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战期间,日本政府为了弥补国内劳动力的不足,侵华日军自1937年开始,曾从中国各地掳掠了近4万名中国劳工至日本。从1943年至1945年日本战败,究竟有多少中国劳工被掠至日本,目前大致有6种说法。综合这6种说法,被掳掠去日本的中国劳工乘船数应为389...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劳动力明显不足,1943年日本内阁决定,从中国等亚洲国家取得劳工。此后,强掳中国青壮年和部分战俘总共50685人去日本,送往35家公司的135个作业点,从事建筑、矿业、冶炼等苦役。据查,仅三菱和三井两公司,即使用劳工8200名,其中有1500名被折磨致死。1945年6月30日,在日本秋田县花冈矿山的中国劳工986多人,因不堪虐待,奋起反抗,旋即惨遭日本军警镇压,死418人,是为花冈惨案。日本投降后,旅日华侨和日本各界进步团体在广大日本人民的支持下,对在日中国劳工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事实证明:战时被劫至日本…  相似文献   

3.
四百余名劳工半数惨死异乡王世宗口述我叫王世宗,是大兴县芦城乡西芦城村人,今年整80岁了。日本侵略中国时,我曾被抓到日本北海道做劳工,亲眼目睹了400多名劳工的悲惨遭遇。我是幸存下来的人,每当想起那段非人的生活,实在后怕。提起日本抓劳工,那是50年前的...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为弥补其劳动力不足,从中国各地抓捕大批青壮年,并将其同俘虏的抗日军人一起,成批地押送到日本国内各地,从事各种极其艰苦繁重而又毫无报酬的劳动,劳工们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非人生活.  相似文献   

5.
在东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的十四年中,日本帝国主义用诱骗、强征、抓捕等手段从华北、江浙和东北等地掠夺了大量的劳动力来开发、建设所谓的“满洲国”。他们残暴地驱使着大批劳工用最原始的工具在矿山中采掘地下宝藏,在国境线修筑军事工事,在日本资本家的企业中拼命劳作。劳工们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经常遭到日伪统治者的欺榨和打骂,甚至虐待至死。他们的尸骨填平了东北无数的沟壑。“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奴役和剥削,劳工们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反抗和斗争,其中主要有:1、逃跑。日本侵略者视劳工生命为草芥,役…  相似文献   

6.
赫安龄 《党史纵横》2002,(11):45-4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称“二战”)期间,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强征、强虏中国民工,在黑龙江省和内蒙古等边境地区修筑了诸多军事工程,用以阻击、防御苏联红军挺进东北并援助中国人民收复失地、光复河山。据史料专家透露,这些工事,迄今有据可查的有14处,而鲜为人知的机密工事很难弄清楚。在黑龙江省虎林县有一日军仓库就是机密工事之一,并且在那里曾发生一次鲜为人知的日本军方毒杀中国劳工的惨案,笔者姑且称之虎林劳工惨案。惨案发生在1944年夏秋之交,毒死劳工近千人。迄今为止发现惟一的幸存者,就是瓦房店市…  相似文献   

7.
1945年农历五月初十,“柳丸”27号船载着1666袋高粱和苞米从大连港2号码头开航,向日本驶去.“柳丸”27号是一条“国际船”.国际船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日本鬼子抓中国劳工赶造的一种大木船.这种船,每条都能装上百吨,船上不安机器,有4张篷,靠风力和人工划着行驶.眼看就要垮台了的日本鬼子就是用这种国际船把从中国掠夺的粮食、煤、盐和其它矿产,强迫中国劳工运到自己国家.中国人一见这种船就来气,骂它是“贼船”.“柳丸”27号船上有10名中国劳工,押船的船长是一个叫长野的日本鬼子,船老大是长海县大耗岛渔民赵维臣.  相似文献   

8.
在小兴安岭南麓的山林中,残留着一条废弃的道路——警备道,由于年代久远和大森林的开发,已支离破碎,长满荒草杂树,像被斩断的死蛇,显得凄惨破败。这是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强迫中国劳工修筑的军用道路。这条道路,记载着日冠侵华的罪恶历史,浸染着中国劳工的斑斑血泪。 1931年9月18日,对中华国土垂涎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9.
核心劳工标准日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本文主要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梯度特点、生产力在中国东西部发展存在的非均衡性.从地区角度剖析劳工标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通过分析核心劳工标准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制定出符合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和核心劳工标准二者能够兼顾平衡.  相似文献   

10.
1995年6月28日,“花冈暴动”事件的幸存者耿谆等及死难者家属代表向日本地方法院提出起诉,状告日本鹿岛建设公司在战争期间,虐待、残杀中国劳工,要求赔偿。“花冈暴动”事件及这场官司,再次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关注。 一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对中国全面侵略的开始。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国内  相似文献   

