶贫歼灭战,既是政治责任,又是民心所向。  相似文献   

20.
正截至2020年5月,全省已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17.25万名,带动51.7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全省林业系统确保新增就业岗位4.4万个,促进省内未就业及返乡贫困劳动力稳就业、稳收入、稳脱贫。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贫困"与"生态"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既要生态,又要扶贫,贵州面临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