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字多用于大众、群众、众所周知等字眼。但又有几个人去想过这“众”字的另外含义。它不仅是我们律己的教鞭,也是我们上进的阶梯,更是我们做好保安工作的金钥匙。“众”字顾名思义是大众的意思,从构字的形状而言,也是人多的意思,三人叠一起。“一人划桨,难渡汪洋,众人划浆,声震天”。只要大家紧紧地抱成一团,任凭它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克服。“人多力量大”是“众”字最基本的含义。难道你不觉得“众”字还有特别之处吗?三个人,且有一人立于两人肩上,自然而然地会使人想到人上人。“三人行,必有吾师。”这是教人行事的…  相似文献   

2.
天下太平     
不知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儿时记忆:小朋友两个或多个围拢一起,在纸上或地上画出一个“田”宇格,出着剪刀、石头、布,喊着“天下太平”,谁赢了就在自己的“田”字格的一个方框内先写下“天”字的一笔,每次赢了就写下一笔。谁在自己的“田”宇格内先写完“天下太平”这四个宇,就算谁赢。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县建议提案办理处写工作总结,电脑录入时弄错一字,把“实”字误录为“空”字,于是,表意截然相反——“建议提案全部办理落空”。这一关键性错误,还上了红头文件,全县发布,后来发现,才予以收回。  相似文献   

4.
修瑭 《台声》2009,(12):62-70
台湾南部旅游业界常把“高高屏”挂在嘴边,这其中的“屏”字,所代表的就是屏东县。在旅游推介方面,屏东县与两个“高”(高雄市、高雄县)有着一种同盟关系。  相似文献   

5.
有一篇寓言——《秀才买柴》,读后颇有感触文中说,有一个秀才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三个字,但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面前: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听不太懂这句话,但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  相似文献   

6.
来到邵武市和平古镇,当我看到“和平”这两个字时,立刻有种既熟悉又陌生、既亲近又遥远的感觉。我的家乡在闽南,地名叫“平和”,而这里地处闽西北,名叫“和平”,字序虽然倒过来,但仿佛兜了一个圈子,回到原点一样。  相似文献   

7.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8.
车振宁 《人民公安》2010,(10):10-15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周永康特意在批阅时把“刑侦”两字改为“公安”。这句话就变成了“警犬技术要为公安工作服务。”杜一超深有感触地说,这样一改.“警犬技术工作的思路一下就打开了。”  相似文献   

9.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儒学的话题,就是儒学跟我们人生有什么关系。儒学不是什么意识形态,也不是愚人的工具,儒学是我们人生的智慧。那么,我通过什么样的角度和方式讲儒学呢?两个字——“生生”的角度。我个人认为,“生生”才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或者说是儒学的核心。先把“生生”这两个字的含义说一下。一个是从字形上看,它像小草从土里面长出来。所以说“生生”最基本的含义是破土而出,是从无到有。第二个含义,因为“生生”是两个字,它可以做为动宾,前面一个字作为动词,后面一个字作为名词,“生生”可以作为创造生命、滋养生命、保护生命这样去理解。第三,它是一个复词,生生不已,就是不绝、不断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麦子,是位大学老师,她常常这样打趣:每次量体重,轻了就对自己说:瘦了;重了就对自己说:胸部大了。耳濡目染了她的智慧,她教的学生也个个出落得颇具慧根。她常常教导说,也许成功要有条件,幸福则无条件。她的一个学生的QQ签名本是“事在人为”,考前一周改为“一切随缘”,考试结束后成了“重在参与”。  相似文献   

12.
平凡的人,不慕虚名,不尚奢华,得失随缘。平凡不等于是“平庸”,诸葛亮说:“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意思是说:整天忙于生活琐事,被“七情”支配和束缚,在庸俗事物中生活,长期下去,就是平庸之辈了。平凡的人绝非浅陋,绝非自甘平庸,更不是不思进取。平凡的人是在喧嚣的尘世中,不为权势和金钱所累,有自己坚韧不拔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个“志”字,是立下奋斗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下的决心,默默地努力耕耘。做平凡的人,关键是要保持正常人的“心清如水”,不被污染,不被…  相似文献   

13.
突出一个“准”字、抓好一个“查”字、贯彻一个“实”字、确保一个“议”字、落脚一个“办”字,奉贤区人大常委会以这五个字为工作准则,形成了以“工作流程为保障,监督方式为抓手,整改落实为重点”的监督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沈峰 《前进》2002,(8):48-48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04,(1):55-55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多多少少离不开这个“怕”字。当官的自然是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官有所畏”。  相似文献   

16.
世间的书有两种,一种是“有字之书”,一种是“无宇之书”。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实践是一个“无期大学”,是一本“无字之书”。他在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不仅视书本为生命,直到临终前还坚持阅读;而且,特别重视社会实践,积极提倡向社会、向群众学习,吸收各方面活的知识,即所谓读“无字之书”。“有字之书”尽管卷帙浩繁,足以“汗牛充栋”,但毕竟还能以卷数计算;而“无字之书”,则充塞宇宙、囊括古今、遍布社会、总揽人生,是任何计算手段、任何精密仪器也无法计量的。  相似文献   

17.
此心相许统一业衣带渐宽终不悔湖南平江县台办主任方探春“有事业心,不得过且过;有成功欲,不随缘就遇;有同胞情,不装腔作势。”这是我走进台办之后不久录来放置案头,作为座右铭的三句本行话。星移斗转,一晃就是15个春秋。纸张泛黄,墨迹渐淡,然而血浓于水的海峡...  相似文献   

18.
郭齐 《求索》2014,(7):142-147
经书中“献”字指人之用法春秋时期即已消失,人们已不能理解,从而导致了今人对经书的误读。然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献”字指人这一古义作出新的准确诠释,以廓清两千年来对相关经文的误解。首先从“献”字指人的用例、历代学者对“献”字指人的训释、关于孔子考礼的有关记载等方面可以证明上古“献”字确有指人的用法;从文化史的角度、“献”字本义及词义引申系统、通假说、近义说、错字说、引申说诸方面探讨可知“献”字指人具有其学理依据;通过考辨,可知相关“献”字的确切含义及其由来,这对经文的准确诠释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逛“宋城”     
逛“宋城”陈放香港九龙西北角,一片“水泥森体”之中,隐约露出半围城谍。那城偻上,一面红底黑字的“宋”字大旗呼啦啦地飘着——哦,这便是“宋城”。城门口,两个紫杉黑帽的“皂隶”,发给我一卷“大宋通行宝钞”c震时间,我成了一千多年前“天圣元住”的赵家子民啦...  相似文献   

20.
在三联商社济南家电商场四楼格力空调"中华第一店"里,有两个硕大的圆饰,上面各书一字,分外醒目,一个字是"悟",另一个字是"品"。山东格力电器市场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段秀峰说,这两个字是他做了十年格力事业的最大收获。他说,企业做到现在,自己开始真正悟到了一些东西,也品出了个中的滋味:要想成为一个“丰满”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