11.
赵晓光  魏子扬 《党史纵横》2000,(1):46-47,,48,
1东北沦陷十四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劳动力资源的掠夺是骇人听闻的。伪满后期推行的"全民皆劳"的劳务政策,清楚地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劳工"行政供出",是伪满后期为贯彻所谓"全民皆劳'为主要内容的劳务统制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以后,伪满的所谓"北边振兴"和"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也开始启动,大批军事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造成了旁动力的骤然紧缺。仅仅依靠华北自由流入的30万左右劳工已是杯水车薪。在这种民月下,伪满故而不但改变了以往限制华北劳工入境的政策,而…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春节前夕,一本名为《二战被掳劳工百人访谈录》的新书出版了. 在河南省襄城县为这本新书举行的首发仪式上,这本书的作者、73岁的襄城县政协退休干部王留柱,手捧这本35万字、500多页的书,慢慢翻动着说:"这本书记录了119名被掳日本劳工当时的悲惨遭遇,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又一个铁证呀!"  相似文献   

13.
1938年6月24日,杨靖宇率领的抗联一军在袭击辑安(今集安)土口子铁路隧道工地的战斗中,俘虏了一名日本工人。后来我们询问中国劳工,才知道他叫福间一夫,平日从不欺负中国劳工,为人很和善,杨靖宇就命令战士把他放了。可是他不肯走,并要求参加抗联队伍。杨靖宇沉思了一会儿,问他:“你为什么要参加抗联部队?”他说:“日本侵略中国是不好的,我反对这种做法,我们的平民百姓也反对这么做。眼下,只有制止这场  相似文献   

14.
1987年,《人民日报》曾以“无法埋没的历史事实”为题目,报道了1945年6月日本国内花冈町“劳工暴动”的事件。1992年中央电视台曾播映“花冈町暴动”电视剧,具体地反映了1945年6月30日,中国被俘劳工,在日本花冈町铜矿奋起暴动,打死4个日本矿警和一个狗汉奸的壮烈情景。那次事件,是中国人民在日本国土上反对法西斯战争、反对日本法西斯奴役的正义行动,是一次表现中国人民高尚民族气节的英勇斗争。那次暴动发生在日本帝国主义还没有投降的情况下,所以震动了日本国,轰动了全世界。 这次日本花冈町暴动中,有原籍河北省新乐市的李秀深老人,他当时是12个暴动组织的领导者之一。他的名字曾被载入国际法庭档案。 李秀深,俗名李铁锤,男、现年72岁,是新乐市化皮村人。1991年应日本国进步人士和旅日华侨联谊会以贵客身份的邀请曾去日本参加花冈町暴动纪念活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城乡战火连绵,硝烟四起。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罪行累累,其中在肇庆的罪行主要体现在狂轰滥炸、滥杀无辜、奸淫妇女、强征劳工、焚烧城乡等方面,给肇庆人民造成深重灾难,是肇庆历史上最惨痛、最残酷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对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加强关于日军侵华期间对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劳工迫害罪行的研究,经过3年的筹备,日本侵华期间迫害劳工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抚顺市召开。 来自日本、美国和祖国各地的60多位中外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我省河北大学,石家庄、承德市党史研究室的5位学者、研究人员应邀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7 现在的石家庄裕华路平安公园一带,当年曾是日本军队驻屯的南兵营所在地。这座兵营占地300余亩,周围挖有封锁沟,设有电网,四角筑有炮楼,中间还挖有一条内沟,将整座兵营分割成东西两部分。1944年前后,日本法西斯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整个中日战场的形势已经注定必败无疑,为作战败收场计,便将这座兵营改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劳工集中营”,他们把抓来的大批中国战俘和无辜平民先关进这里,然后再转押送日本充任劳工。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次走进旅顺日俄监狱旧址还是1973年的事,那是我到大连海运学院上学的入学教育,就是参观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和龙王庙万人坑旧址,属不忘国耻、增加爱我中华的爱国主义教育。前两年退休后,我到大连定居,我与兄长相约到父亲曾经给日本人当劳工时的兴安北省(伪满时东北九省之一)寻访一下他当劳工的旧址,但无功而返。父亲在日本人统治东北期间被抓走给日本人当劳工,只知道是兴安北省,具体是什么地方,开山洞干什么,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日本对华北沦陷区劳工的劫掠和摧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日本对华北沦陷区劳工的劫掠和摧残居之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支持全面侵华战争和发动、维持太平洋战争所需要庞大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一方面从占领区攫取大批财物,另一方面强行劫掠和榨取占领区的大批廉价劳动力。华北沦陷区(1937年...  相似文献   

20.
7月12日下午,从日本东京刘连仁劳工案律师团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东京地方法院判决原告刘连仁胜诉,被告日本政府赔偿刘连仁2000万日元。此案原告所有诉讼和律师费用,亦由日本政府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