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工师指南》2010,(2):45-45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五个副主题分别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李云 《群众》2007,(11):36-37
21世纪是生态世纪也是城市的世纪,一方面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另一方面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口将聚集在城市生活或工作。因此,许多城市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这是明智之举,也是现实选择。但是,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却是一个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志成 《半月谈》2004,(21):77-77
近年来,部分城市和一些媒体为城市发展掀起的一轮轮的“打造”运动,让老百姓眼花缭乱。从打造“东方日内瓦”、“东方威尼斯”开始,进而到打造“爱情之都”、“会展之都”、“女装之都”、“休闲之都”,又要打造什么“国际商务中心”、“国际制造业基地”、“硅谷”,还要建“大学城”、“美食天堂”、“香榭丽舍大街”、“东方曼哈顿”等等。几年下来,类似要“打造”的名目不下加个。也许是提法太多太乱,有关单位自己也搞不清,干脆归结为“大都市”,以包揽一切。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市民道德素质,如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已成为加快城市现代化、提升城市“软实力”、改善城市“软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发挥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推进城市文明建设,必须通过广大市民去实现,搞好市民道德素质建设,就抓住了整个城市文明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陈榕玲  陈伟郁  曾一清 《当代广西》2008,(8):F0003-F0003
根据“南国特色园林港口城市”的发展定位,贵港市城市建设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加大城建融投资改革,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2年来。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也不断加强和规范。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6%,获自治区第五届、第六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特等奖,荣获“广西园林城市”称号。2007年国内首份《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根据“宜居、宜业、宜学、宜商、宜游”五大指标推出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排行榜,贵港市在“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排名149位,在广西排名第4位,一个富于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正在西江之滨崛起。  相似文献   

6.
婴儿车指标     
《时事报告》2011,(2):66-67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在不少大中型城市,“城市病”呈现集中爆发的态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是“城市病”中的焦点问题。如何去除“城市病”,创建一个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是近来政府部门、媒体、专家探讨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正>省域副中心城市承载着推动省域协调发展的功能,是在本省范围内集聚水平较高、对周边区域和城市辐射带动明显的重点城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都明确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层面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8.
《学习与实践》2005,(10):4-5
——据新华网报道,包括中国最大城市上海在内的一些城市希望在二、三十年内建成“生态型城市”。该报道指出,中国是全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城市化率在未来二、三十年间将突破50%,大小城市都将面临与日俱增的资源环境压力。对此,上海市在最近召开的“城市生态环境高层论坛”上透露,上海正在加紧制订相关目标和标准,计划在2020年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  相似文献   

9.
易彰 《新东方》2000,(5):48-52
海口是一个滨海城市,蓝天、碧水、椰风、海韵,这一切恰恰形成了有别于全国其他城市的城市风貌。建设一个城市须刻意塑造其内在灵魂,发掘城市自身的生命源泉,创造城市独特的“意象”,赋予其生命,展现其个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的社会综合体,并处于不断的动态过程中,它不仅集聚着众多的人口,也集聚着人类文明的最主要成果,代表着一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产生不同形态的城市。所谓城市现代化,我以为应该具有“高效能”和“高情感”两方面的内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使城市具有高度的现代物质文明和现代精神文明。首先,城市结构是保障城市发挥高效能的基础和关键。早在本世纪初,一些学者就提出了“花园城市”、“卫星城市”等理论,试图解决大城市中人口过于集中、市中心过于拥挤而造成的一系…  相似文献   

11.
徐晓军  孙权 《求索》2023,(1):158-166
在集中型城市化政策导向下,中国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快速集中,城市边界快速向郊区蔓延。但这种作为城市外部扩张结果的“郊区”更多是以一种过渡形态存在于城乡社会之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由中产阶层向“城市边缘”迁移形成的“生活化郊区”存在重要差异,其实质是城建思维主导的“边缘城市”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步入成熟阶段,“边缘城市”型郊区化发展模式的弊端日趋凸显,人民追求低密度、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还需进一步得到满足。及时调整集中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关注和重视作为“城”“乡”社会“边缘”与“衔接处”的郊区,逐步将郊区发展的战略定位由“边缘城市”转向“城市边缘”,建设满足人民高品质需求的生活郊区,是未来中国城—郊社会健康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周宇 《观察与思考》2009,(14):38-39
俗话说:“一座城市,三分靠建,t分靠管”。这一俗语看似朴素,却隐含着深刻的哲理。尤其是如何“管”,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它既有“堵”的含义,更有“疏”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去年以来,杭卅J市提出了“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和“建设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目标,全体城管执法队员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加大了对城市管理“堵”的力度,杭州的城市面貌变得更加整洁、有序和美观,这一点已得到了杭州市民的普遍认同。然而城市管理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在这“整洁、有序、美观”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尽管执法队员忍辱负重、努力拼搏,也只能有限改变这一现状。 城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是黔江区城市管理工作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黔江区委、区政府确定开展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攻坚年活动以来,以打造宜居城市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市民满意率为目标,吹响了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五城同创”号角,打响了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当前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的经济工作、城市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在城市发展尤其是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其中尤以“经营城市”理念最引人注目。一、正确树立“经营城市”观念按当前比较通行的观点,“经营城市”就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和人力作用资本(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及其相关的延伸资本(如广场、街道的冠名权)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再将收益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项目中去,走以城养…  相似文献   

15.
黄坤明 《今日浙江》2012,(12):54-54
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杭州市将着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生态型城市和安居乐业示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人文法治示范区“三城三区”建设,加快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努力在推动创业创新、提升城市品质和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上继续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本世纪初,城市管理现代化的浪潮在全国蓬勃兴起。作为全国数字城管首批十个试点城市,杭州从2006年3月开始就建成运行数字城管,着力落实信息采集“一机制”、部门协同“一张网”、及时解决“一命门”、服务民生“一热线”等工作举措,切实履行城市社会管理相应职责,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发现问题靠举报、处置问题靠突击,解决问题靠批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一、现代城市功能的“提升”以市场发育为前提 生产要素商品化和资源配置市场化,是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主要内涵,也是封闭型的传统城市转变成开放型的现代城市的前提条件。古今中外的城市功能都可以概括为“城”与“市”的结合:“城”就是一定行政区域的防卫和治理中心,“市”则是一定经济区域的交易和集散中心;“城”的管辖范围决定于它的行政级别,“布”的规模和档次则决定于城市的经济规模、繁华程度以及其功能水平,因而大都市的首要功能特征必然是大流通和大交通构成的大市场。如果说传统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以“…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扬州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坚持主打特色牌,努力打造人文生态宜居的新扬州,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管理不断创新、市民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先后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自从大连城市建设经验在全国做为样板进行宣传推广以来,由薄熙来首倡的“经营城市”,及其生发出的“如何经营城市”的各种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在各个城市的决策者的案头、行业相关部门的文件、有关媒体的版面,占据着显要的位置。怎样诠释经营城市,似乎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在政府宏观指导下,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将城市中可以用于经营的公共资产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形成了数额巨大的土地资产。随着城市土地资产观念的提出和对其研究的深入,城市土地无形资产问题已经摆到了政府的面前。经营城市土地“有形”资产是要赚钱,而管理城市土地“无形”资产是要花钱。前者是政府把城市土地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进行聚集、重组和营运,尽可能获得盈利,以弥补城市建设发展中资金的不足,而后者是政府制定土地政策、对土地的区位条件进行改善等,尽可能的提高土地形象,在“无形”提升土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