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四次会议上指出:“领导干部要珍惜人民赋予我们手中的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然就会栽跟头,一失足成千古恨。”而原无锡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原无锡市滨湖区人大代表张长林正是没有正确处理好权力与业绩的关系,在权力问题上进入了误区,把手中的“权力”作为“私有资产”,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20余万元,成为人民的罪人。张长林出生在江苏省一个航运工人的家庭。他1963年进入无锡市航运公司工作,经过不息的努力,他1966年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8年任无锡市交通局…  相似文献   

2.
声音     
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要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你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伸手必捉。  相似文献   

3.
“做好机关事务工作,必须坚持廉洁、服务、节俭的原则。廉洁,就是要做到不以权谋私,不贪赃枉法。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从事机关事务工作的同志直接接触钱物,手中掌握着分配公共资源的权力。如何面对金钱和物质的诱惑,对我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钱财是属于人民的。要把手中的权力,看作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只有公私分明,秉公办事,不多住一寸房,不多拿一分钱,才能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接见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建设节约型机关经验交流会代表时,对广大机关事务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4.
清洁的精神     
所谓清洁的精神,就是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对各种“糖衣炮弹”的袭击,能够做到踏实坦然、光明正大、公私分明、清正廉洁。方志敏烈士在被捕时,敌人的士兵想他是共产党人的大官,肯定有钱,就用手榴弹威胁他,结果连一个铜板也没得到。身为一国总理的周恩来同...  相似文献   

5.
作为领导干部,当你面对拜金主义的暗流从花花世界中汹涌而来之势;当你面对唯利是图的阴魂从旧日的坟墓中乘隙而出之机;当你面对更大的权力在巧取豪夺中各显神通之状;当你面对珠光宝气的妖妇在灯红酒绿中搔首弄姿之志……是抵御诸种诱惑还是接受诸种诱惑,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验。多数领导干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不断完善人格修养,抵御了无孔不入的金钱、美工、权】、合利Z诱惑。也有少数领导干部放松了也弄观改造,把党和人民赋另的社】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接受诱惑,追逐8利、全能写,…  相似文献   

6.
从善如流     
丁文 《今日浙江》2007,(2):39-39
权力来自于民,就必然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有权不搞特权、掌权不谋私利,尤其是要经得起各种诱惑,不丧失一分原则,不滥用一分权力,做到用权为民.  相似文献   

7.
用权为民     
权力来自于民,就必然要求领导干部一定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有权不搞特权、掌权不谋私利,尤其是要经得起各种诱惑,不丧失一分原则,不滥用一分权力,做到用权为民.  相似文献   

8.
慎独,意即一个人独处时要谨慎其所作所为,不要以为人不见其行就可肆其所为。对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而言,在私下里,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隐秘状态下,在权力没有监督、缺少制约的情形下,慎独便是对个人自持力的考验。面对灯红酒绿,面对物质、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对所谓新潮的生活方式,如果  相似文献   

9.
“怎样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当一个称职的人大代表?”这是每一位新任人大代表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应该了解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求以及代表工作的基本知识;应该掌握议政履职、执行职务的基本技能;应该在依法履行职责上有所作为。也就是“应知、应会、应为”。基于这样的想法,今年,本刊特别邀请江苏省无锡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陆介标围绕人大代表“三应”略作阐述,期望能对那些有志于履好职的新代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当官要当好官,许多领导同志这么想,许多群众也这么盼。但也有人觉得,面对当今社会上的各种诱惑,要当好官不容易。那么,什么样的官才是好官?怎样才能做一个受群众拥戴的好官?柴宝国的事迹,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总结柴宝国的事迹,我们发现,要做一个受群众拥戴的好官,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四点。一、要坚持权为民用,正确看待权力,切实把群众利益作为领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权力来自于群众,权力是为群众服务的。毛泽东说过: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人民给的。胡锦涛也指出:“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1.
论人民监督思想的提出、继承和发展顾思茂权力,尤其是党和国家的权力,决不能离开监督,否则就会产生腐败和蜕变,这是治国之要理。对权力进行监督的形式是多样的,然而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最理想的监督形式应该是人民监督。因为党和国家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那么人民就有权...  相似文献   

