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侦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侦查活动的延续,讯问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过程,以问答对话为主要方式。讯问言语交流的实质就是所谓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主张,人的言语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当人们说出一串话语时,他就在完成一种行为,即所谓的"所说就所做"。为了便于讯问言语交流的顺利进行,成功实现讯问的目的,言语交流双方必须遵循所谓的合作原则。对于问题及其回答中的隐含、预设等会话含义,必须借助于语用推理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歉语是英汉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言语行为,在中西文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国家的语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歉语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定义。英汉歉语的语用策略也有所不同。英语或者其他的非本族语学习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语用需要和语用目的来准确地选择歉语策略,从而在言语交际中避免语用失误,做到礼貌得体的交际要求。  相似文献   

3.
侦查逻辑的研究对象是构建和评价侦查论证的原理、标准和规则.一个演绎侦查论证形式是有效的,是指该演绎侦查遵守所属类型演绎论证的所有相关论证规则.就侦查逻辑中的语用问题而言,语境、预设和隐涵是三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它们含义各不相同,但是都在理解语义、避免谬误、构建和评价论证、促进言语交流和理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交际中的语用预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语用预设是话语理解的先决条件,同时是会话含义产生的重要因素。交际过程中正是由于语用预设的基本特点奠定了语用预设交际价值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语用预设的特点,避免消极的会话含义的产生以及交际中的尴尬局面,保证交际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微信作为一种交际活动的新模式已然成为人们重要的适时通讯工具。分析微信用户语言行为的言语特性和语用规则以及在心理学、文化学和犯罪学上所蕴含的意义,对于深入研究、辨识和解读微信用户的语言行为的个体身份特征具有显著的侦查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6.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中,常常因为缺乏对对方社会、文化背景的了解,而不能对言语行为作出恰当的反应,产生语用失误,造成交际失败。英语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语用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避免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7.
讯问语言属于应用语言学中言语交际学研究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它与其他言语交际有共同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讯问特殊的交际环境,使讯问言语具有其不同于其他言语的交际原则。通过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讯问中言语的应用,寻找科学有效的言语表达方式对于侦查实践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的人们在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价值观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由于文化差异使双方产生误解、冲突,甚至导致交际失败.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词汇、语法等语言结构层面的语用教学,也要重视文化层面的语用教学,尽量避免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9.
绑架案件离不开绑架者与关联者之间的言语交际活动,绑架案件的侦查离不开言语策略的设计和应用。归纳绑架案件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言语策略原则,分析研判绑架案件言语中话语模式,能对绑架案件的侦查应用提供重要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语言失误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较为普遍。它主要表现在语言学习者赋予所用语言的语用意义,如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篇等的使用,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语言习惯完全不同,从而导致交际不成功。这也给我们的英语文化教学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语用预设相对于话语而言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 ,它本身也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语用预设在广告中出现频率的研究 ,不难发现广告制作人喜欢采用结构性语用预设和词汇语用预设。其实对于语用预设的选用就是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语用推理以获得对方的真实意图为目标。语用推理本质上是一种非单调逻辑推理;缺省逻辑推理是非单调逻辑推理方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人们总是在充分理解话语之前就已进行某种缺省预设,故能在不完备的前提下进行推理并获得合理的认识。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利用常规关系的嫁接使话语尽量简约;受话人则利用常规关系的补充使信息尽量充实。语用推理是以常规关系为逻辑参数的非单调逻辑推理。语用推理是常规关系与缺省推理的互动过程。受话人要理解话语,就需要激活其缺省预设,将话语置于一个激活的、具体的常规关系中。被激活的常规关系被嫁接到句子中语义空缺的位置上,加上语境补充了相关信息,便推论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3.
从传统研究方式上,语言语义的准确性通常是研究者们极力追求的。然而人们在语言的实际交际过程中,准确的语言并不能保证准确的语用功能或表达出真正的交际目的。实际上.常被人们忽略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必不可少的特性。在交际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应用语言的模糊性将会给交际带来成功。因此,笔者将从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观等方面来分析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侦查讯问语言是讯问环节警察突破嫌疑人语言、心理防线的重要工具,对侦查讯问语言的掌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讯问结果的走向。本文将从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讯问实例进行话语分析,从会话策略和社会语用两方面总结具有实用性的讯问言语技巧,这对侦查讯问实践效率的提升和效果的实现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庭的庭审话语是一种典型的机构性话语,庭审的不同主体有其既定的目的,也有不同的权力分布。预设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成为法官、公诉人和律师等权力主体控制证人和被告、实现自己既定目的的有效手段。语用预设有多种实现形式,既可以针对犯罪动机,也可以针对犯罪事实。法庭语用预设的前提是有罪推定,语用预设的过多使用有悖于无罪推定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6.
女性言语交际的语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交际,男女有别.从语用学的角度看,女性在言语交际中常用的语用策略主要有礼貌策略、模糊策略、"谎言"策略、经济策略以及话题转换策略等.  相似文献   

17.
礼貌原则是言语交际的一条重要语用原则。了解和遵循礼貌原则能促进人际交流的顺利进行。文章通过对比和分析中西方文化在礼貌原则方面的差异,指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礼貌语言及策略的输入,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得体性原则是修辞学重要的原则,也是评判交际言语优劣的最重要标准。警察使用的规劝性言语,是语言的具体使用,属于言语活动的范畴,它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规劝性言语具有可接受性、向善性和艺术性三个特征,得体的规劝性言语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即:合境原则、言语与交际对象协调原则、礼貌与诚信原则。只有把握了规劝性言语的这些特征和原则,才能较好地完成规劝性言语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常见表现及成因,探讨有效防范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策略。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要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加强文化对比,培养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朱轶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8):197-198,200
Verschueren(1999)提出的元语用意识普遍深入言语交际,交际中的语用含糊也受到特定元语用意识的指引。本文拟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语用含糊的元语用意识进行新的诠释,旨在探讨语用含糊元语用意识的各种动机及其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