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凯茗 《当代贵州》2023,(21):50-51
<正>无山不洞,无洞不奇。贵州,是溶洞的王国。这里,汇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溶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在水滴和时间的雕琢下,造就了世界溶洞博物馆。走进溶洞,仿佛岁月停滞。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漆黑的世界,修筑了一座座地下宫阙。洞中孕奇石。贵州的溶洞,最不缺的便是那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似宝塔、屏风、白莲、银针,更有那织金洞霸王盔、九龙洞擎天石柱、潜龙洞玉石笋……在灯光的映衬下,五彩斑斓,似雕似塑,奇幻迷离,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之贵,贵在神奇多彩。在贵州17万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上,有"气""戏""奇"三个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是天上两口气:清新空气、凉爽气候;二是地下一场戏:贵州喀斯特溶洞的洞经史诗,龙宫、织金洞等是这场戏的开场白;三是人间千千奇:民族文化千岛的神奇故事,中国革命福地等。"六度贵州":是指贵州独特的适合生物生长的海拔高度、温度、湿度、风度、负氧离子度、洁净空气度。"十美图景":一图生物国,贵  相似文献   

3.
姚浩 《当代贵州》2020,(18):58-59
近40年来,金德明通过摄洞、造洞、画洞,不断向世人呈现多彩贵州的溶洞世界,为贵州旅游走向世界贡献力量。他是向中外推介贵州溶洞旅游的第一人,他是国内溶洞塑造第一人,他是世界岩溶绘画第一人。近40年来,他用一台相机、一双巧手、一支钢笔,通过摄洞、造洞、画洞,不断向世人呈现生长在多彩贵州的溶洞世界,让贵州旅游大放异彩。他就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旅游行业劳动模范——金德明。  相似文献   

4.
任玉梅 《当代贵州》2013,(27):50-51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的唯一性:3月6日,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捆绑申报项目之一,获得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受理,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贵州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织金洞、格凸河等都具有一定典型性和知名度,为什么最终施秉获得了提名?王云:"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是一个系列申报项目。第一期申报的云南石林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立体喀斯特3个提名地捆绑项目,于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  相似文献   

5.
以喀斯特地形地貌为主的贵州省溶洞异常发育,已发现和开发的溶洞多达数百个,织金洞、龙宫、天星洞、犀牛洞、石膏晶洞、九龙洞……地上地下,洋洋大观,大有“无处不溶洞”之气概,游览、探险、考察皆可随心所欲,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除汉族外,有48个少数民族约一千余万人,占贵州全省总人口的1/3,大多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安顺、毕节、威宁及六盘水一带,而这一带又是贵州岩溶地貌最发育地区。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各种景观千姿百态,观赏价值极高,有代表性的以喀斯特景观为主的自然风光景点就有100多处。分为瀑布、峡谷、溶洞、石林、山岭、湖泊、温泉等类型。与相邻的云南、广西两省区相比,虽同属喀斯特地貌区,但贵州的喀斯特景观品种最全,品位最好。其中最著名的有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红枫湖、(氵舞)阳河、赤水十丈洞、马岭河峡谷、荔波樟江八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威宁草海、赤水桫椤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2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这些景观、景点绝大部分都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且多数还没有得到深度开发。 贵州除自然风光资源外,最具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就是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据统  相似文献   

7.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除汉族外,有48个少数民族约一千余万人,占员州全省总人口的1/3,大多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安顺、毕节及六盘水一带,而这一带又是贵州岩溶地貌最发育地区。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各种景观千姿百态,观赏价值极高,有代表性的以喀斯特景观为主的自然风光景点就有100多处。分为瀑布、峡谷、溶洞、石林、山岭、湖泊、温泉等类型。与相邻的云南、广西两省相比,虽同属喀斯特地貌区,但贵州的喀斯特景观品种最全、品位极高。其中最著名的有黄果树、龙宫、织金洞、红枫湖、(氵舞)阳河、赤水十丈洞、马岭河峡谷、荔波樟江八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威宁草海、赤水桫椤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2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这些景观、景点绝大部分都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且多数还没有得到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8.
贵州是岩溶极为发育的省份,岩溶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73%以上,除地表有峰林、峰丛、石林、天生桥、溶沟、石牙、漏斗、瀑布、岩溶盆地等岩溶形态异常发育外,地下溶洞也非常发育,地下河、地下湖、钟乳石、石柱、石笋、石幔等地下岩溶形态,组成了发育完整、类型多种、造型奇特、宏伟瑰丽的岩溶洞穴系统。目前已发现和开发的溶洞多达数百个,有织金洞、龙宫、天星洞、犀牛洞、九龙洞、双河洞、石膏晶洞、燕子洞等,“有无处不溶洞”之气概。(1)织金洞织金县城东群山中有20多座溶洞,总称织金洞,原名打鸡洞。织金洞是一个多格局、多层次、多内型的…  相似文献   

9.
<正>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南缘,位于荔波县境内,面积2万公顷,是贵州首个世界自然遗产。茂兰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域,也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保护区内层峦叠嶂,溪流纵横,原生森林极为茂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山、水、林、洞、瀑、石融为一体,呈现出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完美统一,是地球同纬度地区和世界喀斯特地区绝无仅有的生态奇观,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大森林"。茂兰这块"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多种濒  相似文献   

10.
正钟山区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区,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贵州屋脊·中国凉都"的客厅,是一座令人"心自安"的时尚之都、文化之都、魅力之都!是资源型城市华丽转身的典范,是"大三线"城市向现代特色都市转型的缩影。钟山是贵州最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贵州最高峰韭菜坪、乌蒙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第一个三线博物馆、南方最富盛名的梅  相似文献   