12.
jrxs 《创造》2013,(3):9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谆谆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提升自我境界,坚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尚情操。他说,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要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你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伸手必被捉。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想都不要想,一触即跳,才能守得住底线。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因此一切权力理所应当属于人民,人民才是全部权力的源泉。进入新时代,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对权力的主体观、价值观、行使观以及制约观都做了系统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我国的权力主体是人民,权力来源于人民,当政者用权只是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并且行使权力的最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在权力的行使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接受人民监督,方可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相似文献   

14.
党和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允许用来搞腐败,这是每一个党员利国家干部必须懂得和遵循的。遗憾的是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受党多年培养的党员干部,却丢掉了人民公仆基本要求,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侵吞集体资财,逐步走向了犯罪深渊,受到了法律的惩处。他就是原无锡市胡埭茶场场长兼党天部书记范阿福。怀壮志山湾发奋风景优美的太湖之滨青个闻名的“十八湾”,经杨湾北去,翻过一座山,山湾里有个中湾树。范阿福就出生在美丽的中湾树。因家境不宽,父亲自年过世,范小字毕业后,无刀深造,便写山…  相似文献   

15.
为人民服务”是所有受过教育的中国人特别是官员耳熟能详并朗朗上口的一句话。从红领巾时代的学雷锋做好事,到成人以后进入社会,亲身经历和耳濡目染,对为人民服务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至少应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完全作为个人自愿行为,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为人民服务。这当作为做好事解。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的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就指的是这层意思。二是社会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在把自己创造的财富贡献给人民的同时,获得自己应得的报酬。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人民服务实际上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赖以生存的前提。三是职务行为的为人民服务。一涉及职务,就必然涉及权力。那么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权力是怎么回事。历史发展到今天,除了专制以外所有的民主国家,权力的存在已经无可争辩地是为了为人民服务,人民也因此才赋予权力机构和权力者以管理国家服务人民的权力。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更是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因此,为人民服务已经不是一种道德的提倡,而是权力的必须。就像工人做工,农民种地一样,天经地义,不能与上述第一个层次的为人民服务行为混为一谈。   其一,为人民服务既然是权力行为,就...  相似文献   

16.
报刊的操守     
《民主与科学》2009,(2):74-74
一个社会永远需要两种规则,一是外在的规则,一是内在的规则,法律制度是外在的规则,道德操守则是内在的规则。操守不仅仅对个人而言,作为舆论代表的报刊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人的操守表现在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态度,报刊的操守则体现于它如何面对权力的威压和金钱的诱惑。  相似文献   

17.
权利与权力易位——人大履行职能须廓清的法观念误区□刘兰朝从理论上讲,凡民主制国家,其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的赋予,权力都是用来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民各项权利的。在我们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就决定了人民既是权利主体,又是权力主体,人民必须用自己掌握的具...  相似文献   

18.
为民,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新的历史方位对党提出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中,尤其需要恪守“为民”的根本宗旨。一方面使党能够运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更好地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另一方面也使党的干部面临着权力和利益的双重诱惑。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坛》2011,(9):32-33
刘益飞2011年8月15日在《学习时报》上载文《如何才能敬畏人民所赋权力》认为,党员干部要对人民赋予权力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至少以下三点是不能忽视的:第一,党员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才会有敬畏之心。人民群众是权力的所有者、委托者,因此,作为权力受托者的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就理应忠实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杭纪 《今日浙江》2007,(1):41-4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的从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时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随时处在腐蚀与反腐蚀的风口浪尖上.面对手中权力,如果对自己要求不严,把关不紧,丧失应有的警惕,就很有可能在从政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