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元旦前夕,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鲁炜到《支部生活》杂志社看望慰问职工和离退休干部,并与大家座谈。他指出,《支部生活》作为党刊,要姓“党”,要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要满足支部需求,服务支部工作,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8,(5):59-59
党章规定,接收预备党员时,“申请入党的人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入党介绍人—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或由党组织指定。”党支部书记作为本支部的正式党员,党内生活时间一般较长。表现较好,作用和普通党员相比更突出。因此,党支部书记担任入党介绍人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8,(7):64-65
我支部的一名申请入党人,表现一直不错,支部正准备发展他入党,可最近被调到另一单位工作,请问原单位党组织是否还能办理他的入党手续?  相似文献   

4.
《天津支部生活》2007,(12):49-49
在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人进行认真审查和广泛听取党内外人士意见、确定要召开支部大会讨论申请人入党问题后,申请入党人要填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大多数同志不是一提出入党申请即可得到批准的.要经过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在条件成熟之后,党组织认为可以考虑其发展后。即发给《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让其填写。它不仅仅是履行入党手续时必须经过的一道程序,也是对申请入党人自己的一次严格自我检验。  相似文献   

5.
屈指算来,我和《北京支部生活》结缘已有26个年头,工作中受益匪浅,感情上历久弥深。我1987年参加工作,在一所中学任教。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急需学习党的知识。恰在此时,《北京支部生活》走进了我的生活,成为自己入党历程上的一位良师益友。之后,我调到区教委党委办公室工作,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需求进一步增大。急需学习之际,《北京支部生活》在全国率先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09,(5):M0002-M0002
“蓝领专家”孔祥瑞做客编辑部 4月1日上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蓝领专家”孔祥瑞专程来我社做客,与社领导和部分编辑进行了座谈。孔祥瑞介绍了今年以来天津港集团公司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取得的可喜效果,还特别介绍了自己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通过学习、借鉴《支部生活》搞好支部工作的心得体会。编辑部的同志向孔祥瑞介绍了《支部生活》创刊60年来的发展与成就,并虚心地请孔祥瑞多提宝贵意见。孔祥瑞表示,希望《支部生活》多刊登先进党员的事迹,在反映民生、民意上多做文童。编辑部的同志感谢孔祥瑞对党刊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他常来坐坐,并表示要向孔祥瑞学习,努力办读者喜欢的党刊。  相似文献   

7.
咨询台     
《先锋队》2003,(9)
党支部换届,申请入党人是否需要再写《入党申请书》?运城市盐湖区泓芝驿镇董杜村第三居民组组长张三喜问:上届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支部将我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可是我们党支部换届以后,我就又不是入党积极分子了。新党支部书记说:“上届写的《入党申请书》,这届不能算数。”请问党支部换届,申请入党人员是否需要再写《入党申请书》?本刊编辑部答:党支部换届,原任党组织有关负责同志,应及时将他们的《入党申请书》及其他有关材料转交现届党组织负责同志,申请入党人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必再写《入党申请书》。现届党组织应全面了…  相似文献   

8.
弹指一挥间,到组织部门工作已经五年之久的我,刚来时,由于党建工作经验不足、党务知识缺乏系统学习,工作中常常受挫。正当迷茫困惑之时,主管部长递给我一本《北京支部生活》,说:“没事多看看,对工作会有帮助。”从此,我就成了《北京支部生活》的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9.
案头放着厚厚的一摞《支部建设》杂志,这是我多年搜集起来的,六七年来,我把《支部建设》拿回来,总是爱不择手,反复阅读。闲来无事看看,有种常翻常新的感觉。我认为:一本好的杂志总会有几个很有特色的、令读者喜爱的栏目,我读《支部建设》就有这样的心情。我不仅爱读《支部建设》的诸多栏目,我更喜欢读“正反鉴”这个小栏目。“正反鉴”这个小栏目,在《支部建设》上可谓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它的文章虽小,但读后余音缭绕,给人留下的回味是永久的,启示是深刻的。一正一反两篇小文章,犹如两面高悬的明镜,照得善恶分明。善———…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认识《北京支部生活》还是在5年前,是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所接触的第一本党刊。由于在上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能看到的党报党刊数量很有限,使我对这本党刊感觉格外亲切,有一种饿牛闯进了青菜园的感觉。《北京支部生活》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她很像我的师长。从每一个  相似文献   

