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陈金喜是农六师芳草湖六场二连的智残青年,说话不太清楚,走路一颠一颠的,笑起来嘴、眼就会随头向左歪。周围的人都叫他"傻喜喜"。原本很少有人知道陈金喜,但2005年,陈金喜却上了电视,今年又被芳草湖农场推荐申报兵团模范青年,成了芳草湖的名人。陈金喜是先天智力残疾,从没上过学,但对数字特别敏感,他平常总是提个袋子,看见饮料瓶、塑料袋、纸片、废铜、铁等都捡起来卖废品,账算得又准又快!更让人惊奇的是,他居然说"国家养活-养活  相似文献   

2.
正不懂什么是"两学一做"违规发放200多万元奖金大搞权钱交易"作为党委书记,你回答一下什么是‘两学一做’?""……这个,我不太清楚。"作为海南省供销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的简纯林,竟然连"两学一做"是什么都不知道,着实让执纪人员"大跌眼镜"。"他党性全无,心中无戒,这是他违纪的根源。"执纪人员说。曾经,简纯林在很多人眼中是幸运的。他从基层干  相似文献   

3.
维护法纪的威严——关于执法执纪不到位现象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纪、政纪、法纪处分 ,具有很强的严肃性 ,是惩处违法违纪者的有力手段。但是 ,这几年 ,在少数地方和单位却把如此严肃的处分决定当成了儿戏 ,在少数人的处分上大打了折扣 ,形成了执法执纪不到位的怪现象。执纪不严的种种表现处分决定密而不宣。将上级下达的处分决定隐藏起来 ,不及时向违纪人员宣布处分文件 ,不按规定在有关会议上宣布 ,甚至有的处分决定只有少数几个领导知道。对违纪人员作出处分决定后 ,只报上级备案 ,本级及违纪人员单位不存档 ,不装入被处分人员的个人档案。由于处分决定密而不宣 ,使得少数受处分者从名义到实际都丝毫…  相似文献   

4.
谈预见性     
很多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从事一件工作之前,就认识和掌握了这件工作发展的规律,知道怎样去做,工作起来就主动,就得心应手;反之,工作起来就被动,就事与愿违。可见,主动或被动“是和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分不开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50页)  相似文献   

5.
1959年,刘少奇在海南岛休假,生日那天,当地同志派人送来一个大蛋糕,上面还有个“寿”字。刘少奇知道后,非常生气地说:“谁叫你们搞的?拿走。”然后又把王光美叫来,问她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不制止?王光美说,事先她也不知道。少奇严肃地说:“党中央早就做过决定,政治局的同志不过生日,我举手同意了的,就要坚决执行,决不能带头破坏中央决定。”刘少奇不仅自己带头遵守党和国家的纪律,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子女要自觉遵守党和国家的纪律。有一次,在刘少奇身边工作的人员见他的两个小孩上学路程比较远,来去不方便,就背着少奇向车库要…  相似文献   

6.
正从一名大学毕业生,到一名普通的基层单位工会女工干部,如今算起来,我与工会在一起的日子已经整整3年了。记得才担任工会女工工作时,我连工会工作具体是做什么都不知道,只是简单地认为,不过就是逢年过节组织几个文艺节目而已。后来工作时间长了,才知道这仅仅只是工会工作很小的一部分。2012年8月的一天,单位一个单身母亲找到我,说自己家中两个孩子  相似文献   

7.
偶然上网,被两道有趣的测试吸引。问题1: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其中有3个耳聋,2个眼瞎,一个智残,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请问,你会建议她堕胎吗?问题2:现在要选择一名领袖,你这一票很关键,在了解这3个候选人的一些事实后,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择谁  相似文献   

8.
会面礼节     
金正昆 《学习导报》2010,(18):45-47
我们都知道:公关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地会见老朋友,要结识新的朋友,都需要向对方问候、致意、行礼、介绍,因此熟知并遵守相关的会面礼节十分必要。如果你不注意就会很麻烦。在这里,我想就重要场合见面的基本礼节,主要包括介绍和握手来做一个解说。  相似文献   

9.
会面礼节     
金正昆 《新湘评论》2010,(18):45-47
我们都知道:公关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地会见老朋友,要结识新的朋友,都需要向对方问候、致意、行礼、介绍,因此熟知并遵守相关的会面礼节十分必要。如果你不注意就会很麻烦。在这里,我想就重要场合见面的基本礼节,主要包括介绍和握手来做一个解说。  相似文献   

