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红 《党史纵横》2004,(11):17-17
2004.11党史纵横与这样一位精神健旺、思路清晰的智者对话,听他侃侃而谈,你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到他已年近九旬,这位令人敬慕的老人就是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此刻就与我面对面,距离近得可以清楚地观察岁月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仿佛将我也带回到那段历史中去。在贯穿整个70年代始末的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柴泽民是一位承上启下的“枢纽人物”。他是新中国最后一任驻华盛顿的联络处主任,也是新中国第一位驻美国大使。1979年3月1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柴泽民作为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载入了中美关系和中国外交史的史册。在那段岁月,柴泽…  相似文献   

2.
197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交了。人们看到,台湾驻美“大使”狼狈地回到了台湾,中国政府派出具有远见卓识、超人智慧的大使柴泽民进驻美国。柴泽民,这个从黄河边走上革命道路,并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历尽千难万险的山西人民的儿子,带着祖国和人民的重任,精神饱满、气宇轩昂地走上了首届驻美大使的岗位。为发展中美关系,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柴泽民同志倾注了大量心血,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最近,我们专程赴京采访了这位山西籍外交风云人物。柴老已85岁高龄,仍然耳聪目明,…  相似文献   

3.
钱江 《党史博览》2002,(11):4-11
1978年10月29日下午,邓小平结束了为期8天的对日访问回国。这时,国内有两件大事正在等待他的归来:一是即将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紧接着要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是中美建交谈判已进入关键时刻。邓小平回到北京,及时阅读了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柴泽民从华盛顿发回的报告。 10月30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会见柴泽民,强调卡持总统希望加速正常化谈判进程。他说,现在正常化“是一个特殊的时  相似文献   

4.
从1949年10月3日王稼祥出任驻苏联首任大使,到1979年1月1日柴泽民出任驻美国首任大使,共和国第一代驻外使节们开创了划破坚冰通有无的外交新纪元。他们为祖国的神圣尊严和永久利益,际会风云,演化舆情,倾尽心智。柴泽民,以其大气豪爽的秉性和斡旋有度的公关艺术,成为这一特殊职业群体中的杰出人物。至今,他的心底里仍珍藏着在另一方水土历练身心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孟红 《世纪桥》2009,(8):38-42
1979年伊始,中国与美国结束了近30年的敌对状态,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中美双方互设大使馆、互换大使的日子里,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在世界上很受人瞩目。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柴泽民,一位非常杰出的外交家。  相似文献   

6.
正1937年,美国新闻记者海伦·福斯特·斯诺历经艰险,独自访问延安。在毛泽东和朱德帮助下,她得以见到许多中共要员和红军高级将领,但未能与已率部赶往前线的任弼时和邓小平谋面。直到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海伦·斯诺终于见到了邓小平,并将珍藏了42年的毛泽东的亲笔信交给了他。1979年1月30日晚,美国华盛顿,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举行盛大的招待会,庆祝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时,  相似文献   

7.
古老的山西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有一位杰出的人物,曾使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夜之间对山西这块黄土地刮目相看,使山西成为全球注目的地方——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美国大使柴泽民。 夏日一个难得的凉爽上午,我们叩开了北京外交公寓柴泽民大使的家门。风度儒雅、举止潇洒的柴老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客厅。 “现在大家采访我,都偏重于我的外交生涯,偏重于中美关系,而对革命历史重视不够。今天我们要教育青年一代,借鉴革命历史很重要。在那么艰苦的时代,在形势那么严峻、白色恐怖异常严重的岁月里,人们干革命都是提着脑袋干的,大家都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这种教育意义,在今天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朱旦华(1911.12—2010.5),毛泽民烈士夫人。笔者对其访谈录之一《对毛泽东婚姻家庭的几点认识》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多家媒体转载。在笔者对朱旦华的长年访谈中,朱旦华对毛泽东如何教育身边子女谈得比较多,且有比较深入独特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那海 《世纪风采》2010,(5):17-20
沈泽民(1900—1933),浙江桐乡人,名德济,字泽民,笔名明心、罗美、李清扬、成则人等。沈泽民和他的哥哥沈雁冰(茅盾),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只是一般人对于过早为革命献身的弟弟沈泽民可能远不如对其兄熟悉。在短暂的一生中,沈泽民积极投身于中国的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并为此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清算王明错误路线的斗争从莫斯科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耘山  周燕 《党史博览》2010,(1):15-20
1939年6月至1940年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毛泽民赴苏联学习、治病。近年来,毛泽民的后人曾几次去莫斯科,在俄罗斯国家社会一政治史档案馆寻找有关资料。发现了包括毛泽民的报告、书信、发言记录稿在内的近10万字的真迹。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揭发和批判以王明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路线的,  相似文献   

