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到今年已经是90周年。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书写了近代历史光辉的篇章;又是中国革命青年运动的开端,中国青年第一次在革命的舞台上发挥了先锋作用。中国青年对于五四运动有着特别的怀念,对于五四运动时期积淀的光荣传统,更是永志不忘,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2.
杨燕 《理论导刊》2020,(4):104-110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五四运动之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和五四运动精神的时代价值的研究,激励后人不断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中,五四运动形成了一个具有现代启蒙和政治解放意义的思想高地,对于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强大的思想凝聚力和鲜明的政治引领作用。弘扬五四精神,必须坚守无产阶级政党的初心和使命,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和时代机遇的根本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3.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文素质,指明了中国的发展和未来走势,并且在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为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创造的五四精神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当代青年要继承五四精神、发扬五四精神、研究五四精神,不懈奋斗,彰显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21,(5)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具有伟大思想启蒙性质的新文化运动,更是一场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性质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研究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首先要认识其作为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一个重大事件本身的历史意义,还要把握其对于中国共产党创立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所做出的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影响,既体现在无形中加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进程,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组织上的准备,同时促动党内政治文化基础的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创立提供了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 二十世纪,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具有巨大历史性转变的世纪。从世纪初到世纪末,不过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一个片断;然而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上,却演出了一幕幕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记忆中的慷慨悲歌和壮丽诗篇。近现代中国的主旋律是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这是若干代人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几经挫折,英勇奋斗的目标。七十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正是这个主旋律中最强的一个音符,它已经激荡了大半个世纪的中国。五四运动揭开了现代中国的序幕,促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五四运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已经成为历史。但五四运动的精神却留存下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投身于时代的潮流中,投身于革命,投身于民族独守和解放事业。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9,(10)
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是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关于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五四运动所蕴含的"五四精神"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五四精神"助力坚定文化自信,激发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革命的胜利、中国的崛起提供精神动力。在新时代,我们应铭记历史,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这时,上距1840年的鸦片战争,即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毛算是80年。从五四运动到今天(1999年),是整整80年。纵观中国近代和现代的这160年,五四运动不但是居中,更重要的,它是这160年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标志。五四运动揭开了这160年历史中全新的一页。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当时,“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口号,首先把青年学生、继而把工人和各阶层民众动员起来,团结一致地为挽救国家危亡而战斗。这种爱国运动,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人物和广大民众一次又一次反帝爱…  相似文献   

8.
一今年是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的新时代的曙光,从此,中国历史展开了新的篇章。我们今天来纪念这...  相似文献   

9.
《求知》2017,(6)
<正>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天津爱国青年学生同各界群众一起奋力投入这场反帝爱国运动,勇敢地冲在斗争的最前线,对五四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天津革命历史上写下光辉篇章。五四运动的起因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1919年1月起,协约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3)
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契机传入中国,在五四时期得以广泛传播与本土性演化。一方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准备了条件,而且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坚强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另一方面,在五四运的传播互动中,马克思主义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理论与实践中开启新的发展历程,致力于解决中国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为脉络,探究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揭示五四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传承五四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3月25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大型系列专题片《青春中国》摄制组的采访,就发扬五四精神发表了重要意见。李鹏说,五四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同时又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从表现形式上,它是在反对勾结帝国主义、出类民族利益的卖国的北洋军阀政府,但在本质上则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开始独立地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因此,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  相似文献   

12.
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影响深远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因此,五四运动当之无愧地成为近现代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和伟大的转折点。如今,五四运动已经过去75年了。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但是,那场席卷整个思想界的狂飚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示,却是永不磨灭的。  相似文献   

13.
王磊 《理论视野》2019,(2):86-92
从五四运动是否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爆发原因、五四运动性质、五四精神、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等方面对近30年来五四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学界未来需要进一步在厘清研究的基础性问题,打破研究中的失衡局面,拓展研究视阈和发掘新鲜史料,以增强研究动力。  相似文献   

14.
从五四运动视角来理解中国梦,得出的结论:五四运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命题包括以下内涵:五四运动的政治本质是爱国救亡,是实现民族独立梦的里程碑;五四运动的文化价值是思想启蒙,是延续现代化梦想的里程碑;五四运动的历史成果是道路抉择,是开启中国梦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意义重大,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五四运动作为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不仅从思想上让中国人站立起来,找到了救  相似文献   

16.
李金娜 《学理论》2013,(14):31-32
回顾历史,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划开了历史的幕布,它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帷幕,是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青年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展望未来,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青年学生依然像早上初升的太阳用微弱的光芒,照耀在中国的土地上,它改写了中国历史前进的方向,使传统中国加速了向现代中国前进、向人民中国前进的步伐,开辟了中国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4月30日)共青团员们,青年朋友们,同志们: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1,(11)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实现了由崇尚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向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转变,这一转变推动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研究与传播。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陈独秀通过编辑刊物、翻译经典著作以及发表政治演说等方式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以陈独秀为研究视角,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传播路径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客观还原历史、总结发展规律,而且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孙哲 《学理论》2008,(23):1-1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在纪念"五四运动"30周年时,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谁能动手换人间?非仙非佛非圣贤。五四以来新历史,光芒万丈此诗篇。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5)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沉重而斑斓的一页,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不可磨灭的重要印迹。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深切地缅怀五四先驱们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斗志,认真地总结五四运动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历久弥新的五四精神,能够进一步增强和坚定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新时代新青年的文化自信,从而使其顺利成长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使其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中不辱使命、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