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权问题始终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的。资本主义人权观实际上是占据着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人权观,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有的同志认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在揭露中世纪神学和宗教统治方面,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此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社会作用,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环境下,有所不同,因此,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否定。在某种条件下,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同盟军.但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纳入人道主义的体系之中,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全部归结为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人道主义,当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他们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人占有重要妁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关心人,重视人的,是主张解放全人类的。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目的本身”。不能否认,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中,  相似文献   

3.
辛岩 《党史文汇》2006,(2):52-53
正确对待西方的思想理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一个重要条件。诚然,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批判地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遗产、批判地吸取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积极成果,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不过,有一个根本的事实是不能忽略的: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的思想。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的反映,从本质上说,它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巩固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服务的。社会主义国家,绝…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答     
《前线》1991,(5)
资产阶级人权观的虚伪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近些年来,西方国家常把人权问题作为向社会主义国家进攻的一个主要武器,仿佛他们才是人权的“捍卫者”。其实,他们所兜售的“天赋人权”和所谓人人与生俱有的“民主、自由、平等”等人权观,是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资产阶级人权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从来都是阶级的、具体的、历史的,所谓超阶级的、抽象的、永恒的人权是根本不存在的。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根本要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独特的历史地位。同时,它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密切相关,本文试从其产生的背景与条件、概念表述及其特点、历史地位三个方面略作阐述。  相似文献   

6.
朱锦秀 《探索》2011,(5):132-13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是有思想、有主见、有实践能力的社会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促进和谐社会主体之生成。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从唯物史观出发,批判地继承了以往人权理论中的合理性因素,科学地考察了人权的现象,揭示了人权的本质。“以人为本”的当代中国人权观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体现对人的尊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为高校科学地认识人、教育人、发展人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范玉双 《党史文苑》2005,1(4):52-53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独特的历史地位.同时,它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密切相关,本文试从其产生的背景与条件、概念表述及其特点、历史地位三个方面略作阐述.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人权思想的逻辑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的马克思深受法国革命和德国古典法哲学的影响,形成了以人类自由理性为核心的理性批判主义的人权现.但是,理性批判主义的人权观不断受到物质利益问题的纠缠,促使马克思对近代资产阶级人权观进行法哲学批判,最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了完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开始对资产阶级人权进行政治批判,集中体现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针对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所发表的文章中;尔后,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天赋人权"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剖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强调,只有以人类解放超越政治解放,才能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指出:"什么是人权?是多少人的人权?是多数人的人权,还是少数人的人权,还是全国人民的人权?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和我们讲的人权是两回事,观点不同"(见1985年6月6日邓小平同志与"大陆与台湾"学术研讨会主席团全体成员的谈话).小平同志这段论述,指引和启发我们要理解人权的含义和性质,要区分两种根本不同的人权观.人权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受到法律认可的,公民享有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法律一般说来都对公民的这种权利作了规定.然而,人权又是一个有阶级性的概念.无产阶级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对人权的看法同资产阶级对人权的看法是根本不同的.其根本区别在于:一、建立的基础不同.资产阶级人权观是建立在唯心史观之上的,具体说是建立在抽象的人性论  相似文献   

10.
人权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权利,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区分相应,马克思将权利分为人权和公民权。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丧失实现权利的经济社会基础,资产阶级主张的自由、平等等权利对无产阶级而言只是徒有其表,人权其实只是资产阶级的特权。马克思主张,自由、平等诸权利应当从政治领域扩张到社会经济领域,从而使人权从形式权利变成实质权利,其实质权利思想促成了人权的积极权利转向。马克思将人权视为一系列权利的组合,随着社会政治经济需求的不同,人们赋予不同权利组合以不同的权重,这种人权思想体现为一种动态的、后果主义的人权观,使人权真正成为处于弱者地位的被统治者的防御之盾。  相似文献   

11.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庄严地写在了党的旗帜上,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而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这是十六大的历史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的确立,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确立一样,具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我们党特有政治优势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确立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地位,即把本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党凝聚意志和力量的伟大旗帜。150多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01,(6)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团结、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思想保证。 任何一个社会的思想领域,总是由那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都要维护和发展自己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规律。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自己思想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坚持在全体人民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经过长期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前进…  相似文献   

13.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同时,它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传统中,继承了中国历史上民本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历史传统。同时批判地改造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又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民主性精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对它的核心内容、重要发展与深厚基础作粗浅探讨。一、核心内容:人民当家作主马克思主义在谈论政治的文化意蕴时,总是从阶级和阶级斗争方面展…  相似文献   

14.
辅导与参考     
五四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以后的几年间,中国思想界处于很混乱的状态。 社会政治的实际状况使许多人对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想发生了怀疑和动摇。虽然有了中华民国的招牌,但占统治地位的仍旧是封建的经济、封建的政治;在思想领域内占统治地位的也还是封建的思想。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的说教……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5,(8)
<正>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国家整合多元价值、维护政治统治、规范民众行为的重要工具。以"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为口号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思想成果;另一方面,作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的工具呈现出抽象人性论、价值绝对化和阶级欺骗性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00,(8)
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意识形态工作。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曾在著名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深刻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阶级社会和有阶级社会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普遍规律和特点,深刻揭示了阶级社会和有阶级社会政治统治和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思想政治领域种种矛盾和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纵观人类社会政治发展史…  相似文献   

17.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我们党和我国社会的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确立了不同的奋斗目标与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实现党的目标和完成党的任务服务,这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武装起义的革命手段,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政权,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尽管由于阶级的局限,社会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该政权存在的时间十分短暂,但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却有它的历史地位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索沃危机的产生,人权问题又成为整个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根据其政治需要对人权问题进行大肆渲染,恣意曲解,为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寻求所谓的理论依据。中国党和政府一贯重视人权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的人权观,主张社会主义的人权观。我们讲的人权和西方世界的所谓“人权”,“本质上是两回事,观点不同”。①具体说来,中西方人权观的基本分歧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十六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到了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高度,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理论贡献,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和完善,加快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丰富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文明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伴随着人类历史(文化)的进步,国家的产生和民族的形成而产生的,是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