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及其根源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江虹 《理论导刊》2005,1(7):42-45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在我国农村的最广泛实践,其基本形式就是村民自治。目前,村民自治中存在着双重矛盾,一是国家政权与村民社会自治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矛盾。深刻剖析这些矛盾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文化根源,并据以采取相应的举措,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蒙枝茂 《学理论》2011,(13):25-26,35
宗族是农村村民以其共同的血缘性和地域性自发形成的一种特殊性的群体组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土崩瓦解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我国广大农村政治上开始推行以村民自治为主体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之前被严重打压的宗族及其滋生的宗族文化趁机开始复兴。宗族及其文化在农村的复兴活跃,对当前农村实行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一项制度安排,其推行于农村不仅使农村民主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还为中国民主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村民自治在发展中仍存在着乡村关系紧张、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村干部与村民关系恶化、村委会选举中乱象丛生、村委会选举后的治理矛盾凸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久而不解,则有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危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鉴于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群体性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强化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以防范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一项制度安排,其推行于农村不仅使农村民主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还为中国民主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村民自治在发展中仍存在着乡村关系紧张、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村干部与村民关系恶化、村委会选举中乱象丛生、村委会选举后的治理矛盾凸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久而不解,则有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危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鉴于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群体性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强化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以防范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任远 《学理论》2012,(13):48-49
村民自治是基层民主自治在农村的主要表现形式。自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确定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以来,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在农村迅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制度支持。但是,村民自治的发展并不是完美的,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只有发现这些问题,才能让村民自治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后,国家改变了农村社会的管理体制,实行村民自治,发展村级民主。在新的体制生成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新体制生成的阻力,也可成为发展基层民主的巨大动囚;能否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将对农村全面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天津市武清区推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实践分析入手,论述了实行基层民主是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能够保证社会稳定。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是完善村民自治、推进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深化的有效途径。中国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实践需要各级政府大力推动。  相似文献   

7.
自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颁布以来,在农村基层出现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极大改变了农村基层的政治生活,对农村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村民自治制度逐渐唤醒了村民的利益诉求和民主意识,推动了民主政治在农村的发展。但是,村民自治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部分农村地区的实际调查,结合统计数据分析当前河北省村民自治的发展状况,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托克维尔在对美国新英格兰乡镇自治的考察中建构了以"身份平等"为意义表达的"民主"内涵,并提出专制化倾向的问题域。这一问题在我国村民自治实践中表现为制度文本中的民主精神难以在实践中实现,民主制度外缘式推进模式面临本土化等。"民主"社会专制化问题根源于自治主体缺乏美国新英格兰乡镇自治所具有的乡镇精神。求解"民主"社会专制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培育村民的公民精神。通过嵌入式自治制度提高村民自治的广度、深度和效度,使村民在村民自治中体验到合理利益的满足的效能感,将这种效能感升华为我国独特的"乡镇精神"——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9.
“善治”的本质特徵就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民主执政的理念体现了执政党对“善治”的追求,村民自治是民主执政理念的实践。天津市武清区在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等一系列民主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村级党组织民主执政能力与村民自治发展不相匹配的问题,实行了村支书担任村民代表会议主席的制度;针对农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广泛性要求与村级民主成本短缺之间的矛盾,推行了户代表会议制度。本文从武清区近期深化村级民主的实践分析入手,论述了村民自治与村党组织的民主执政方式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机制,是村民自治深化发展的必要条件;经过十几年的村级民主实践,村民自治与村级党内民主已初步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方向;为防止村民自治的异化,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村民自治的领导;两委矛盾的产生有其深层根源,其实质在于权力与利益之争;实现村庄“善治”需要村级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互动与合作,在大力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提高其民主执政能力的同时,必须不断完善科学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并逐步建立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制度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村民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壮大村级经济,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在新形势下,农村村民自治具有重大意义,但对实施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发以来,农村社会发生的历史性变迁之一,就是在消解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村民自治。作为国家确认的一种制度安排,村民自治虽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成熟的现代民主,但却是在中国国情下将亿万农民引上民主自治道路的依托或者说是起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并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所以,深入研究村民自治中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基层政治文明发展之路,对于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促进农村…  相似文献   

12.
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与事实表明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之间存在各种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既存在于乡镇政府与村级组织之间,也存在于乡镇政府与普通村民之间;但乡镇政府与普通村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较乡镇政府与村级组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明显.就内容而言,矛盾与冲突主要存在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及经济利益等五方面,尤以经济利益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最为突出.矛盾与冲突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扫除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作为村民自治规范化、制度化的法律依据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两委"关系界定、乡镇干预村民自治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村民大会机构的设立、村干部职务终身制的废除等主要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制约着村民自治的深入和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亟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和处理村民选举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选举是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是村民享有的“四个民主”权利之一。然而在村民选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反选举程序的行为问题,扰乱、破坏选举的行为问题,贿选问题,承诺问题,宗族、派性问题,选民资格问题以及候选人资格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选举才能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层民主制度,使村民和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但这种制度在新时期下仍然存在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即村民自治自主管理能力与村务实践发展需求形成矛盾,这些矛盾的内在根源在于村民自治意识没有形成一种内在的"条件反射"或习惯。通过对村民自治意识及其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探索和完善现存村民自治教育的实现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手段,如推广远程教育站点、设立村级农家书屋、扶持村民自治组织等来提升村民的自治意识,这些对于推动社会化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向前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矛盾及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行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创造,对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政治结构、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村民自治在中国大地上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因而随着其在农村的不断深入发展,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显现,特别是村党组织和村委会——“两委”的矛盾已成为村民自治的难题。作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权力结构从党支部的一元权力结构转向党政并存的二元权力结构的产物,村“两委”矛盾问题的解决,根本出路还在于制度的规范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是伴随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公共政策制定是村民自治的运行基础,村民自治为公共政策执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农村经济发展与基层民主运行互为因果,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结构变迁并有助于村民民主价值观的形成;村民自治隶属程序化民主的治理方式,通过合法竞争充分彰显民意。公共政策执行与政治参与的适应程度是决定农村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其不仅为民主的发育提供充分的空间,而且维持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保障基层政府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是中国基层民主自治的典型制度安排。城镇化进程中,"村民自治"的群众基础、经济基础和制度基础三大要件遭遇挑战,导致"村民自治"职能弱化。从当前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剖析"村民自治"社会管理失效的原因,提出从村民自治走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来,以贯彻这部法律为基本内容,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活动已经开展十多年。以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为主要标志的村民自治活动,在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历史上揭开了崭...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将村民自治纳入法治建设的轨道,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为主要标志的村民自治活动,在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历史上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全国广大农村正在经历着民主自治的洗礼,农村政治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在某些地方直选产生的村民自治组织与村党组织闹矛盾,搞独立,争谁大谁小的问题,这既影响了村民自治的正常有效运作,又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可以说,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能否协调好,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