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儒家道德传统和泰州学派向民间传播儒家思想的风格,是对于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八荣八耻荣之两分法划分道德与不道德的分水岭,也显现出道德评价的标准或尺度,在道德评价过程中或有一定的偏重,但是根本标准应该是统一而明确的,而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在于个人"自耻",即应该具有知耻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2.
艾青 《新长征》2006,(9):28-2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导向和处理国家、人民、社会关系的准则,是国人为人、致学、做事的道德评价和人生评价标准。牢记“八荣八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知行合一,寓心于行。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把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落实到民族国家、公民社会及个人等不同层面。提升到个人的生命体验和道德自觉的人生境界高度,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从而,与人民共荣辱的人生追求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价值指向和理想之境。  相似文献   

4.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存在不容忽视的道德问题。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失范(社会规范的缺失或失灵),造成社会生活中基本道德规范缺失、缺位或不适宜,导致道德的规范功能弱化甚至失灵,从而表现为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失控、失序和混乱,即道德失范。造成道德失范主要因素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结构、道德教育、道德评价标准失落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张可  刘琳 《世纪桥》2010,(1):106-107
"八荣八耻"提出了新时期的道德荣辱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目前体育教师道德价值观取向走向多元化,促进和阻碍体育教师道德价值观的因素依然深刻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行为及体育教师的工作对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必须以"八荣八耻"为指导,重新审视体育教师道德价值观,以此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道德终极标准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标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终极标准: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分标准:(1)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亦即所谓的帕累托标准: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2)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亦即“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说到底,亦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  相似文献   

7.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现社会文明进步的有力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第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成果。要正确理解“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尚义与求利、个人与社会、劳动与享受诸关系。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八荣八耻”,高屋建瓴,在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划出了泾渭分明的界线,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生动体现,也是匡正当前从政道德、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的重要指导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文  相似文献   

9.
刘德才  叶文英  胡晓加 《求实》2007,(12):10-11
道德信仰的缺失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表现与重要原因。和谐社会的主旨是强调在社会领域内诸要素的融洽整合与协调发展,因此,必须具有作为整合和发展所依据的价值原则或价值标准。"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新概括,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标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0.
道德评价及其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评价是道德实践领域的核心问题.道德评价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行为者的道德人格之优劣以及行为正当与否.道德评价的合理性是建立在承认“是”能推出“应当”这一基础上的,道德评价合理性的意蕴直接涉及到合理的评价标准、评价对象、评价方式、评价表达等.因此,在道德评价过程中,我们必须合理地确定评价前提,科学地界定评价对象,遵循严谨而周密的评价步骤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道德建设面临着严重挑战."八荣八耻"是对现代道德建设的新概括和新阐述,是对现代道德建设所面临挑战的强有力回应.践行"八荣八耻",领导干部起表率作用至关重要,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是根本.  相似文献   

12.
从人类社会的历史看,社会的每次发展变化都可以细化为个体成员的发展变化,同样,以个体道德的提升促进社会整体道德的提升,再依靠良好的整体道德氛围进一步促进个体道德的进步,是建设道德社会的必由之路。“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摒弃了过去将道德虚化、泛化的倾向,用实实在在的标准替代了抽象的道德概念,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为社会成员树立了人生标杆。每一名社会成员都应当将“八荣八耻”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认  相似文献   

13.
西尧 《奋斗》2006,(7):58-59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八荣八耻”的第一条,说明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把维护和提升国格作为人格养成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刘卫琴 《世纪桥》2007,(6):10-11,15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人们对荣辱的感受形成动机、意图、目的,通过劝导、裘扬以及自我激励方式促使人去行善,通过羞耻感、罪恶感而阻止人作恶。荣辱观会使个人在每一道德境遇中进行反思,作出正确选择。荣辱感作为道德情感对于人的道德行为产生重要作用。荣辱观的产生是以道德主体意识的确立为前提,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千千万万个自觉的道德主体,提高公民的道德主体意识。确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当前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所在、重点所在、成败所在。  相似文献   

15.
宋振美 《唯实》2001,(2):12-15
道德赏罚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评价和调控方式,从古至今都在树立道德的权威、促进社会道德的内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转型期的中国,尤其需要在道 德建设中强调道德赏罚.从个人道德的修养(包括个体道德的塑造、内化和道德责任的确立)以及实现社会公正的角度(包括行为的代价与补偿、正义文明理性社会的要求)来看,道德赏罚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前提条件下的理论创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而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一、科学方法的新运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特征。第一,问题分析态度:正视现实,谋求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上…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秋石 《求是》2012,(1):18-21
在我国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日益变革的大背景下,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情况。当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是应该怎样评价我国现阶段的社会道德状况,道德总体上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这个问题已经超出单纯道德评价的范畴,涉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成就的评价,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一、评价我国现阶段道德状况的立场和方法论考察道德现象,离不开具体的价值观立场、认识方法论和历史视野。  相似文献   

18.
姚文华 《求实》2006,23(Z3):232-233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新时期衽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在高校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契机,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一、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选择、道德评价能力。以“八荣八耻”的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内化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道德是文化的根基,道德建设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在构建当代中国文化自觉自信的进程中,应该从传统道德文化的历史发展中获得启示,坚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生命张力;汲取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为培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夯实文化基础;坚持对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创新转化,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战略思想。“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十六大以来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之一,创造性地概括和阐发了新形势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思想,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为我们划出了评判是非、荣辱、美丑的界限,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树立了一个明确的标准。具体讲,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有四大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