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土地流转的风险及防范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是,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土地流转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风险。为了完善我国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农民权益应该: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听证会,确保土地流转的公开性与公平性;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预警机制和农村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健全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施严格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发展现代化农业;建立健全以就业保障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农地市场流转是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市场为机制的土地流转方式,能体现出土地市场供需的一般趋向,健全农地流转机制,既要注重效率,又要兼顾公平,引导市场主体农地流转行为理性化和规范化.要从确立农地市场经营主体、完善农地市场功能和运作机制、建立土地流转收益递增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起完整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3.
吴德慧 《学理论》2010,(11):23-24
为了加快河南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建立农地流转市场机制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土地供需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土地市场竞争机制是我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构成的三个要素。建立农地流转市场机制需遵循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保护耕地、公平、公开、公正等原则。明晰农地流转的产权关系、规范农地流转行为、推行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构建农地流转市场机制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也暴露出许多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要在彻底放活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制和政策措施,规范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和土地流转程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等,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功能发展变迁与其制度的逐渐完善是同步进行的。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功能异变主要体现在农民合法权益受损、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治理难度加大等方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农村土地流转法律规范存在不足、土地流转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土地流转配套制度不完善。未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功能目标,应突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功能、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业生态安全的功能以及发挥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推动乡村有效治理的功能。为此,应从完善以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为出发点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规范体系、建立以促进农业生态安全为切入点的农村土地流转监管机制、健全以推动乡村有效治理为落脚点的农村土地流转配套制度等方面探索符合我国未来发展需求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11)
山区存在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殊性,与平原地区的土地流转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山区农村土地流转因自然地理条件、农户传统思想观念、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流转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推行比较缓慢,面临着土地流转效率不高、规模经营程度低、土地流转工作开展困难、引导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建议采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等措施有序推进山区农村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7.
绝对地租理论与我国农地流转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制度上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是农地流转的前提,而承认绝对地租的存在并运用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合理地价的理论依据。把土地作为一种金融性资产、建立股份合作制是完善农地流转制度的两种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及解决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流转与加快农村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密切相关,由于土地流转过程中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引发了土地流转纠纷,解决土地流转纠纷必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9.
多措并举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帮助农民和企业规避土地流转的风险根据各地的土地流转经验,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管机制作保证,没有相应的政府机构作后盾,一旦承包者不按合同兑付租金或承包金,农民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就会因流转费用或合同问题产生纠纷。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农业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探索和完善土地流转新机制、新模式,是优化资源配置,搞活土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因而,明晰土地产权,实行永佃制,创新农地流转模式,完善农地流转机制成为加速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农地规模化经营面临着农民不愿意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能力离开土地以及农地流转机制不完善等的困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困难更为突出。因此,必须勇于探索各种适合本地生产力状况的农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形式,以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外出农民工承包土地流转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四川省外出农民工承包土地流转问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①明确指导思想 ,对土地流转正确进行导向 ;②确保农户和业主双赢 ,调动土地流转中的两个积极性 ;③明晰土地产权 ,保护农民工在土地流转中的基本权益 ;④实施优惠政策 ,杜绝土地抛荒 ;⑤健全法律法规 ,强化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倪泽雯 《学理论》2012,(26):43-44
吴中区农村土地流转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建立了"政府推动、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近年来呈现出流转市场日趋活跃,流转金逐步提高,流转程序完善规范,规模经营面积增多的良好态势。通过对吴中区典型农村土地合作社湖桥村的实地调研,对其独特的合作抱团模式作出了研究与发掘,同时也将其独特的成功之处分享于当今土地流转中处于困境的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新思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主要有农村土地互换、农村土地出租、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农村土地入股、农村土地转包五种情况。这些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改变耕地用途、侵害农户利益、难以控制不确定性风险、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需要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用途管制,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机制创新,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流转交易成本高、促成交易难等困境最为突出。在这个背景下,完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中介组织机制逐步被采用。需要指出的是,中介组织在运转中存在的非独立性、利益诉求与利益冲突等缺陷反过来也会增加土地流转工作的成本,不能盲目肯定和依赖。本文从中介组织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参与方式入手,在分析成本增加逻辑的基础上,对中介组织参与风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6,(13)
在坚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流转,发育和开辟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逐步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流转机制。允许土地作为资产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链,通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使农户成为企业的股东,增强企业与农户的凝聚力。加快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立法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在符  相似文献   

17.
"三权分置"制度改革背景下,全国农村土地流转全面推开,新型经营主体纷纷进入。投资农业领域经营的工商企业因经营不善而拖欠土地流转租金,甚至违反土地流转合同而"跑路"、"毁约弃耕"等失约现象常有发生,这与工商资本"逐利心切"、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基层政府"行为失范"、法律法规"供应不足"等存在较大关联。土地流转失约使农户无法获得流转租金甚至要承担复耕成本,严重挫伤了农户放活经营权的积极性。为保障农户土地流转利益,提高土地流转履约率,防止"毁约弃耕"失约风险发生,政府应强化土地流转合约约束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土地流转监管和服务,敦促工商资本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土地流转履约保险机制,创设完善土地流转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付学先 《学理论》2012,(2):71-72
发展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应做好以下几点: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利用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村民自治;做好转入户的风险防范工作;严惩土地流转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19.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不仅要依靠以市场为导向的、以工业化、城市化为基础的聚集扩散机制和自由流转机制,而且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规划政策制度为手段的统筹协调机制和均衡决策机制,以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促共进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乡发展要求要素的充分流动,对大量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而言,农村土地既是束缚,也是保障。造成这种两难困局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和土地的城市化进程不相匹配以及不同土地流转方式的收益不对等,城乡"二元"结构下摆脱困局有三大制度障碍:土地产权、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需要从全局视角的利益分配着眼,基于政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土地收益分配一体化、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农村流动人口城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