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潜意识里一直在营绕着 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地区为何不富? 近日,在院里随意溜达时,一朋友顺手递给数张花花绿绿的旅游宣传资料,上面印着这样的字样:“隆重推荐:海南五日游 2780元,飞机往返。乡镇企业干部(教师)考察华东地区经济建设专线,标准: 1450元/人。南京、无锡、苏州、杭州、上海1860元/人。双休假日,相约青岛……” 以上宣传不无道理,但细细想来,总感觉不是滋味。平时,外地客人到我们这里,我们总是饮外地“名酒”,递外地“名烟”,吃外地“名菜”,送外地‘孔品”。而我们到外地呢?听人家…  相似文献   

2.
有报道说,据韩国媒体透露,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方面,有关部门准备取经韩国的“新村运动”,在未来的3年内,中国将支付数亿元派3万名农业官员到韩国考察学习。现在,已有一些地方官员陆续前往韩国。官员出国学习考察,有助于开拓眼界,提高水平,虽然要花费一些,但适当的“学费”还是要付出的。不过,学费换来的,应当是真正的“学习考察”,而不是出国旅游。然而,近年来不少官员出国后,“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拍照,回国后啥也不知道”,借考察学习之名,行吃喝玩乐之实。出国学习考察,渐次成为官场的一种待遇,一种福利,一种公款享受,消耗了国家巨额财政…  相似文献   

3.
资讯快递     
《廉政瞭望》2011,(14):68-69
该市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境)事项的报告、审核、审批,压缩因公出国(境)经费和人数。对全市9家旅行社和在市旅游局备案的13家外地国际旅行社进行明察暗访。坚决制止“打擦边球”和旅行社违规经营等行为。同时严格控制公务接待。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24):17-17
古巴外交部目前发表声明,宣布废除古巴公民出境许可制度,新法令将从2013年1月14日起正式生效。半个世纪以来,古巴实行严格的出国旅行限制制度,即公民在获得外国签证的前提下必须到内政部办理手续繁琐的“白色出境许可”方能获准出国旅行、探亲或留学等  相似文献   

5.
模式之一:头脑风暴式培训——充分利用培训、考察、挂职等多种手段,给农民“洗脑”,通过“耳目一新”.实现“脱胎换骨”。让农民像学生那样坐下来学习。每年党校、职业中专与涉农部门共同制定办班方案,各乡镇选送农民参加脱产学习。像商人那样到县外甚至省外考察.让他们眼见为实。异地挂职,每年选派数名村干部学习外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少桦  毕弘龙 《党风建设》2001,(12):14-14,5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政治、经济及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大批各级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或出国或到我国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商谈公务、洽谈经济、招商引资、参观考察、学习培训。应当肯定,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在出国(境)后,始终保持着清醒头脑,严格遵守党的外事纪律,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相似文献   

7.
常务信箱     
《党的建设》2012,(10):42-42
1.问:我是一名预备党员,最近要因私出国半年,这对我的预备党员转正有影响吗? 答:预备党员因私出国(境)前,必须向党组织请假,并按有关规定办理因私出国(境)手续。出国(境)期间,应以适当方式保持与国内所在单位党组织的联系。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其他有关情况。回国后,如果预备期已满或接近期满,原单位党组织认为有必要对其继续进行考察,可适当延长考察时间。延长考察的时间一般为半年至一年。考察期满,具备党员条件的,其转正时间从回国后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其转正之日算起。  相似文献   

8.
刘吉同 《党建》2009,(8):51-51
前几天,我的一位在某局任“一把手”的同学,从外地“考察”归来享受了一番接风盛宴。他不无痛苦地说:“接风的入太多了,这酒让人喝得受不了,肠胃都变成下水道了。”  相似文献   

9.
林喆 《廉政瞭望》2012,(9):52-53
“三公”是指公款消费、公款旅游或出国、公车购换,每年在这方面的消费额高达千亿元以上。这些年每届纪检机关都将治理“三公”作为大事抓,但始终难以根除之,相反还越演越烈,发展到公款进修、公款追星、公费消费高尔夫球,甚至公款赌博和公款嫖娼。  相似文献   

