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了空 《世纪桥》2004,(1):16-19
由解放军“支左”,是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这项特殊措施在“文化大革命”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它的形成过程也比较特殊。 一、按照毛泽东起初的思路,搞“文化大革命”也要把军队包括进去,也要整军队里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相似文献   

2.
涤生 《党史纵横》2005,(9):31-36
“文革”中,依照毛泽东搞“文化大革命”的思路,中国的大中专学校经历了从停课到复课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毛泽东怀着良好愿望,决心搞好“教育革命”的许多想法,也表明失控的“文化大革命”使毛泽东的想法不能实现,甚至走向反面。毛泽东早就对过去旧的教育制度不满意,他有一个“教育革命”的思路毛泽东在他青年时代接受旧教育时,就对旧的教育制度十分不满。他曾用干脆不进学校读书而是自己每天到长沙定王台去自学的办法进行反叛。后来,在父亲停止供他学费的威胁下,他才又进入学校去读书。但毛泽东对旧教育制度的不满始终存在。新中国…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开展了一场以“反修防修反复辟”为宗旨的政治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中,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关系一波三折,时而配合默契,时而激烈冲突,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4.
霞飞 《湘潮》2006,(12):8-14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在毛泽东亲自倡导下,经中央同意后搞的一场特殊的政治运动。毛泽东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教育,是针对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出现的富裕中农感到入社后,手里的粮食少了,生活不如从前了,因而,对合作社及统购统销政策产生了不满,在一些地方“闹社”、“退社”等原因,于1957年在青岛会议上提出的。1957年8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9月8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在企业中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毛泽东针对农村中出现的“富裕…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从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开始,就试图在寻求一条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根据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在我国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但由于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造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相结合的曲折发展.虽然在探索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但毛泽东在这期间所呈现的以道德理想改造革命主体和强调平等思想,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然有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苑》2014,(3):20-20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极左思潮的影响还未消除。长期以来形成的个人崇拜还有很大影响,许多人无法相信,像毛泽东这样的伟大人物也犯过错误、当时,在对待毛泽东的问题上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不愿承认毛泽东犯了错误这一客观事实,回避正确评价毛泽东;一是把中国共产党的失误,甚至把林彪、“四人帮”的罪行也归咎于毛泽东。这两种倾向,实际上都是在搞“非毛化”。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开展了一场以"反修防修反复辟"为宗旨的政治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中,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关系一波三折,时而配合默契,时而激烈冲突,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刘少奇:总是口里讲阶级斗争,不办事情,不好毛泽东:社会主义教育,一抓就灵1963年2月11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重点讨论在城市开展"五反"运动和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问题。为引起与会者的重视,毛泽  相似文献   

8.
对于伟人毛泽东的历史功绩,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句精辟的话:“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同时邓小平指出,毛泽东“在一生的后期,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是犯了错误的,而且错误不小,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来许多不幸”(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5页)毛泽东的晚年多被诟病,除过1957年搞反右运动、1958年搞大跃进外,批评者主要指责他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极“左”思潮的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曾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据此有些人便不负责任地指责毛泽东就会抓阶级斗争,搞政治排除异己,搞建设不懂经济,等等,个别人甚至著文对毛泽东进行无耻诽谤和人身攻击我刊组约的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先生的这篇文章,从另一个角度梳理了晚年毛泽东深邃的战略思想,发掘了毛泽东对党、国家、民族“忧患如山”的伟人情怀。这篇文章本身及其研究视角,对我们正确地学习思考历史、科学地进行中国现代史研究,都是有所启发有所裨矗的  相似文献   

