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承前启后、加快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坚持把加大投资、扩大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坚持把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坚持把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作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加快旅游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建设,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推动湘西科学跨越、富民强州。  相似文献   

2.
程志毅 《当代党员》2012,(12):48-49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距很大,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仍处在欠发达阶段,必须清醒认识重庆实际,顺应时代要求,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坚持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4.
州党委工作会议部署了2014年州直发展任务,经济工作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经济工作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又是重点。因此,会议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了新要求。从州直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看,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工业化总体水平较低、部分行业发展缓慢、工业化与城镇化未能协调发展、部分优势资源闲置荒废和新兴产业发育不良五个方面的问题。今后应努力做好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全力建设好工业园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煤化工产业做大做强;加强兵地融合,协调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加快推进伊犁州直优势工业产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促进新兴优势工业加快形成;发展企业坚持大小并进,让“日月星珠”竞相辉映六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大足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有待调整,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因此,大足要振兴关键在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县委《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质量技术监督”,我们应在推进新型业化过程中,把发展企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益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北京支部生活》2010,(11):9-10
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奇葆 《求是》2012,(5):15-18
从四川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作为战略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具有西部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信息化人才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我们坚持把加快培养和锻造具有过硬信息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方阵,作为推进换装转型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9.
闫傲霜 《前线》2010,(11):35-36
<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强调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最关键的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  相似文献   

10.
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根本路径,是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化的动力引擎。党的十六大以来,双流县坚持以“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四川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和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加快发展、赶超跨越的重大突破,开创了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时期,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和一系列的重大风险挑战,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西乌旗委、政府将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不断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西乌旗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要求和锡盟关于推进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11,(8):64-64
2010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函,把浙江省确定为全国唯一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省,试点具体包括加快推动以中心镇新型城市化,大力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推进义乌国际商贸综合改革试点等。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主要亮点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逐步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邻水县坚持“两化引领、双轮驱动”,将县城扩张与工业园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强力实施以工兴城、以城促工战略,走出了一条加快“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加快新型工业化打造工业配套基地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工业发展趋势,是促进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降低企业成本、拉长产业链条、增强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坚持把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加快推进“一区多园”建设,推动产业、项目、资金等不断向园区集中积聚。2006年以来,经开区建成面积达11_8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13户,2012年产值实现了118.3亿元。  相似文献   

16.
《先锋》2023,(5):33-36
<正>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成都牢记使命,服务服从制造强国、制造强省战略,把制造业作为立城之本、兴市之要,坚持以“三个做优做强”的城市功能为导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建圈强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成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同步展道路。城镇化是我们县域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是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方式。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兵地融合型城镇化,发挥兵地融合优势,优化城镇功能,按照“共谋、共建、共享、共赢”原则和“中心突出,结构合理,梯度发展”的要求,坚持规划先导、突出重点、统筹发展、全面提升的理念,着力构建兵团与地方城镇职能互补的具有新疆特色的城镇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孙国强省长助理、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2006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要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六个必须"的要求,紧紧围绕我省"十一五"规划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和急需加强的薄弱环节,继续加强"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构建特色经济体系;坚持生态立省,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并把促进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孙国强省长助理、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2006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要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六个必须"的要求,紧紧围绕我省"十一五"规划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和急需加强的薄弱环节,继续加强"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构建特色经济体系;坚持生态立省,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并把促进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