11.
毛泽民,生于1896年,毛泽东的大弟。1921年,毛泽民在哥哥毛泽东的启发教育下,投身革命,并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民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党中央派遣,毛泽民出任新疆省财政厅长要职。1943年9月27日,被反动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  相似文献   

12.
孙桂娟  谭明 《世纪桥》2003,(4):37-38
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各支队广泛开展了黑嫩平原游击战争,徐泽民领导的十二支队在三肇(肇东、肇源、肇州)地区的平原游击战便是其中最活跃的之一。 徐泽民,原名徐德奎,字泽民,化名徐振东,1900年生于辽宁省辽中县。小学毕业后考入辽宁省辽中简易师范学校读书。1919年因水灾辍学到杂货店为店员。1924年  相似文献   

13.
王采南 《党史纵览》2007,(12):49-52
朱旦华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老人.她的第一位丈夫,是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毛泽民被害后,朱旦华等人被党组织营救回到延安.她的第二位丈夫是方志敏烈士的弟弟方志纯.方志纯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西省省长并任省军区第一政委.朱旦华和毛泽民的儿子毛远新,在"文化大革命"中曾任辽宁省省委书记,是毛泽东最信任的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刘鼎,原名阚思俊,字尊民,曾用名阚泽民。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上、我国军事工业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21,(9)
正首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是毛泽民。毛泽民,18 9 6年4月3日出生于湘潭县韶山冲(今韶山市)。1922年,毛泽民在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搞庶务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受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指派,毛泽民到江西安源路矿从事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16.
在国产老电影《特殊身份的警官》中,主人公、打入国民党警察局任巡长的中共地下党员江万和,在“虎穴”中机智勇敢,必党做了大量工作。江万和的原型,就是“韶山五杰”之一的毛福轩。毛福轩是1925年南毛泽东亲自建立的韶山党支部的首任书记,是毛泽东在故乡闹农运的得力帮手,也是除毛泽东、毛泽民以外,韶山最早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7.
一块怀表     
一块普普通通的怀表,却有着几段不平凡的经历,凝聚着几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友谊……1920年,霍秋白作为《晨报》的新闻记者来到了莫斯科。当时,苏联经济十分困难。在苏维埃政府号召捐献时,瞿秋白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金壳怀表献了出来。苏联政府为表达对这样一位大公无私的中国同志的革命友情,又回赠给霍秋白一块钢壳怀表。1930年9月,与瞿秋白同在莫斯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的沈泽民同志回国,赶上海参加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瞿秋白为了表达对沈泽民的友情,又将那块来自十月革命故乡的钢壳怀表送给了沈泽民。1933…  相似文献   

18.
1931年冬,为建立中央苏区统一的最高金融机构,毛泽民从瑞金来到长汀,巡视、考察设立在长汀的银行——闽西工农银行。 在闽西工农银行行长阮山的陪同下,毛泽民看望了全体工作人员,听取了营业科长赖祖烈、会计科长曹菊如、司库科长陈寄今关于银行工作的简要汇报。毛泽民对“调剂金融,保存现金。发展社会经济,实行低息借贷”的银行方针作了充分的  相似文献   

19.
耘山  周燕 《党史博览》2008,(8):22-27
1939年至1940年间,毛泽民曾在苏联学习、治病近8个月时间。其时,他肩负着特别重要的秘密使命。近年来,毛泽民的后人曾几次赴莫斯科,从俄罗斯陆续公开的共产国际档案中,寻找回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毛泽民亲笔撰写的《关于新疆情形的报告》,就是当年共产国际的一份“绝密文件”,它详细叙述了新疆军阀盛世才与中共在新疆高级领导层之间关系变化的内幕,揭开了盛世才的“变脸”之谜。  相似文献   

20.
峥嵘 《党史纵横》2012,(7):44-46
张秋人是我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之一,他与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宣中华、肖楚女、沈泽民等革命先烈是同一时代的革命活动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