9.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9,25(12):74-80
民主社会主义,从意识形态来说,它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而是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从社会制度来说,它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而是进行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制度;从历史作用来说,它不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实行民主社会主义会使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或者会使社会主义更加完善,实践表明,它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延长资本主义寿命的工具,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将社会主义演变成为资本主义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纵横》2004,(2):20-23
红卫兵组织是在毛泽东支持之下发展起来的。这个组织在当代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但是,人们只知道红卫兵在“文化大革命”中就自然消失了,却不知道,这正与毛泽东对红卫兵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有直接关系。一、毛泽东曾经认为,搞“文化大革命”的依靠力量是青年学生,因此他支持青年学生的组织———红卫兵从1963年起,毛泽东就认为中国存在一个官僚资产阶级,并且已经掌握了基层一大部分权力。到1964年,他认为,搞“四清”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要寻找新的解决办法。1965年下半年到1966年初,毛泽东对中国国内政治形势作了极为严重的估计。…  相似文献   

11.
“文化大革命”骇人听闻,不堪回首。然而,“文化大革命”究竟是怎么搞起来的?毛泽东说:“‘文化大革命’这个火是我放起来的!”林彪1966年10月25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时也指出:“这个运动(指“文化大革命”)从头到尾是主席发动的,主席领导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     
中国人以事实向世人昭示:中国人在为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奋斗的时候,决不做“苏联梦”,不会像苏联那样搞冷战对抗、对外扩张,追求霸权主义;也不会做二战时的“德国和日本梦”,不会像他们那样用战争手段掠夺资源、称霸世界;同样也不会做“美国梦”,不会像美国那样大量消耗能源等各种资源。我们做的是“中国梦”,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独特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一、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有一个过程。1962年重提阶级斗争,经过不断升级的中苏论战,特别是经过“四清”运动,毛泽东越来越感到中国有出修正主义和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他认定,中国有走修正主义道路的社会阶层,而且相当广泛,人数不多,但有影响。他还认定,中国会不会放弃社会主义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关键不在基层,而是在上层,尤其是中央。防止出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成为毛泽东晚年思考和担心的焦点。怕党和国家改变颜色,这就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根本出发点和主观动机。有一次他对身边护…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要斗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 ,这决定了十年动乱期间的“教育革命”不可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 ,这是被野心家利用进行反革命阴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场大灾难 ,它几乎使教育濒临破产 ,青少年不论是道德品质 ,还是文化科学知识水平都下降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 ,社会风气惨遭毒化。直至今天我们仍强烈感受到它所造成的没有多少文化的一代的祸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革命” ,概括起来在以下几方面 :1 毛泽东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教育革命”的指…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中的停课、串连与复课、招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霞飞 《党史纵览》2005,(7):30-32
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的大中专学校,经历了从停课到复课、招生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后,产生了一个把搞"教育革命"与搞"文化大革命"结合起来的思路.按此思路,他决定"停课".  相似文献   

16.
陈毅生性豪爽、坦率,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从来不搞两面派。陈毅的这种光明磊落的性格,博得不少人的喜爱和理解,就连毛泽东也都非常喜爱陈毅心口如一的性格。 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我国兀地掀起,党内许多领导人都不理解,摸不清它的风向,看不准它的趋势,无所适从,处于一种懵懂状态。陈毅就曾说过:“这场文化大革命我完全没有估计到,是很不自觉,很不理解的。”即便是几十年一直站在政  相似文献   

17.
史林博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一直有三大志愿,这三大志愿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始终没有实现。1961年8月在庐山,有一天毛泽东和张仙朋谈他的愿望:“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搞官僚主义。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  相似文献   

18.
1974年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是在“文化大革命”客观上已经破产的情况下,再度强制推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的一场政治运动。运动的直接目标,是对1972年以来周恩来纠‘左’工作的否定。江青集团利用毛泽东继续从整体上维护“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力图把运动发展成为反对周恩来、叶剑英等党政军一大批领导干部的“第二次文化大革命”,使全国再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十年,粗看很相似,细想并非一回事。“文化大革命”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并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即所谓“继续革命理论”,既不符合马列主义,也不符合我国实际,是完全错了。“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的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这十年正确的实践相联系,毛泽东同志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过不懈地理论探索,形成了若干重要的思想观点。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思想观点尽管带有不完善、不成熟的特点,但在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发展史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史上,曾发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今天,也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