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霞 《法制与社会》2012,(31):225-226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根据高职院校办学的特点,许多高职院校选择了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但由此产生的高职学生在实习、择业、就业中的法律矛盾也在大幅上升,充分暴露出学生就业法律意识薄弱的现状,所以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新课题。本文就高职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现状、成因及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及探讨,希望对培养高职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商文艳 《法制与社会》2013,(31):171-172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由于近年来高职毕业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而且由于高职毕业生特殊的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就当前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毕业生就业权益侵害的问题提出了几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策略,来维护高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高职院校法律毕业生的就业,高职院校应在分析法律毕业生就业现状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引导。推行分类培养模式,构建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引导学生跨专业或边缘行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4.
高校连年的扩招,使每年涌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给就业市场和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巨大压力。供大于求的现状,使高校毕业生在劳务市场成为弱势群体,合法权利屡屡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出现这些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出现的法律原因,并从政府、立法、高校和毕业生四个方面提出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法律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吴迅 《法制与经济》2009,(18):133-134
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最终评价标准,理应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就业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逐渐沦为弱势群体。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各种原因中,不平等就业违背了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作用的原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因此,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是有效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键,这就需要得到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作用的保障,表现在:为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提供法治保障、提供德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关于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最终评价标准,理应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就业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孙国龙 《法制与社会》2011,(21):209-209
高职教育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半数,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充分就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关系,高职学生就业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高职学生充分就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陈雪玲 《法制与经济》2009,(21):71-71,79
个性是影响人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每个人的个性都千差万别,不同职业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要求也不同。文章从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着手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工作的建议,阐述了个性化职业指导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法庭内外》2011,(3):55-56
北京地区高校云集,大学毕业生数量众多,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情况下,毕业生求职过程中遭遇权益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调研认为,大学毕业生求职权利受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逐渐攀升.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大学生顺利就业成了大学毕业生从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大学毕业生不仅要面临就业市场和岗位稀少的问题,更遭受一些用人单位侵害求职者的合法权益的状况.加强法律指导,帮助大学生消除就业法律盲点,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既能做到诚信守法,又能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是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下一个侧重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逐渐沦为弱势群体。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各种原因中,不平等就业违背了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作用的原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因此,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是有效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键,这就需要得到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作用的保障,表现在:为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提供法治保障、提供德治保障。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校毕业生劳动就业权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1999年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实行下岗分流.事业单位进行机构改革,社会对人才需求出现了下降趋势。由于部分高校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又遭遇到采自不同方面的歧视,以至于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成为社套稳定的一大隐患。因此,对高校毕业生劳动就业权给予保护。促进其实现就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既是保障毕业生基本权利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映射教学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高职教育应运而生,并在近年迅速地发展起来,在培养人才的数量上逐渐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高职教育仍没有缓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矛盾,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尽人意。本文从毕业生就业现状出发,从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分析造成毕业就业难的几个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减少和预防就业法律意识盲点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王菊扬 《法制与经济》2009,(12):138-138,F0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高职教育应运而生,并在近年迅速地发展起来,在培养人才的数量上逐渐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高职教育仍没有缓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矛盾,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尽人意。本文从毕业生就业现状出发,从教育质量的角度出发,分析造成毕业就业难的几个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许海龙 《法制与社会》2014,(22):207-208
在我国"依法治国"进程进一步加快的今天,加强高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高职生法律意识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和具体措施等四个方面就高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唐霞 《法制与社会》2011,(34):192-192
职业中学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就业方向不明,法律意识淡薄,容易陷入就业陷阱,因此,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学习,对于提升就业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顺利就业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职业中学学生特点入手,分析了职业中学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然后从《劳动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玉 《法制与社会》2013,(11):223-224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高职院校中,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非常重要。本文就从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大学生法制意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对如何创新社会实践方式,提高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做一些浅析。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各大、专院校和各级政府非常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并困扰着一届又一届的大学毕业生。而作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尤其是作为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法律事务专业的毕业生,因为学历偏低、专业限制等原因,就业的竞争优势不够明显,因而就业的压力更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就业更难。面对这样的现状,作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应该怎样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充分展现出来,应该选择怎样的就业之路,就业过程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等,都很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