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推动我省文化“走出去”需要强化的几个理念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如何增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实施浙江文化“走出去”战略必须转换思路,更新观念,着重强化以下几个理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这些年“走出去”是好事,但是文化传播的首要目的,其实还是为了中国自己的发展,而不是将外邦中华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功能即从外面照镜子,重新认识自己;“文化走出去”某种意义上也是让中国当代文化在国际秩序中通过检证而看清自己,因而代表着中国文化建设的一次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以来,中共中央全面吹响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号角,我国还要不要把西方文化“请进来”值得深思。详细梳理中国共产党91年来对“要不要向西方学习”、“怎么样向西方学习”和“向西方学习什么”等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书写了一部不断学习西方器物、制度和观念文化的“三部曲”。这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深刻反思和合理借鉴我们党把西方文化“请进来”的原则、立足点、方针、方式和难点等,对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王国平  袁也 《求索》2013,(5):223-225
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的绝对优势,如何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再展辉煌.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成为当代中国一项急迫的国家战略。本文从分析中国传媒的世界影响力入手,探究了中国传媒文化“走出去”的掣阻与问题,就“走出去”的战略,析论了文化宣传、文化外交、文化贸易、文化品牌、文化人才等六个方面的要务。  相似文献   

5.
随着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在某种程度上,民营企业已经逐步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民营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在“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同时,将在国际舞台中担当更多的政治、外交功能。我们应关注民营企业,特别是“走出去”民营企业在公共外交中的潜在作用,提升民营企业的公共外交能力,引导和鼓励大型民营企业开展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公共外交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平台。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日益加快,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与日俱增。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目标和任务。但是,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不得不面对系列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2012年5月发生的“孔子学院事件”,就折射出美国在防范中国崛起的经济和政治影响的同时,对中国文化影响力提升的担忧和恐惧也在与日俱增。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赵海滨 《人民论坛》2023,(17):100-103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脚步的加快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显得格外必要且日益紧迫。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文化符号。进入新时代,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取得了重大进展,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格局,但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推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顶层设计,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加大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李金玲 《前沿》2002,(3):14-16
国家已把“走出去”的开放战略作为我国“十五”期间的首要的开放创新战略提出。中国已加入WTO ,将纳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我们的企业必须增强“走出去”的意识 ,注意研究国际市场 ,为企业“走出去”寻找各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药典籍的对外翻译传播有助于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新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改进中医药典籍的国际传播工作,下大气力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探讨加强中医药典籍国际传播力和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方法和路径,进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推动中医药典籍和中医药文化“走出去”“走进去”,让中医药这座宝库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和文化出口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我们一方面需要重新定位如何选择文化内容产品及其“走出去”的策略,另一方面需要以大国的风度、平和的态度和合理的话语方式来传播我们的文化和声音。  相似文献   

11.
杭邦华  尤展  袁文 《群众》2012,(6):20-21
“引进来”与“走出去”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两种方式,是一个地区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手段。进入新世纪以来,无锡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其它成员国开放市场、  相似文献   

12.
王瑜 《北京观察》2013,(12):28-29
“十二五”期间,国家提出大力推动中华文化产品“走出去”,进一步推动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产业化的明确目标.并重点支持非公经济实体的文化产业化运作.使得文化产业在近两年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相似文献   

13.
杨利英 《人民论坛》2014,(8):186-188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在21世纪初所提出的文化建设方针,对于中国文化的觉醒、复兴、整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幻、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走出去”战略成为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经之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肖淇 《今日上海》2012,(7):32-34
继前年原创舞台剧《少林武魂》在美国百老汇连续演出24场之后,拥有成功运作经验的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继续书写“文化走出去”的新篇章——重磅推出原创海派舞剧《周璇》。该集团总裁方俊告诉记者:“从创作到演出,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了走市场化道路,《周璇》的舞台不只在上海,还有国内、国际两个大舞台。” 近日,美国IM国际传媒公司联合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拍摄了以《周璇》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并将从今年底起在全美的PBS一级电视台轮番播放,为舞剧第一轮在美国东部纽约、华盛顿等六大城市的13场巡演宣传造势。  相似文献   

15.
于浩 《中国人大》2012,(22):22-23
“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额从2001年的30.85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86.88亿美元,增长超过5倍。2012年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出口交易额超过115.2亿元。2011年共有55部国产影片销往22个国家和地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文化部部长蔡武拿出的中华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韩杰 《今日浙江》2011,(1):46-47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省在全球经济分工新定位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中构筑新优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我省文化“走出去’’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省把文化“走出去”作为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浙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不断加强浙江文化“走出去”的平台建设,为增进世界对浙江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统一战线》2013,(1):10-10
江苏省工商联、省民营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吴跃农撰文说,十八大报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和激励。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生力量。以十八大精神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第一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必须是民营跨国公司和品牌技术的走出去,必须文化精神的走出去,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去”,“走上去”,发挥我们影响世界的深刻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走出去战略。2009年8月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对会议作出的批示中强调,要积极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模式,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指出,要积极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思路、途径、办法,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近日,我社召开座谈会,探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林 《群众》2013,(9):61-62
近年来,江苏宣传文化系统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文化“走出去”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对外文化传播、交流、贸易和合作“四轮驱动”、协同推进,文化“走出去”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