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荔波县桑园面积达3.56万亩,覆盖贫困户4525户18100人,2017年全县养蚕1.68万张,鲜茧总产量69.384万公斤,总产值3192万元,有近90%的贫困户因参与桑蚕产业而脱贫。种桑就养蚕,有蚕就种桑。截至今年5月,荔波县新增桑园面积2.06万亩,累计达3.56万亩,覆盖农户8927户35708人,其中贫困户4525户18100人,有近90%的贫困户因参与桑蚕产业而脱贫,"蚕宝宝"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宝宝"。  相似文献   

2.
正在岑巩县苗落村大坡坳山丘上,垄垄翠绿欲滴的茶树起起伏伏覆盖了山坡,一座座休憩赏景的亭台点缀其中,俨然有公园之美。茶园里,传来了采茶人清脆的笑声。"每天采摘茶青,我收入在60元至80元之间。"金竹坡组代兰英老人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她说,"我虽然比不上年轻的、手脚利落的,但够满足的了。"据苗落村党支部书记景进昌介绍,大坡坳茶园面积在400亩左右,按照"党支部+企业+贫困户"模式经营,总投入350余万元,其中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150万元,企业投入200余万元。去年全村261户贫困户每户分红287元,依靠茶园,村民还可获得土地租金、采茶务工等收入,2019年支付工人务工费109万元。据悉,苗落村已有大坡坳茶园、金竹坡茶园两处面积总计达800亩的茶园达产,年产值达到8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200余户700余人就业增收。该村现有茶企4家,另有未投产茶园1200亩。今年,有新植油茶400亩。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贵州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来抓,重点推进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和"一县一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省农业产业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农业产业加速发展,生态家禽、蔬菜、茶、食用菌四大农业产业,共带动83.5万贫困人口发展。其中,生态家禽出栏1.47亿羽,蛋产量23.46万吨,产值126亿元,带动脱贫21.3万人;蔬菜种植面积累计1687.37万亩(次),产量2462.91万吨,实现产值  相似文献   

4.
王艳霞 《当代贵州》2014,(33):46-46
正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坚定而执著:到2016年,全省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500万亩,形成加工企业3000家以上,茶叶年产量27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农民年人均茶叶收入达到1000元。作为"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的原产地,遵义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茶产业,从几年前小作坊抱团冲击全国市场,到今日茶企兵强马壮集结出征。2006年,遵义作出推进百万亩茶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2,(26):9
截至2012年6月,贵州省茶园面积达455万亩,居全国第二。预计"十二五"期间,年产值将突破千亿元。据悉,2002年,贵州省茶园不足50万亩,茶产值仅亿元左右。10年间茶园面积增长8倍、全国排名由2006年的第10位升至第2位。年均新增50万亩以上,占全国年新增茶园面积的一半。目前,贵州现已成为中国茶业成长度最高的省份,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省茶园面积将发展到700万亩,年产值将突破千亿元。产  相似文献   

6.
建瓯地处福建名胜武夷山东南侧,方圆4233平方公里,面积居福建省县级市之冠。总人口5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6万人。耕地50.29亩,年播种粮食面积85万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8%,其中用材林面积281万亩,活立林蓄积量2300万立方米,年可提供商品材40万立方米;竹林面积102.9万亩,占全国毛竹林面积的四十分之一,占福建省毛竹林面积的十分之一,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另外,经济果林46万亩,主产柑桔和锥栗。农业生产主要提供粮、林、竹、果、茶、牧、菜、菇、渔、菌十大产品,是全省的农林大市,被誉为金…  相似文献   

7.
我们姜堰市淤溪镇,地处里下河水乡,全镇2.5万多人,耕地面积2.5万多亩,全年正常粮食种植面积3万亩次左右,其中小麦面积1.2万多亩,油料产量1000多吨,水产品上市125万多公斤,常年种植蔬菜3000多亩,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然而直到1991年,全镇的工业产值仅有2800万元,利润仅仅3万元.  相似文献   

8.
正张家口市赤城县张四沟村位于雕鹗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总控面积19331亩,现有耕地面积991亩,人均耕地2.2亩,退耕还林面积1590亩。全村178户,437人;常住人口132户,29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289人。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97元,实现整村脱贫出列。一名好书记带领村民致富。张四沟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崔永富2012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专注贵州刺梨的企业,贵州宏财聚农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综合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带动17万户52万人增收,其中贫困户3万户7万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日前,宏财聚农又传好消息:入选2021年全省首批培育的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产品刺力王天然刺梨维生素C饮料产品也成为重点培育单品。  相似文献   

