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1,(10):20-21
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进程中写下了重要的一页。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的一个伟大单程碑,对振兴中华、民族复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1995年8月2日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冯祖贻教授做关于“贵州辛亥革命”的学术讲座。冯先生围绕“贵州辛亥革命”这个主题,介绍了革命前的贵州形势和革命情况,分析了革命中的各派力量,并对革命中起领导作用的党派、人物以及他们的作用都作了简要介绍。关于辛亥革命前的贵州形势,冯先生认为,贵州的辛亥革命乃至全中国的辛亥革命都与英、法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一样,它不是一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主要是中国的资本主义体系发展不完善,而贵州的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更为落后。这场革命的领导者虽然不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但他…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辛亥革命九十周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揭开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新篇章。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辛亥诸元勋,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伟大功业。我身为民革党员、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感慨良多。现就我外祖父王庆云(淮上军总司令)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作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4.
“从鸦片战争开始,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又一次一次地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一段讲话。辛亥革命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命运?其根本原因是领导辛亥革命的中国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在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斗争进程中,各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样,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斗争事迹,应当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为人们所记取。本文仅就所接触到的部分资料,对辛亥革命时期少数民族的斗争历史及其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作一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曹锡荣 《前进论坛》2011,(12):15-16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SUShi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新一代民主人士,纪念辛亥百年,心情无比激动。回顾历史,百年沧桑巨变,感慨无限;展望未来,实现民族复兴,重任在肩。  相似文献   

7.
周艺 《当代广西》2011,(20):25-26
一百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在中国大地上树起了民主共和的旗帜,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引起了远在俄国的列宁对中国革命的高度关注。针对中国各阶级在辛亥革命时期的表现,列宁分析指出,"孙中山的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是还能从事历史上进步事业的亚洲资产阶级;"袁世凯的党"是中国资产阶级自由派,是投机革命出卖共和的反动党;广大的农民是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社会支柱,却没有被广泛地吸引到革命中来;发展中的无产阶级是能够将中国民主革命斗争进行到底的先进阶级,未来的中国无产阶级政党能够克服孙中山的党脱离群众的弱点,能够批判吸收孙中山纲领的革命民主主义内核。列宁的科学分析不仅对于近代中国革命的推进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而且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今年十月是伟大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在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都在采用不同形式,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总结这一事件对中国百年来社会发展变化的巨大影响。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场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是以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为宗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的兴中会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1年以后,革命团体林立,民主革命的思想迅速传播。1905年孙中山联合其他革命团体,组成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1911年10月10日,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中部总会的帮助下发动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紧接着,各省纷起响应。到11月下旬,不仅有14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而且全国广大农民、工人和手工业者的反封建斗…  相似文献   

11.
刘敏 《前沿》2013,(14):162-163
一百多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腐朽清王朝,建立起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美洲著名爱国侨领司徒美堂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无论是在革命组织的建立和革命舆论的宣传还是在革命经费的筹措上,他在对辛亥革命的支持上都发挥了极为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广西人民在辛亥革命中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从组建同盟会、宣传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等方面为组织和发动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从不同层面领导和参与了辛亥革命,对推动辛亥革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辛亥革命斗争中,有一大批广西子弟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中国,试图沿着西方模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一直是中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日际。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到以中国民主同盟为核心的民主人士,都不断地构思他们的建国方案,想找到一个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佳模式。辛亥革命是是中国资产阶级实现他们建国理想的最初尝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决心“续法美人共和之战史”,在中国重创西方资产阶级先师的功业。在他  相似文献   

14.
尽管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中国的民族认同诉求问题却是辛亥革命要解决的重要的历史遗留问题。辛亥革命之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令人深思的是,其最大的成功却在于对明清易代的遗留问题做出了完满的解答,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多民族共和的国家体制构建问题,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这是晚清对晚明作出的跨越时空的回应,是辛亥革命民族认同诉求的巧妙转轨。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的风暴摧毀了清王朝专制统治;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使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华大地上试行。然而,不久,政权落到了袁世凯等军阀手中,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国家政权的基本特征依然是封建专制。近代中国历史进程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  相似文献   

16.
鲁兵  裘真  赵一夫  婺人  姚辉 《今日浙江》2001,(19):42-45
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90周年在这场推翻中国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浙江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缅怀先烈,本刊特简要刊出章太炎、徐锡麟、秋瑾?陶成章和陈英士等5位杰出的浙籍辛亥革命斗士的事迹。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政治家们在移植西方三权分立体制时,也希望引入政党政治。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制的建立为政党政治在中国的试行提供了场地。一时间,在神州大地上,政党遍地开花,政党政治蓬勃兴起,好一幅热闹景象!然而,好景不长,政党政治很快便夭折,其来出匆匆,去也匆匆,留恋却也无奈,使人扼腕,引人深思。政党、政党政治是在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产生;并在资产阶级确立统治地位后发展起来的。最早的政党政造出现在中世纪的英国。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不仅上中国资本主文的初步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先进分子…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时期会党运动的特征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时期,会党运动进入空前活跃的“鼎盛时期”。考察这一时期会党运动的基本特征、主要作用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作用,对于研究辛亥革命史、中国近代会党史乃至中国近代史都是十分必要的。 1 辛亥革命时期,会党运动已经被纳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轨道,出现了分地区甚至全国规模大联合的新现象,从而构成这一时期会党运动的基本特征。 辛亥革命时期的会党几乎是“无地无之”,但势力最大的还是集中于两广地区的  相似文献   

19.
正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此后,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不断向西方学习。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但它开创了近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将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推向了纵深,西方资产阶级平等、民主、共和等文化价值观念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新青年》创刊为起点,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承上启下,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层面和思想文化层面巩固并拓展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因此,新文化运动为中国先进分  相似文献   

20.
自1840年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废除封建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当作救国救民的最佳方案。然而,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李大钊是摒弃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决心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他的这一抉择不是偶然的,有一个思想发展过程:辛亥革命后,经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