10.
一纸调令,我便成了报人。早年曾做过报人的梦,而且是极其绚丽的梦。做记者、做编辑,多气派、多骄傲、多叫人羡慕。如今真的做了报人,而且是在过了不惑之年以后才真正做的,心里居然就忐忑不安起来,不知道感觉好还是不好?更不知道前景光明还是黯谈?于是心里想,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就大胆试试吧! 本来就对报社有好感,本来就对做报人憧憬过,再加之自己在宣传战线工作多年,所以来到报社时并没有那种初来乍到的陌生感,反而觉得有缕缕亲切的情结萦绕于心,就像一个离家多年的浪子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一样。报社有许多老朋友,老同学,老熟人,他们也像接待兄弟一样热情地接纳了我,让我真正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其实我明白,仅有一种憧憬和激情是不够的。回了家,就要操持这个家,建设这  相似文献   

11.
乍看起来,做事与做官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但细细探究,二者之间又有其内在联系。大家知道,凡是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日日匆匆忙忙,总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至于做什么性质的事,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但做事并非为了做官,况且由于官位职数的限制,会做事、能做事的人不可能都能做了官。倘若如此,谁来做民 ?而做官,不仅要学会做事,而且要善于做事,做有价值的事。不做事,焉能做官 ?  做事也好,做官也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一条,首先要学会做人,而且做一个有真正意义的人。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传统美德,尤其在…  相似文献   

12.
<正>活动设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失业人员在创业中经常遇到难处,比如不太了解再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也不知道如何用足用好这方面的政策。宣武区劳动服务管理中心党支部开展了"‘一助一’帮你创业成功"主  相似文献   

13.
正经过而立、不惑、知天命,如今步入花甲,细细品味走过的前半生,深深感悟到自己后半程的人生有十大指南应当牢牢记住:一、生命是宝贵的:一、生命是宝贵的:似乎人人都知道生命的宝贵,可是有许多人嘴上明白,做起来就糊涂,例如,见酒比啥都亲,喝上酒连命都不要了;打麻将不怕伤身子;抽烟百折不挠、百戒不止等,等疾病缠身才知道是自己断送了自己的性命,那真是自作自受。二、健康是永远的:二、健康是永远的:似乎人人都知道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也知道  相似文献   

14.
<正>操场上,几个自闭症孩子正在做训练。一个孩子突然跳起来,一把抓住女老师孙广宇的头发不松手,把没防备的孙广宇一下拽倒在地。孩子们都惊得叫了起来。别的老师赶过来解围,发现孙广宇后脑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我在与一些基层干部交流中了解到:一些党员干部感觉到做群众工作枯燥、乏味,提不起神、攥不住劲;一些党员干部感觉到做群众工作没有进步,密切联系群众不如密切联系领导;一些党员干部搞不清楚对象,不明白做群众工作其实就是做具体人的工作,把群众工作简单等同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些党员干部还不习惯于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习惯于对群众发号施令或以主人自居;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把为群众做工作和为党做工作对立起来,不明白做好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说,美国是“自由社会”。我觉得,说这话的人一定不知道什么叫自由。我是说,与我们中国比起来,美国一点也不自由。我们来看一些事实。第一,在美国,父母不能随便打孩子。可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孩子是父母生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打不打孩子,是做父母的自由。但这自由一到美国就没了,你说它自由个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从互联网的演化史来看,互联网进化的每一步如果充满善意都将为这个行业带来尊重和发展空间。最近在使用某款打车软件时,发现一个新变化:原来出租车司机在接单时,是知道目的地的,因此,一些短途乘客往往打不到车,没有司机愿意接短途单子。我几次打车去比较远的地方,发现司机接单的积极性不像以往那般热烈而迅速,而是姗姗来迟,问起来才知道打车软件做了改进,只有乘客坐上车后才显示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正>我担任党支部书记工作已有多年。对于基层支部来说,抓政治理论学习往往局限于读读文件念念报纸,容易流于形式。要真正把理论学习这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党员的心里去,就需要认真分析支部政治理论学习为什么搞不起来,花些功夫去做些实实在在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王琳 《新湘评论》2010,(18):55-55
许多做父母的,自己的事业很成功,但面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他们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爱,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回报。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常常不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不知道孩子需要怎样的爱。因此,父母常常只注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组织3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3 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 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 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 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 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 情绪也就越低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