11.
云南有很多山,也有很多洞穴。地处滇中腹地的宜良九乡,素以洞奇而名闻四方,于是才有了"溶洞奇观遍西南,无限风光在九乡"之说。九乡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的杰作,溶洞的地质地貌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石穴彩洞琳琅满目,胜景迭出,疑为鬼斧神工,更添朦胧神秘。有人曾这样说,三峡之奇、黄山之秀、峨眉之雄,皆在意料之中,唯九乡集雄奇险秀于一身,则非亲临其境者,实难体察石头文化之美不胜收、深不可测和妙不可言。1984年,当一个由地质学家和风景园林专家组成的考察小组来到九乡考察时,发现了这里隐藏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喀斯特溶洞群之一。从此,九乡不仅为世  相似文献   

12.
万峰林     
正万峰林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东南部,南端与广西交界,西到滇、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三江口,北接乌蒙山主峰,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万峰林景区位于兴义市郊,由上万座奇峰组成,气势磅礴,景观奇特。峰、龙、坑、缝、林、湖、泉、洞八景分布广泛,属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被誉为"天下奇观"。万峰林包括东、西峰林,景观各异,是国内最大、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之一。300多年前,著名地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高桥前100名,近半数在贵州。鲜为人知的是,过去长期交通发展落后的贵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凭着开放发展的闯劲和后发赶超的拼劲,将"贵州桥"修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东,并屡获大奖。世界高桥前100名,近半数在贵州。多少年来,贵州人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2万余座桥梁,数十个世界第一的纪录仍在不断刷新,"世界桥梁博物馆"——贵州名副其实。鲜为人知的是,过去长期交通发展落后的贵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凭着开放发展的闯劲和后发赶超的拼劲,将"贵州桥"修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  相似文献   

14.
旱灾是贵州历史上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历史上"三无"环境是贵州独特的省情。这种"三无"环境,决定了贵州旱情的特殊性,从而表现为每次旱灾发生以后对贵州破坏程度比其他省区更为严重。这表现在:一是"天无三日晴"的假象淡化人们的备荒抗灾意识;二是"人无三分银"的贫困现实而导致备荒抗灾能力低下;三是"地无三里平"的喀斯特状况表现出对水旱灾害的反应特别敏感,表现更为脆弱,灾荒危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正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贵州向来以好山、好水闻名于国内外,夏天至,凉爽的贵州迎来旅游旺季。贵州以8个5A级景区为代表的壮美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有很多原始、幽静的古镇,大都保留着古朴的风貌,每一个古镇,都有她的故事。这里是喀斯特王国,溶洞里光怪陆离的钟乳石,千姿百态;这里沟壑纵横,分布着一条条壮观的峡谷,是地球鬼斧神工的杰作。  相似文献   

16.
《廉政瞭望》2013,(10):77
兴文石海,纵跨地质沧桑五亿年,融"亚洲最大石海"、"地球特大天坑"、"世界最雄伟的卧虎形岩石景观"、"中国空间规模最大溶洞"于一体,四绝共生,品位独特,这里的石海天坑是美国阿里西波大漏斗的三倍,是四川省内首家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评定的世界地质公园,被国际地质学家誉为"兴文式"喀斯特地貌王国!景区总面积156平方公里,核心游览区14平方公里,共有大小溶洞183个。地表有溶沟、石芽、石林等景观;最长的洞穴天泉洞,洞道总长10.5千米,总面积14.8万平方米,总体积270万立方米;小岩湾天坑长径650米,短径490米,深208米,坑口巨石上有胡耀邦同志的亲笔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在喀斯特高原架起2万余座桥梁,在崇山峻岭间建起“高速平原”。贵州的桥梁数量多、类型全、技术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创造了数十项“世界第一”‘覆盖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几乎包揽了当今世界全部桥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桥梁博物馆”世界高桥前100名中,40多座在贵州从海拔500多米的赤水河谷,到海拔2000多米的乌蒙高原,一座座架设在高山峡谷间的世界级大桥,让天堑变通途。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岩溶形态特征堪称世界之最。无数的奇山秀水、瀑布溶洞、森林峡谷、温泉湖泊,形成了遍布全省各地的,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这片被誉为"绿色高原喀斯特王国"的山的海洋,发展传统工业和传统农业可能是劣势多于优势,而发展旅游业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贵州多山,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平 原支撑的省份,特殊的地质形态,与特定的海拔、纬度、气候相结合,造就了一 座山奇水秀的"绿色喀斯特王国"。贵州又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之一,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3左右。世界上最大的苗寨、侗寨,最古老的东 方"情人节"、美妙动听的侗族大歌、历史悠久的水书等,都掩藏在贵州大山深 处的各种民族村寨里。偏远的地理位置和不便的交通,成就了这里珍贵的原生态 环境,为世界保留了一大批多民族文化遗产,但人多地少的矛盾和经济发展的滞 后,也使得这里贫困程度较深。  相似文献   

20.
在贵州省17.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80%以上属于 喀斯特岩溶地貌和丹霞地貌。无数的奇山秀水、瀑布溶洞、森 林峡谷、温泉湖泊,形成了贵州千姿百态、民俗风情古朴浓郁 的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奇特的喀斯特风光、壮观的丹霞地 貌,静谧的湖泊、有惊无险的江河漂流,珍贵的古生物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