10.
“直腰为人梯,弯腰为人桥”,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这样评价著名分子遗传学家、我国生物工程奠基人之一、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级研究员黄翠芬的高尚品德。不容易争到的出国名额,黄翠芬让给有发展潜力的中年知识分子,自己则以探亲的名义,自费去美国考察。她还发动在国内外结识的朋友、老师、同事,千方百计地打通各种渠道,先后把几十位优秀的年轻人介绍出国进修学习,同时又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吸引学成后的年轻人回国建功立业。爱才惜才,甘做人梯和人桥,此种精神当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9,(4):71-71
3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提出了七条要求,包括“大力压缩因公出国(境)经费、团组数和人数。各地区各部门要将因公出国(境)经费全部纳入专项预算管理,实行经费先行审核”。同时要求,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境)不得挪用其他公共资金,不得由企事业单位出资或补助,不得向下属机构和地方摊派,不得用公款报销违反规定持因私证件出国(境)的费用。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出国,学到“企业是水、政府是鱼”的政府服务观念;第二次出国,学到“群众是顾客”的政府管理理念;第三次出国,学到将环境保护作为政府发展底线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蒋介石迫使杨虎城“辞职”、出国“考察军事”。杨虎城将军是1937年6月29日离国赴欧美各国考察的。“七·七”事变爆发后,杨将军矢志报国,坚决向蒋介石请缨抗战,并于1937年11月底回国,旋即被军统特务拘禁。  相似文献   

14.
旅泰八日     
四月二十三日晴上午九时许,登上赴泰国的飞机。出国是第一次,“考察”也是第一次。虽然年过半百,孤陋寡闻,难知“天命”。机舱外,白云朵朵,大河似带,山峦如丸。城镇村庄,山川风物,似云似雾,一晃而过。前方可是异邦?街道如何,楼房如何,肤色如何,习俗如何,饮...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当代"黑脸包公"的姜瑞峰,有句话说得实在:"到我这个干部级别,出国不是难事."是的,眼下县城里有些科级干部不是也纷纷借考察的机会到"新、马、泰",或是"不远万里"到北美、西欧一饱眼福吗?姜瑞峰现任石家庄市纪委书记,大概属于厅局级,这样级别的干部,出国确实不是一件难事.但他并没出国,似乎也不想出国.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7中旬的一天,华蓥市一家餐馆内,前来考察投资项目的一位外地客商边品尝餐前水果边开玩笑:“你们华蓥的德嘉葡萄那么有名,咋个舍不得弄点让我们尝尝?”一句玩笑话却让主人颇感难为情,  相似文献   

17.
在1956年初,党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科学院里,人人振奋,个个争做向科学进军的闯将。正在这时,彭家睦接到通知:“科学院要我们生物化学研究所派一个人到莫斯科留学,学习一项新技术———核磁共振。经过所领导研究,认为你去很合适。请你马上准备一下,很快就要办理出国手续。”彭家睦高兴极了。他是一个很喜欢钻研技术的人,特别是对于新技术,总想多学点。就在这个时候,彭家睦听到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中国科学院为了开发祖国边疆的丰富资源,组织了综合考察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正在“招兵买马”,分别组成好多个小分…  相似文献   

18.
考察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是整个干部考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考察得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考察工作的质量,影响到对考察对象的使用。然而,在实际考察工作中,获得“主要缺点和不足”的信息往往要比获得优点和长处的信息更不容易。因此,准确考察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除了在考察机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外,在考察人员方面还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近期许多地方出现了官员出国培训学习的热潮。某省在3年中竟然有1379名县处级以上的官员,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接受为期3个月以上的培训。这显然有些“大跃进”的味道。与此同时,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市也在纷纷跟进。党政干部大规模出国学习培训,已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一些官员普遍叫好,而百姓却普遍叫苦。  相似文献   

20.
胥健 《廉政瞭望》2004,(9):27-27
从对各地近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适规收受钱物案件分析,领导干部收受钱物行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收钱送物的数额不断增大有的领导干部官职不大,收受数目却十分惊人渠县建设局原局长徐立奎担任房管所长时,经查证收受的礼金就达30余万元。二是收钱送物的范围相对集中送者有的放矢地主攻关键岗位、关键人物,尤其是单位“一把手”,以达到“面小量大效果好”的目的;收者不再是来者不拒,而是谨慎选择收受那些所谓信得过、靠得住、日后暴露或揭发可能性不大的送礼者所送的钱物。三是收钱送物的手段更加隐蔽,送者由到领导干部家里、办公室送钱逐步发展为到茶楼、酒店、外出学习考察地等隐蔽场所送存折、股票、购物券等,有的还采取无需与领导干部直接接触的给领导干部手机充值、交保险费、买住房、送领导干部子女出国等方式进行、四是收钱遂物的借口日渐繁多送的有借口,收的有理由,看似“人情世故,礼尚往来”,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