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社会真正步入了由传统体制向现代文明体制的全面转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各个领域正发生着空前深阔的变化,作为处于社会结构最深层次和人的社会观念的核心要素的人的价值观念的变革尤为激烈,影响更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社会价值观念,特别是伦理道德观念中的巨大变化及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人们大多认为,这种价值观念的变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转型、特别是经济体制转型的必然结果,它本质上是一种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这个转换过程具有双重效应,既有正面的积极价值观念的产生,也有负面的消极价值观念的滋长,并引发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对此,人们提出了“调适”价值观念冲突或“重建”价值观念体系的各种思路。对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问题的理论讨论,有利于人们把握社会观念的变化特征,为解决各种价值观念问题而提出的对…  相似文献   

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念构建王继宣一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深刻而又全面的社会大变革中,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换相伴随的必然是人们观念的变革。观念变革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的变化。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文化(主要是近现代工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当前正处于迅速转型时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转型路径正在经历着由发展主义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发展主义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二元悖反,发展主义也带来了社会转型各领域的失衡,在这种形势下,需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来推进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目前正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之中,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利益分化明显,需求日益突出。社会关系和利益主体、以及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趋向多元化和多样性,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剧烈的社会变迁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利益关系变动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构成了体制转型中的影响社会和谐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探索历程中提出的一个总体的建设方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品格的社会建构形态。而所谓和谐的宽容社会应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社会结构合理匀称、社会规范完整有序、社会运筹灵活得当的社会,促进宽容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应有内容。  相似文献   

6.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一道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化与经济、政治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对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把文化建设提到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发展 ,而且对于创造性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转型必然带来强烈的文化震荡。面对社会转型 ,如何建设一种适合国情的新的文化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这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问题 ,是迫在眉睫的长期而艰巨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当代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现代化进程全面展开的关键时期。实现社会转型,将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带来全新的变化,这必然出现价值观的转变以及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深刻认识并妥善地处理价值冲突,对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作为大众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鲜明的现实价值取向和强烈的文化渗透能力,广泛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型有着深刻的关联.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既有积极影响,又和其存在着矛盾冲突.而解决其矛盾和冲突,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大众文化中的建设要求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二、社会转型时期卖淫嫖娼存在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社会转型时期卖淫嫖娼何以打而不止,愈演愈烈呢?研究表明,社会上强大的容娼心态以及禁娼的价值规范体系弱化是其主要原因。 (一)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心理出现了强大的容娼心态 1、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具有变异性、裂变性、不稳定性、流动性特征 70年代后,我们国家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转型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的60年实践历程显示,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转轨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必经阶段和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在当代中国实践的新阶段。在中国现代化的社会转型中,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应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采用制度、政策创新等不同的改革策略,促进社会结构优化,推进社会资源配置均衡,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健康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实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中不断转换必须面临的时代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价值取向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行为选择的综合,反映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行为和价值评价的发展趋势,是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我们知道,人生的价值取向根植于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状况等,并随其变化而变化。中国是一个长期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由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地域性、狭隘性、封闭性和不变性特点,从而形成了“知足常乐”、“重义轻利”、“群体本位”等传统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独立性、自主性、开放性、多变性和竞争性等特点,必然要求形成有别于传统的开拓型和进取型的价值取向。然而,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这种经济转型和由此而引起的深刻而又全面的社会大变革,  相似文献   

12.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改革合理的目标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基础作用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新阶段新的发展条件要求党和国家对政府的角色和职能作用进行重新定位、对政府行政体制和行为方式即政府治理方式进行适应性改革。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和适应性改革的途径是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及时转变职能,实现政府治理模式转型。目标取向是从传统行政走向公共行政、服务行政,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梦是一整套包孕着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历史实践与社会实践;但是,从现实层面看,中国在当今世界的文化形象,则尚未充分体现出此种价值理想的感召力与认同度。中国梦的实现,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产品的极大丰富,而更在于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感召力与吸引力,在于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为整个人类所贡献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当下中国面临的最大的一项课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社会矛盾,反过来倒逼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现代化的转型不只需要经济体制的改革,更是要在市场经济的时代下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就是要建设一个成熟的民主和法治的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该走一条既要有自上而下的推动,又要有自下而上的探索和实践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创新和丰富的发展过程,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变迁的新形势下,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现代化建设,更有必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坚持在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建立健全文化发展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民族差别与民族相伴始终,只要有民族存在,民族差别就不会消失。我们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转型最终也会带来文化形态上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一个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形态来反映,我们面临着建立这样一种全新文化的机遇。加强中华民族大民族观教育,着眼于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培育,发展一种让各民族都能接受的共同文化,同时又要注意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将成为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一个理性社会应有的风范。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体制成功转轨的关键历史时期,社会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政治参与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等诸方面都正处在剧烈的发展和深刻的变革之中,政府的行政职能管理方式和管理观念面临着新的转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政府形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同时,政治文化又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和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而演进,影响和制约政治体系、政治关系和政治活动。当前,政治文化建设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升国民素质,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水平,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爱国主义价值观念的变迁与认同,深刻反映了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多元价值观念冲突中发展的历程和命运。科学分析爱国主义价值观念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有助于科学把握爱国主义价值观念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引导教育的有效性,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观是人们在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和观念。它的形成与发展、丰富与提高、迷茫与失落等都是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的。既受到主流文化的熏陶,也受到非主流文化的渗透。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思想、文化、价值观等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革,各种非主流文化以不同方式,程度不同地影响着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研究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度,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