10.
贺占元 《奋斗》2002,(7):20-21
近几年来,我们庆安县依托资源优势,把绿色食品作为牵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断加大绿色食品开发力度,有效地推进了富民、富企、富财政的进程,使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同步提高。去年,全县绿色食品作物面积发展到70万亩,经国家认证的面积24。66万亩,绿色食品产品达到18个。由绿色食品产业直接增收4303万元,其中财政增收686万元,企业增收760万元。带动加工业、运输业、包装业、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全国茶叶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截至2018年年底,贵州茶园面积75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61万亩),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品尝贵州春茶的好时节。"如果大家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时发出邀请,他  相似文献   

12.
正铜仁市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农业主导产业来抓,茶产业涉及全市118个乡镇1232个村,带动贫困人口5.39万人。2007年以来,铜仁市按照"强基地育主体、重加工提质量、融文化创品牌、扩市场抓销售"的发展思路,把发展茶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农业主导产业来抓,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挥了较大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铜仁市新建茶园20.69万亩,总面积达到189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8.8万吨,总产值88.38亿元。全市茶产业涉及118个乡镇1232个村,带动贫困人口5.39万人。代表全省举办重要茶事活动5次,  相似文献   

13.
刘云龙  姜雁龙 《奋斗》2009,(9):48-48,60
红旗农场隶属省农垦总局哈尔滨分局,地处哈尔滨市西郊.现有土地面积2万亩,其中耕地1.2万亩,95%的耕地实现了节水灌溉。人口2833人,种植作物有蔬菜、瓜类水果及马铃薯、甜菜、药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红旗农场实现了经济社会大跨越。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8355万元,同比增长27%,其中第一产业3474万元、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我省在政策牵动、市场拉动、改革推动、科技带动下,通过实施水稻100万亩、玉米100万亩、马铃薯100万亩的科技"三百"工程,全面完成了增产增收任务.全省粮食面积9400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270万亩以上,增长3.0%;总产量达3326.5万吨,增产143.2万吨,增长4.5%;种植业为农民人均增收235.7元,是近5年来最好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正后坪500亩坝区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后坪乡河兴村、下坝村,为沿河县2019年申报创建的达标坝区。坝区涉及群众251户1029人,其中贫困户38户154人,面积538.1亩,其中田504亩,土38.1亩。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个,生产道路2条450米,蓄水设施2个,喷灌设备6套,有效灌溉面积422亩,电力全覆盖,有农产品冷库1000吨库容1个,有大棚总面积1.6亩,农机13台(套),综合机械化可达30%。坝区在不改变稻田原有性质的前提下,主要以"小龙虾+有机农产品"为主,引进龙头企业带动,通过流  相似文献   

16.
正道真自治县实施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程,做大做强药、茶、烟、菜、畜牧产业,全县万余贫困户受惠。2月6日,正月初十,道真自治县忠信镇水石脚村贫困户牟建军忙着耕地,旋耕机响个不停,计划种植花椰菜的30亩土地已经翻犁了一半。"去年种了8亩多花椰菜,公司按8角钱一斤保底收购,腊月二十八就全部卖完了。"牟建军谈起种菜信心满满:"种花椰菜划算,一年种三季,每亩每季收入2000元,公司有订单,政府  相似文献   

17.
<正>湄潭将茶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上下游发力,产业链联动,农文旅融合,以茶产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围绕茶、做足茶、突破茶”的发展逻辑,推动湄潭县茶产业成为遵义市乃至贵州省农村产业发展的典范。近来,一则“三连冠!湄潭再次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的消息在湄潭人的微信朋友圈不胫而走,茶农、茶企、民宿老板等频频刷屏点赞。茶,是湄潭的“饭碗”。全县茶叶种植面积60万亩,“吃茶饭”覆盖了8.8万户35.1万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赤壁市财政局以挖掘本地山水资源为重点,以支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中心,以推进猕猴桃产业化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使全市猕猴桃面积从1994年的3000亩发展到1998年的5万亩,从而带动了全市农村财源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成效。1998年,随着这一技术成果的推广使用,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62亿元,比1996年增长33%,同年实现财政收入17305万元,比1996年增长27%,其中直接来自农村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48.6%,达到8410万元,比1996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正截至今年6月,全省学校食堂累计采购当地贫困户生产的常用农产品29.02万吨,采购金额19.51亿元,助推产业扶贫成效初显。1.7万个食堂、每天620余万人就餐、月消费农产品超10亿元……庞大的各级学校食堂网络成为一个稳定长久的"大市场"。贵州省探索创新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自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启动"校农结合"定向采购农产品,将全省学校后勤市场与贫困县、贫困户精准对接,助推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地区发展。截至今年6月,全省学校食堂累计采购当地贫困户生产的常用农产品29.02万吨,采购金额19.51亿元,助推产  相似文献   

20.
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大同市浑源县裴村乡大桥村村民张吉作,依靠种植的83亩黄芪不仅让自己年收入达到3万元,还带动全村村民种植黄芪1600亩,实现整村脱贫。现如今,大桥村成立了旅游公司,建立了农家乐“归潜居”,村民们踏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当初那个籍籍无名的贫困村成为了裴村乡首个脱贫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