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公安研究》2010,(7):54-54
祝天智在《理论探索》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造成地方政府官员诚信不足的原因很多,干部人事制度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应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地方政府官员的诚实守信;规范干部考核晋升制度,构建地方官员诚信激励机制;健全监督惩戒体系,筑起失信行为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2.
突发事件涉事去职官员的再任用为研究我国党政干部任用制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以现有文献为基础,基于两个特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定性比较分析发现,突发事件负面绩效、职业生涯累积优势和干部管理体制是被问责去职官员再任用的三大制度条件。同时,再任、再任原级和较快再任原级领导职务的条件依次趋严。结果表明,党的干部路线具有“既要惩前毖后,又要治病救人”的特点。一方面,去职官员再任用受到其突发事件负面绩效的持续约束。另一方面,党并不因一次犯错就对官员彻底弃用,官员的职业生涯累积优势也有助于其再被任用;党还通过干部管理体制,为去职官员再任用留下了不同的制度空间。这一干部路线有助于鼓励改革创新,蕴含着干部激励的制度优势。结果也表明,被问责去职官员再任用和常规官员任用的制度逻辑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好汉赵匡胤的“卧榻”情结 (五) 为了防止各级官员们培养起离心离德的力量,赵匡胤在干部制度上实行了官、职、差遣三相分立的制度。这是一套真正奇异而又复杂无比的干部制度。简单说,就是上至宰相,下到相当于县里科级干部的主簿官儿,一般都不担任与官职名称相符的职务。换句话说,就是本部门的官员并不一定管理本部门的事务。于是——  相似文献   

4.
《人民政坛》2014,(3):42-43
汪全胜、张艽在《法学评论》2014年第1期撰文《论我国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认为,我国进彳亍官员财产申报立法不仅必要,还具有制度紧迫性,是遵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法的需要,又为严峻的反腐形势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5.
无法下手     
<正> 全国政协委员杨天全先生曾在联合国供职凡30年。有人问他:联合国各类机构庞杂,经费开支浩繁,官员中有否贪污现象?杨老先生据实作答:“在我供职的30年间从未有所耳闻。这并非说联合国就是一个‘君子国’,而是制度使然。”杨老接着说:“我在科教文  相似文献   

6.
要实现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这一目标,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借鉴我国古代科举制度考选官员和发达国家文官制度以“功绩”决定升降的做法,建立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制度和考核汰弱的干部淘汰制度,对现职考核称职...  相似文献   

7.
谈谈妇女问题(一)黄启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去年9月4日,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开幕当天上午,中国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为与会的联合国官员、各国政府代表及非政府组织代表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江泽民主席在这个仪式上作了一个重要讲话,他说...  相似文献   

8.
客观而言,学历要求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对人才文化素质的某种"量化",即所谓"干部知识化"的学历量化。这就自然导致高学历作为一种文化知识的外在量化标志,成为决定官员能否提拔任用的重要"知识化"基准或加分要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官员扎堆儿抢占学历高地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08,(24):46-47
“治国先治吏”是中国古训,现代公共治理亦依托于具备合格从政能力和道德的官员阶层。改革开放后,干部制度的民主化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议题,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后.改革步伐骤然加快。  相似文献   

10.
洪丰 《公民导刊》2006,(10):6-8
人大干部交流已是大势所趋。虽然这种交流在各地发展还不平衡,但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大干部交流的力度一定会越来越大。而随着这种“议员”和“官员”的互动成为政治生活中的常态,也必将推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1.
《山东人大工作》2007,(9):56-57
《检察日报》8月14日刊登中国法学会郭道晖教授的文章.剖析了当前官场中官员一边腐败一边升官的怪现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人事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对贪渎官员的检举制度、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2.
作为监督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具有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作用,是我国现阶段反腐倡廉工作的“短板”,也是未来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建立健全政府官员财产中报制度,面临着部分官员的抵触情绪、配套环境和技术案件尚需改善、社会监督力量薄弱等方面的障碍。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要完善政府官员财产申报的主体制度,二要完善政府官员财产申报的配套制度,三要坚持循序渐进、注重探索、逐步完善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官员问责制之价值及其在我国的实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晖 《长白学刊》2006,(2):26-27
2003年启动的政府官员问责制度,是中国行政改革的新亮点。它有助于建设责任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推动干部制度改革。但是,官员问责制度在我国尚处起步阶段,存在官员权责不清、问责主体缺位、问责法律不健全、问责范围狭窄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刘涌 《现代领导》2011,(4):12-13
新一轮正司级中央和地方官员的交流任职已于2011年3月份正式启动。这是2010年中组部实施干部人事制度“新政”的延续。但与去年相比,今年在干部任职制度方面有一些新的调整.其中包括明确了中央到地方任职的官员要担任地方“一把手”,以具备在基层的领导工作经验。实际上,这一新举措在前一年的实施当中已显现端倪。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月1日,新疆阿勒泰地区新提拔任命的55名县(处)级干部填报的个人财产申报表,如期在网上公示接受监督。去年5月,阿勒泰地区纪委在勇气与压力的博弈中出台了《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试行)》。半年之中,官员财产申报和财产公示从坐而论道转向制度设计,从制度文本步入政治实践。尽管官员财产“阳光法案”及其实施仅限于西北边陲一隅.但其制度效应早已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6.
利在当代功在未来──五评巾帼系列行动本刊特约评论员半年前,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两个跨世纪性的文件──《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在大会落下帷幕之前,联合国的官员,与会的不少国家首脑纷纷发出呼吁──重要的是行动。世妇会后,联大再次...  相似文献   

17.
陈钟琪 《重庆行政》2021,22(1):45-47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干部是国家治理的关键,而对干部德行的考量是判断官员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但是,如何考量官德? 如何量化官德? 官德的内涵和社会道德的内涵是一样的吗? 如何对官德进行客观公正的考察? 当下官员失德行为频发,建立完备有效的官德考察制度必要且紧迫,有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古代政府一直努力对官员德行进行有效的考察,此方面的历史经验已为当下所借鉴.本文拟从古代官德考察制度的发展中归纳总结其发展趋势,提炼经验,为当前建立官德考察制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12年34期《民主与法制》载《“房叔”,义揭了官员财产公开的伤疤》,读后发人深省。“房叔事件”再次凸显了推进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公示的必要性。民主政治,选举第一,没有普遍平等的选举,民主政治就是空话;确保干部清正廉洁,财产申报第一,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缺位,反腐倡廉底气则不足。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被称作“阳光法案”和“终端反腐”,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备的制度。实践证明,财产公示对防腐虽然不是“万能药”,但的确是一剂“良药”。此项制度不可能完全遏制腐败,但可以避免大面积的腐败一再发生。  相似文献   

19.
国内要刊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九届三次全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产生了6名区委书记和4名区长推荐人选。市委会全会票决重要干部,这在北京市组织干部工作中还是第一次。———摘编自《北京日报》1月23日召开的厦门市组织工作会议传出信息,该市今年选拔任用干部将推行全委会票决制等几项制度。按照该制度,下一级党委、市直重要部门的“一把手”今后将通过市委全委会票决任免,即由市委常委会票决推荐,提交市委全委会票决决定任免,从而改变以往由市委常委会决定的做法,谁当“一把手”,由选票说了算。———摘编自《厦门日报》联合国开发计划…  相似文献   

20.
周琦  乔建平 《求索》2007,(10):73-75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基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宗旨而采取的一种国际行动,目前已发展成为联合国最为重要的国际干预手段。新自由制度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际关系主流研究范式之一。如何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视角看待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任务。用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视角研究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希望能坚定人们对于通过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信心,大力推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