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这其中又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为主,这给农村社会建设带来了诸多困境。在此背景之下,农村社会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活安全等方面呈现一系列问题,而这些安全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农村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在给乡村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决定了农村生产效益的低下,而生产效益的不高又限制了农村生活的改善;农村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居住生活环境,而农村环境反过来又制约着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课题,对我们从事农村领导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重大转变,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的精神信仰和生产生活需求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通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和执政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农村形势,关系整个农村能否实现小康,关系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当前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改善农村领导工作、推进农村加快发展、解决农村生产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都至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经济改革,十年前从农村开始,并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一九八五年以后粮食生产出现了新的徘徊,一九八五年以后粮食、油料又减产  相似文献   

4.
《半月谈》2004,(19):1-1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重大政策措施.支持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社会保  相似文献   

5.
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总体要求,将“生产发展”放在首位,从而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一个弱质产业,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相对滞后。要解决这些问题,仅靠国家的“输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培育和增强农村、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因此,必须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把提高农民生活水…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以后,对农业税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为了适应农村新的形势和当前财政工作的要求,现对加强农业税征收工作中的一些问题,通知如下: (一) 要加强农业税的征收管理工作,保证完成农业税征收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形势很好,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繁荣活跃。根据当前农村  相似文献   

7.
实行产业结构的转化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长期的实践证明,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既不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走向良性循环,又严重束缚了广大农民向生产广度和深度开拓的积极性。我国农村经济的根本改观必须有赖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转化,二者缺一不可。而产业结构的转化,又必须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行。但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东南沿海地区首先成功地进行了产业结构转化,而这些地区农村经济内部和外部条件都与我国内地不发达地区农村有着极大差异,这就自然地产生一个问题:东部发达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转化的模式,是  相似文献   

8.
王耀斌 《前进》2004,(10):16-18
几年来,朔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发展模式和战略途径,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的进程,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朔州实际的农村小康建设新路子。一、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科技含量,创新粮食生产经营体制,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首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搞农田水利基本…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以来 ,不仅推进了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而且也触动了单一的农村产业结构 ,开始从只注意农业生产向发展农村工业、农村商业、农村运输业 ,从只注意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向发展农、林、牧、渔业的转变。同时 ,随着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 ,吸收消化了贫困地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 ,改变了单纯农业结构 ,提高了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在贫困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 ,增加了财政收入 ,丰富了农民的“钱袋子”。但按现代市场经济来衡量 ,贫困地区经济结构仍不…  相似文献   

10.
《创造》2012,(7):72-74
近年来,玉龙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结合玉龙实际,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切实加强领导,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狠抓落实,使全县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新改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有了新进步,农村各项改革有了新突破,农村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农业生产所起的积极作用,至少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通过多种多样的社会化服务,可以把农村各产业部门沟通起来,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引导到社会化大生产中去。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2.可以使农民摆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3.推动了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从而有利于采用现代化的专业生产技术,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如何补齐农村老龄问题的短板?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和深度访谈等多种形式,采取定量、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留守老人农业生产状况和帮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深入探讨,提出破解农村留守老人家庭农业生产难题的对策:建立农村留守老人家庭新型农业合作经营组织;统筹考虑农村留守老人家庭  相似文献   

13.
刘国新  汪继福 《求索》2007,(5):13-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是发展生产,发展农村经济。而要发展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核心问题是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理性的最佳选择就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4.
去年,各地和有关部门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做了大量工作,农村总的形势是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增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业生产连续5年获得好收成,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判断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白光红 《创造》2001,(5):22-23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般指为商品生产单位或承包经营的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村生产服务系统。它既包括农林牧副渔各生产环节和生产资料供应,也包括技术、资金、信息、经营管理及产品加工销售等各项服务。因而,建立与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意义深远,特别对促进当前贫困山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证明,它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农村商品流通,对农村脱贫致富,对农村合作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供销…  相似文献   

16.
<正>晋农经发〔2022〕9号各市农业农村局:为贯彻落实《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条例》和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化农业生产托管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培育壮大托管服务主体,省农业农村厅决定“十四五”期间在全省评选100个农业生产托管省级优质服务主体,并加强动态监测。为规范开展评定监测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农业生产托管省级优质服务主体评定与监测办法(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13,(2):46-48
赣水农电字[2012]82号2012年9月13日各设区市水利(水务)局:为加强农村水电站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安全监管责任主体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全覆盖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我厅制定了《江西省农村水电站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并经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一、高度重视农村水电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全省水利改革发展的考核内容之一,要建立健全农村水电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保障农村水电站生产安全和运行安全。二、切实落实监管责任,协调落实县、乡人民政府根据监管范围指定相应级别人员作为水电站的安  相似文献   

18.
上海农村就业结构的变动及其影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王建民,胡琪近年来,上海郊区的都市化正在迅速推进,与此相应的是,郊区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郊区农村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动又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产生了新的...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党小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细胞"和"前哨阵地"。当前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对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新挑战,传统的党小组设置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农村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近年来,江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六二年,我国农村面临暂时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正在采取措施解决农村中存在的问题。这一年七月,邓子恢同志应邀到中央党校作《关于农村问题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农村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生产必须建立严格责任制等建议和主张,使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益和启示。但不久,在七月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