11.
根据市委关于做好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要求,为做好2014年度《天津支部生活》等党刊发行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发行要求。《天津支部生活》是中共天津市委主办的党刊,是市委指导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党课》是《天津支部生活》的姊妹刊,是全国最早为基层党组织提供党课教材的专业读物。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天津支部生活》等党刊的征订发行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元旦前夕,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鲁炜到《支部生活》杂志社看望慰问职工和离退休干部,并与大家座谈。他指出,《支部生活》作为党刊,要姓"党",要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要满足支部需求,服务支部工作,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支部生活》2007,(9):48-48
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由支部大会)讨论其是否确定为发展对象前,要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这一规定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接受群众监督的优良传统,有利于考察发展对象.保证新党员质量。申请入党人生活在群众之中,群众最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支部生活》2009,(3):13-13
2009年,是共和国的60华诞,同时也恰逢《天津支部生活》这份新中国第一本地方党刊创刊60周年。为了铭记这段光荣历史,谱写党刊在新时代的新篇章,本刊特举办“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纪念《天津支部生活》创刊60周年”征文活动,欢迎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天津支部生活》的老同志、老通讯员及热心读者积极投稿,回忆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讲述令人难忘的往事。  相似文献   

15.
由于工作、生活关系,笔者喜欢上了《支部建设》,视之为良师、益友、知己,并且巧年来阅读不辍,有时还写上个小稿件。案头上那一撰撰《支部建设》陪伴我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是她教会了我做人的准则,使我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人生,得一知己—《支部建设》,足矣! 《支部建设》栏目新颖,针对性强,富有教育意义,可谓党员群众的“贴心人’,学习政策的‘弓(路人’。每每如数家珍般“清点”《支部建设》的每一个栏目时,一种自豪感不由发自心灵深处。‘党政要闻’使人一览天下大事无遗余,“政策吹风’尽晓富民强民路,“党建论坛’激发爱党…  相似文献   

16.
正我是一名有21年党龄的党员,在办公桌上始终放着《共产党员》杂志,学习阅读《共产党员》成为我工作生活中的一件无法替代的乐事。我清晰地记得,看到的第一本《共产党员》杂志是1991年在东沟县工商局大东工商所,老所长王长宽每到所支部学习会时,都会从当月的《共产党员》杂志上选出一篇上级文件或典型经验,领着所里的党员干部学习,那时我还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当1996年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后,支部给我定期发放《共产党员》,我如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军队党的生活》2014,(1):92-92
我是一名刚入伍一年的列兵,在新兵营时我就看到了《军队党的生活》。刚开始的阅读只是在闲暇时间随手翻翻,看个新鲜热闹。渐渐地,《军旅先锋》、《基层巡礼》栏目中的文章吸引了我,我开始细细品读这本杂志,慢慢咀嚼出了“好味道”。于是我一点一点从党刊中汲取营养,提高了自身素质。如今受党刊的启发,我喜欢上了读书写作,我的文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2,(7):47-47
不是本单位党支部的党员可否担任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应由本单位党支部的正式党员担任。因为同一单位党支部的党员对申请入党人的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比较熟悉和了解,担任入党介绍人有利于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在特殊情况下,如发展对象所在单位党支部没有符合条件的正式党员时,也可以由其上级党组织范围内的其他支部的正式党员担任。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和一个申请入党积极分子聊天。他高中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从上大学到毕业工作至今,一直没有加入党组织。聊起这些年的感受,他突然说了一句:我觉得自己之所以没能入党,就是因为不像一些人那样热衷政治。我问他,你说的“热衷政治”指的是什么?他含含糊糊地说:就是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搞群众活动特别积极。接着,他又补充了一句。我就一个想法,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搞好。不能比别人差。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4,(2):16-17
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根据这些规定,申请入党的人要经过以下主要程序才能成为正式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