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道德不仅是融通休闲活动诸维度的中介,而且是休闲活动境界提升的内在动力。道德作为人们把握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最活跃的因素,渗透在休闲活动的各个维度中。虽然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古老的话题,但是休闲在伦理学领域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专门探讨,"休闲伦理学"还是一个新的学术领域。随着休闲在人们全部生活中的比重的增加,相关伦理问题在休闲研究中逐渐突出,休闲伦理研究的迫切性日益凸显。考察休闲伦理研究的历史源流,对于未来休闲伦理学学科的建立,以及当代中国休闲伦理建构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剖析了马克斯.韦伯经济伦理思想的缺陷,进而对其进行了批判。批判韦伯论述的研究视角单一性、"欧洲中心主义"的片面性、对东方宗教伦理认识的粗浅性、忽视资本主义的贪婪攫取性、以宗教伦理解决资本主义困境方式的局限性、经济伦理思想体系的矛盾性。借鉴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认为要解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只能以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改造为前提。  相似文献   

3.
应该重视从个人道德义务转向制度伦理的研究高国希(复旦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博士)伦理与经济有着不解之缘。马克斯·韦伯曾说过,经济若不由伦理哺育,必无任何成效。在酉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支持经济成功的便是一种切合经济内在要求的特定伦理。韦伯这里指的当...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把"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作为它的价值论和伦理的基础,因而面对着如何从"是"推导出"应当"的理论困境.发展伦理学的价值论基础是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发展伦理学确立了个人与人类、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人类的可持续生存提供了伦理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荣娥 《理论月刊》2009,(6):56-58
韦伯学说始终围绕"理性化"这个核心概念而展开,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从发生学意义上对西方社会理性化的过程追根溯源,认为宗教的理性化促生了文化理性化,而文化理性化又导致了经济理性化即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细究韦伯命题的前提,韦伯的理性化逻辑存在着一定方法论上的局限性,某种程度上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合法性论证之嫌.  相似文献   

6.
童玲  姜炜 《理论月刊》2006,(7):42-44
伦理学是有关道德的哲学,其核心问题是“善”与“不善”。传播伦理是伦理学在传播领域的实践,是贯穿在整个传播进程中的道德观念。传播伦理中的道德不仅是调整各种关系的社会规范,更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在传统文化笼罩下形成的一种集体的价值观与心理积淀,是传播过程中的无意识。本文主要分析了韦伯的新教伦理思想,并从传播文化价值观以及新闻叙述的视角分别阐述了传播伦理的历史追踪和现实折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韦伯官僚制受到的批判与发展之争的省思,先对韦伯官僚制用制度维和理念维解构了其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伦理维向度.然后通过分析认为后工业社会的电子政务模式所承担的是提升效率的技术角色,认为目前的电子政务组织模式尚无法担当起超越官僚制的使命,最后做出了伦理要素将成为信息时代韦伯官僚制度存在和演变趋向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逻辑结构比较复杂,人们在韦伯对其中的许多基本概念也没有清楚界定.时至今日,人们在韦伯是如何看待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上仍然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分析梳理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全书的论证逻辑,指出,在韦伯看来,两者之间既不是因果关系也不是相关关系.就像幼蝉破蛹而出成为蝉的过程一样,新教伦理是广义资本主义精神的早期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它抛掉宗教的外衣,转化为富兰克林式的狭义的资本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克思主文伦理思想产生的必然性与发展的独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具有历史和伦理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它既是中国伦理文化寻求自己新的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人民渴望新的道德生活和追求新的伦理目标的价值使然.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中国现代的道德文化和道德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坚持与发展、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的有机统一等特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使中国人民的道德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伟大变化,同时也改变了原来伦理学混乱杂陈的发展状况,开辟了通向科学伦理学和崇高伦理学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倪慧芳  李韬 《思想战线》2001,27(6):40-43
生态伦理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人类在初始时期就具有了朴素的生态伦理意识,在世界四大宗教以及中国儒道哲学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马克思关于"自然-人-社会"辩证关系的理论不但与生态伦理学具有一致的旨趣,而且还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