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明 《当代广西》2012,(9):35-35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以水果采摘园、垂钓园、观光园等为主的休闲农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去年全县农家乐累计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创收8000万元,农民从中获益7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天津政协公报》2011,(1):57-57
<正>我市休闲观光农业虽然起步晚、基础条件薄弱,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到2009年底,休闲农业已覆盖12个农业区县,主要有农家乐、渔家乐、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庄等项目;休闲农业园区发展到320多个,其中已具一定规模的达到30多个;旅游特色村(点)达到  相似文献   

3.
辽野 《台声》2014,(4):71-71
<正>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安徽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期间,台籍政协委员林敏提交了关于"借鉴台湾经验促进安徽休闲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提案,引起了大会重视。林敏在提案中称,休闲农业作为有机结合了农业和旅游业的一项新兴产业,主要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促使民众对农业及农村生活体验为目的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在  相似文献   

4.
《重庆行政》2013,(6):I0023-I0026
黔江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以山地特色效益农业、民俗文化、纳凉度假为主要依托,突出产业化、特色化,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创新体制机制,规范行业管理,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观光农业园区,建成了生态观光农业基地30余万亩,  相似文献   

5.
从德国“绿腰带项目”看中国休闲创意农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向荣  田斌 《理论月刊》2012,(8):144-148
休闲创意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休闲业态,是集生产、生活与生态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四位一体农业,为国民提供休闲体验为目的是农业经营形态。德国慕尼黑"绿腰带项目"以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和文化休闲为主要内容,创造性地将高质量的生态农业、和谐的土地使用和合理的文化休闲功能开发结合在一起,为我国发展创意休闲农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在分析"绿腰带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休闲创意农业的发展趋势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即发展休闲农场,发展乡村地区深度体验,发展社区支持型农业(市民农园),发展乡村长宿休闲及发展乡村型房车营地等五个方面,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常熟市政协组织开展了"农家乐提升与发展"专题视察。委员们了解到,在市镇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常熟"农家乐"从最初一些农户创办农家餐馆、旅馆,提供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等简单服务起步,逐步向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提供观赏、采摘、垂钓、游乐等体验式休闲活动拓展,逐步从零星、散  相似文献   

7.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扩大内需、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绍兴县为例,对发展休闲农业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人们对于休闲的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休闲农业开始流行起来,并且面临一系列机遇与挑战。为了研究如何高效发展休闲农业,应引入"体验经济"的概念。通过体验经济这一视角进行规划,促进休闲农业创新,从而在体验经济视角下引导休闲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休闲农业作为一个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提升发展的新型产业生产经营模式,它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横跨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生产、加工、生活、生态及民间文化传承,是产业链最长、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经营模式.它让城市居民欣赏到大自然的优美风光,领略到独特的乡村文化,品尝到新鲜的农家果菜;它能够促进经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2012年9月,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决定要求开展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工作,集中培育一批以滇中休闲农业、滇西、滇西北观光农业、滇东南滇西南示范农业为重点的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基地.休闲农业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背景下的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10.
夏永贵 《重庆行政》2014,15(6):91-92
正所谓休闲农业,就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观光、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功能,增进市民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台湾休闲农业突破传统农业的范围,以岛内各地的自然、文史资源,以特有的乡村生产、景观,融合旅游、餐饮等综合经营,为人们提供了观光、休闲的好去处。休闲农业是综合利用当地资源,由农业延伸至服务业的新产业。如:有台湾谷仓之称的彰化,原来工商业发展相对缓  相似文献   

12.
蔡世彦 《台声》2010,(5):36-38
2009年12月,我随天津市农业交流访问团赴台交流,短短数日台湾休闲农业、社区发展、生态教育农园,以及农会组织让人记忆深刻。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休闲农业在台湾开始蓬勃发展,从最初的果蔬采摘,发展到观光果园。如今休闲农业在台湾已是蓬勃发展,遍地开花。现采撷参访中的片段记忆,撰此小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重庆市彭水县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生态为本、特色为魂、效益为重,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统筹推进"三区"(生态城市核心区、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扶贫重点区)农业协调发展。以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中等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耕文化、采摘体验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持和规范发展农家乐、森林人家、观光农业园、  相似文献   

14.
曹伟 《重庆行政》2013,14(3):22-23,126,12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各地乡村旅游得以快速发展,重庆市永川黄瓜山乡村旅游发展亦呈迅猛之势。凭借自然生态优势,黄瓜山的传统农业正逐步转向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然而,如何有效利用资源,让黄瓜山乡村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载体:休闲农业发展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方媛  索志林 《求索》2007,(10):44-46
休闲农业是随着人们收入和闲暇时间不断增加,对休闲项目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兴起和发展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休闲农业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产业类型,是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载体。本文阐述了发展我国休闲农业的意义,指出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休闲观光农业:绍兴的一个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溦 《政策瞭望》2005,(6):26-28
休闲观光农业,顾名思义,是指以农村、农民和农业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历史文化为依托,充分利用城乡差异性特质,为人们提供兼有观光、娱乐、休闲、体验、教育等功能的活动场所和活动形式,从而满足人们亲近自然、求新求变、休闲度假的消费需求。这种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业经营为基础,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新型产业———休闲观光农业,正在绍兴市悄然兴起。据调查统计,目前绍兴市已有各种形式的休闲观光农业点137个,投资总额达7.44亿元。2004年接待游客94万人次,经营收入达1郾21亿元。一、休…  相似文献   

17.
吴利来 《新东方》2011,(3):39-42
海南作为全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热带农业资源丰富而独特。大力发展热带休闲农业,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既是完善旅游产业链,建设富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的需要,也是让占全省人口过半的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分享国际旅游岛建设成果的现实选择。笔者从介绍风靡国内的"一分地"休闲农业入手,进而以定安县为例,通过PEST、SWOT分析,探索"一分地"休闲农业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推广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分地”休闲农业是满足消费者安全饮食需求、休闲度假需求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都市休闲农业。是集观光采摘、科普教育、农家乐等多位一体的农业新业态。游客或市民通过预支费用,认养农民一分地(66rd),即可在租赁田地里任意种植所需所喜的蔬菜、果树、花卉,并全程不使用农药,保证食品绿色健康。忙时可由农户代为管理,闲时携家带口前来体验躬耕乐趣。  相似文献   

19.
周娟 《当代广西》2014,(7):49-50
正当今,都市型农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化大都市郊区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国内外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都市型农业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都市型农业的快速发展。都市型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地区,利用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田园景观,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为城市居民提供物质产品,为人们提供体验农业、休闲观光的旅游场所和  相似文献   

20.
《今日海南》2010,(4):50-50
海南东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集椰子种植、科研加工、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台商独资企业。 十多年来,该公司扎根琼州大地,辛勤耕耘,引进东南亚优良椰子品种,先后在文昌、万宁、儋州、东方等地数万亩荒山荒坡上,科学实施椰子生态观光工程,被誉为“万绿椰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