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08年9月15日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引发全球金融海啸,世界经济陷入"大危机".值此危机周年之际,2009年9月15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组织本院相关专家举行了专题研讨,就金融危机的根源、危机后的世界格局趋向以及中国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将此次座谈会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政治格局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国际体系受到剧烈冲击,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与美国的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有望进一步延长。  相似文献   

3.
黄莺 《亚非纵横》2009,(2):7-13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席卷世界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2008年随着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接连陷入衰退,世界经济走到危机的边缘。作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东亚经济体也不免受到波及。虽然到目前为止东亚银行体系受到的影响有限,但由于东亚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发达市场,而且许多经济体金融业较为开放,国际金融危机因此通过股市、汇市、出口对东亚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增长疲弱,增速放缓.美国房地产业出现温和复苏迹象,但整体经济表现平平;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欧元区整体陷入衰退;日本经济高开低走,全年可能回归“零增长”;在西方经济同步走弱的同时,新兴经济体也面临一些困难.世界经济未来走势近期主要取决于美国“财政悬崖”能否平稳解决,主权债务危机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中长期看新技术革命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如海啸般席卷全球,并逐渐演变为全面的经济危机,把世界经济推向衰退,其中发达经济体正在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正在经历严重的经济下滑.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迅速上升。建立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不但不能反映新的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现实,更无法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发展问题,亟需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国际形势的主旋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关系正经历深刻调整,国际和地区格局正加速调整、演变.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和西方主权债务危机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进一步显现.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受金融危机的打击,西方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经济新特点、新格局、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上半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深化,全球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了二战后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下半年,金融危机触底反弹,发达国家开始走出经济衰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缓慢复苏,"绿色经济"发展将呈强势,全球经济要恢复到危机前的增长水平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9.
近期,世界经济呈现温和复苏、增长分化的新走势,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道扬镳"。同时,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牵动全球市场的"神经",美元汇率持续上扬,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新兴市场跌宕起伏。世界经济处于新的十字路口,未来走势关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应准确研判世界经济走势和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妥善应对,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正能量。  相似文献   

10.
编者的话     
<正>21世纪以来,绝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均经历了"黄金十年"的迅速发展。然而,新兴经济体在经历危机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之后,自2011年开始又出现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现象。有不少分析认为,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是新兴经济体走出经济困境的根本所在。《论拉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文认为,拉美国家经济下行的内因是自身结构性失衡,集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受挫,美、欧、日三大经济板块增长同步放缓,新兴经济体亦受到牵连,全球经济增长呈“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欧债危机是制约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最大障碍,由于其解决前景尚不明朗,失业与“通胀”等制约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战后以来,强大经济实力始终是美国霸权政治的基础,金融则扮演了美国经济"晴雨表"的角色。2007年后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削弱了美国霸权的经济"实力",使美国霸权战略不得不进行一系列调整:在经济领域,奥巴马政府实施了经济优先战略,推动美国霸权战略的"国内化"转向,力图夯实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基础;在国际政治领域,加速推进"转型外交"进程,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协作;在军事领域,采取相对收缩的军事战略,适时调整海外军事布局,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石油供应持续增加、欧洲和亚洲市场需求下跌及美元强势回归等因素推动下,石油价格一路"跌跌不休"。当前石油价格暴跌的深层原因则在于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这些深刻变化使得当前的能源格局呈现出异于以往的新特征。就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而言,世界能源新格局将加剧发达经济体内部和新兴经济体内部经济增长的分化,而增长的分化将引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变迁。与此同时,世界能源新格局一方面将使中东局势愈加扑朔迷离,另一方面也迫使俄罗斯的战略重心"东移"。总体来看,世界能源格局的新变化对中国利大于弊,中国应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利益,抓住机遇,及早做出战略反应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透视美国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双失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全球性经济失衡的结果,长期的超前消费经济模式导致美国财政和贸易的"双赤字",当美国与外部经济的循环被打断,国内的经济失衡便引发了金融危机.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导到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5.
经历了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冷战后时代的单极格局,多极化进程不断发展,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了多极格局时代.这个时代中世界力量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去美国中心化",其本质特征是权力扩散.随着美国不再具有单一霸主的国际地位,不仅中、欧、俄、日、印等大国自身独立性不断强化,众多中等国家也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印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以后,美国一印尼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反反复复.其原因非常复杂,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的东南亚战略①.冷战结束初期,由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实行"选择性介入"的战略,美国一印尼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双边政治关系则相对平稳;亚洲金融危机后,美国在东南亚开始践行其"民主扩展"战略,致使美国一印尼双边政治关系"荆棘丛生",而经济关系则"陷入低迷";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开始积极构建"反恐联盟",使得两国政治关系再度"升温",双边经贸关系趋于"回暖".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初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时间,虽然期间经历过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90年代的网络泡沫破灭,以及近期次贷危机的打击,但美国依旧是世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尽管近年来世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使得美国在一些领域内占世界经济的相对量有所下降,但美国因拥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8.
一.发展中国家的危机与IMF的结构调整措施20世纪80-90年代,世界的主要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陷入深刻的货币、金融危机,其经济受到了打击,其中有一些国家难以恢复到成长轨道,陷入了长期经济停滞。80年代,许多中南美国家都发生了外债支付危机;90年代在墨西哥、东亚(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东盟)、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发生了大规模的货币、金融危机。前者发生了被称为“失去的10年”的深刻的经济危机,而后者、即印尼、巴西、阿根廷连实  相似文献   

19.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自2008年爆发以来已迅速波及全球,并由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严重衰退,亚洲新兴经济体无一幸免,"金砖四国"均遭受程度不同的打击.经济学家和国际权威机构普遍认为,这是自1929-1933年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场危机,经合组织(OECD)将这场危机定性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覆盖面最广"的"一轮衰退".  相似文献   

20.
由于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受“9·1 1”事件的影响而陷入低迷 ,2 0 0 1年年中 ,刚刚摆脱金融危机困扰的东盟各国又重新陷入了经济衰退之中 ,经济增长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一些国家还陷入了通货紧缩之中。面对经济衰退、国内物价下滑、出口乏力的困境 ,东盟各国纷纷将振兴经济的重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东盟国家治理通货紧缩的背景1 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使东盟各国经济受到了沉重打击 ,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各国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使本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