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伍本霞 《求索》2015,(1):44-48
1912年,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中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影响了中国学界的孙中山研究。列宁在读了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之后反应如此激烈,乃是列宁深感"修正主义"的危害,并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视同类似于他所批判的"修正主义"。实际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既与他眼中的"修正主义"有别,亦与俄国民粹主义不尽相同。它不仅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而且其理论体系之本身完全是中国式的,确切说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形态。更为重要的是,孙中山民生主义关于避免资本主义之危害的思想同晚年马克思在俄国前途问题上的思考,有诸多相似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上最为突出的伟人之一。十余年来,关于孙中山的研究,愈益为人们所重视,涌现了一批可观的研究成果。湖南师范大学韦杰廷教授新撰、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孙中山民生主义新探》,便是其中突出的一本。 这本书所剖析的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即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以往研究者大都认为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土地问题和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强  相似文献   

3.
王险峰  聂民玉  王伟 《前沿》2007,9(4):9-1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而“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孙中山先生在主观上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一直把自己的“民生主义”当作社会主义,其实“民生主义”始终没有超出民主主义的范畴,只能是一个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纲领。同时也要看到民生主义的旗帜上浸透着对社会主义的可贵探索,对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仍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民生主义”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后,非资本主义的前途成为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孙中山民生主义就有了更多的实际意义和合理因素。在这个意义上说,他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独特发展的历史道路——中国非资本主义前途理论的设想。如果低估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那将被历史证明是短见的。  相似文献   

5.
李永伦 《思想战线》2002,28(3):81-84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 ,是他对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深入分析 ,有感于这些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他认为“平均主义”和“节制资本”是克服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问题的关键。对私人资本主义既要鼓励其发展但又要对其加以限制 ,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是孙中山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这反映了孙中山企图通过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革命 ,通过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促进实业和经济的发展 ,并用国家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来实现大国世界的社会主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这是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韩喜平  宋浠睿 《湖湘论坛》2020,(1):102-109,F0002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将对民生问题的考察提升到为国家民族担当的高度,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这一思想涉及土地、经济以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研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仍然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积极启示。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作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但是只有全面把握民生主义的内涵,深入理解植根于民生史观的民生主义所凸显的理论局限与内在矛盾,才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更为切实地领会这一思想的研究价值,以便汲取有益思想资源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并非等同于民生主义,二在方法、范围及时段上截然有别;它既不同于科学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既包含许多科学的内容,又存有不少缺憾。深入研究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主张,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曹明 《求索》2008,(8):217-219
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列宁依据马克恩主义的唯物史观,结合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和俄国的具体国情,在探索具有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的经济思想。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提出了俄国在特有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但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先进成果;列宁根据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前阶。并依据当时的俄国国情,指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列宁试图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反对官僚主义,从而达到实现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9.
李娜 《桂海论丛》2011,27(5):40-43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孙中山一生追求的目标。近十五年来,学术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阐释,在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理论渊源、基本内涵、历史演变及其与当代民生建设的关系和其当代价值等方面都有不少研究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述评,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入对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的“发达国家资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们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研究,比较着重阐明他的“平均地权” 和“节制资本”思想,而对他的“发达国家资本”思想则注重不够。实际上,不论在旧民生主义中,还是在新民生主义中,孙中山都把“大资本公有”或“发达国家资本”摆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实际上认为,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中国应当把“发达国家资本”当作通向“集产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