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品流通企业的正常经营需要大量的营运资金,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正确运用赊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对商品流通企业显得非常重要.应收账款管理应从应收账款防范机制的建立和逾期债权的处理两方面入手.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并与销售和财会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发生监控、跟踪服务和反馈分析,并由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对于存在的逾期应收账款,企业应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催讨,并积极寻找出售债权,债务重组的可能,争取及时收回债权.本文从商品流通企业应收账款的特点出发,论述了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朱玉红 《各界》2008,17(10)
本文从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社会背景出发,分析了应收账款风险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着重论述了应收账款的控制方法及防范策略并特别强调经济、法律等手段以遏制应收账款风险.  相似文献   

3.
官黎 《各界》2009,18(8)
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赢得主动,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外,还要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而商品、劳务赊销的结果,一方面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路,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加强销售与收款中各环节的风险管理,特别是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收款安全,降低财产损失带来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商业信用的运用入手分析了出现应收账款的客观基础和一定范围内的合理性,指出了应收账款过度膨胀的负面影响,提出了防止应收账款过度膨胀的管理与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论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越来越大,为此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其主要措施有: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明确收款责任,加强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总结评价,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  相似文献   

6.
孙朝霞  孙昌兴 《学理论》2013,(21):141-142
应收账款包括现存的应收账款和未来的应收账款,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和交易习惯不同,所以关于这两类应收账款能否进行债权转让的规定也差异很大。而且对当事人双方约定的不得转让的应收账款的效力,各个国家的法律规定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各个国家中,应收账款在转让后产生的法律效力也有很大差异,但是总体来说,将会产生文中所述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状况仍未有效改善 ,威胁着企业经济的健康运行 ,文章从四方面分析了原因并结合实际寻求新的办法 ,主要从企业角度提出四方面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当代经济的核心,银行又是金融系统的核心。银行要想实现其核心作用,除了落实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经营原则以外,还要有一个配套的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这样才能使银行合理高效的调配信贷,达到润滑金融的目的。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的发展就需要银行和金融中介(担保公司)共同合作来控制风险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所以,要实现黑龙江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的发展,就要完善开展该项业务的配套机构设置,促进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担保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静 《学理论》2014,(23):78-79
现行会计准则下,预收账款科目可以用于核算企业收到对方单位的预付款项、在发出商品或提供服务时转入收入、对方单位收回剩余款项是转销预收账款等多个环节。这种传统做法简单方便,但是会引起预收账款余额为负的情况,无法反映真实的经济业务往来。因此,针对相关问题提出采用不同的财务处理模式的方法。改进后的预收账款核算优势可以更真实地反映账户详情;更明晰地反映经济业务实质,降低传统的财务报表的编制难度,并且减轻审计人员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0月1日即将实行的《物权法》明确规定应收账款可以出质,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在我国争论已久的应收账款能否作为权利质押的问题终于尘埃落定.特别是《物权法》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已建立应收账款担保交易登记体系国家的经验,确立了应收账款质权公示登记制度,为国内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开展以保理业务为代表的应收账款转让融资业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杜强 《求知》2013,(5):43-46
保理是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与评估、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信用服务。根据提供服务主体的不同,保理可分为由银行提供服务的银行保理和由非银行独立保理商提供服务的商业保理两类。本文则主要从商业保理的角度,梳理现阶段天津市发展商业保理业的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并从政府、商业保理公司、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四个方面提出支持和推动商业保理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对财务战略来讲无论从认识程度、执行情况都存在各种问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些问题和风险,相应措施如下:提高财务战略意识;实行预算控制,保证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健全财务管理机构,完善财务风险防范系统;提高信用标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注重现金流的管理,保证现金流的顺畅。  相似文献   

13.
融资难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简要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的基础上,借助资产证券化原理,设计一个基于互助合作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联合融资模式,试图以金融创新方式提供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零库存管理对丰田公司经营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现代化企业经营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鉴于我国企业对库存管理存在的认识误区,基于对丰田零库存管理的内涵及应用效果的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应学习丰田库存管理的先进经验,避免对零库存管理的认识误区,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新型库存管理模式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借鉴丰田零库存管理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董雪琦 《学理论》2008,(4):66-67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建筑市场供求失衡,外加企业经营行为的制度性缺陷、法制观念淡薄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建筑市场工程款拖欠现象较为普遍。建筑施工单位的工作特点及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与相应工程款的结算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时滞与差额。也就是说。施工单位需预先投入一定量的货币资金完成特定的工程量,并在工程结算清单得到发包方认可后才可能得到工程款。对于施工单位而言,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5)
绩效管理作为一个企业的必要程序,在每一个组织中如果设计的合理,绩效管理能使企业中每个部门的活动和每个员工的努力都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和手段;针对我国企业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加强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要提高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绩效考核标准应标准化与客观化;重视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绩效考核中管理的对象要明确;考核周期应该固定、明确、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11)
企业战略管理是推动企业壮大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阐释《企业战略管理》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四方面问题:课程体系缺乏本土特色,课程教学方式单一,课程教学缺少实践环节,课程教学评价不科学。提出解决对策如下: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拓展教学途径;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此来不断完善《企业战略管理》教学。  相似文献   

18.
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研究等方法,调查和分析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三点建议:民办高校应建立以绩效为中心的绩效管理模式;绩效考核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绩效考核要坚持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日本政府为应对国内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消费者信任危机,在食品行业实施了一项以强化食品行业相关主体之间信息交流为特征的食品安全管理工程项目,即FCP(FoodCommunicationProject)项目。本文首先从"三鹿"、"双汇"事件出发,反思了我国食品行业主导企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影响及其深层原因,指出了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中大型主导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缺失问题,并阐述了借鉴日本食品行业FCP项目理念的意义所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FCP的系统结构、运行机制的深入分析,挖掘了FCP在食品安全控制中发挥的功能作用。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揭示了FCP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启示,即政府应重新定位自身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有角色;政府和企业应重视通过信息沟通挖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潜能;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合作建立食品安全控制的利益主体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李忠华 《学理论》2013,(33):312-314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企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但在长期的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着不少弊端与不足。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倡导在双主体办学模式下,要从管理理念、管理途径、身份转换、管理效果四个方面创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