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九凤 《党史博览》2006,(12):11-16
1972年5月12日,周恩来的保健大夫张佐良在为周恩来做每月一次的小便常规检查时,从显微镜高倍放大视野里发现了4个红细胞;三天后,再一次为周恩来复检时,红细胞的数量变为8个!复检是由北京医院进行的,检查报告单上赫然写着“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九个大字。但周恩来一如既往,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顽强抗争着。周恩来顽强地工作到1974年。这时,他的膀胱癌已多次复发,血尿不止。血尿一多时便凝成血块堵塞尿道内口,使得他排尿不畅,异常痛苦。“有时疼得总理在沙发上翻滚。”“他的病已到了再不住院治疗随时就可能由于血尿疼痛引发心脏病而危及他的生命了。”这是1997年张佐良大夫在周恩来生前副卫士长张树迎家中对笔者讲述的。从1974年6月1日起,周恩来不得不告别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的西花厅,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住院治疗,从而开始了伟人生命的最后阶段。周恩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2.
尿液中的4个红细胞引起医疗组注意,先后请数名专家进行病理会诊,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 1972年5月12日,周恩来的保健医生张佐良在为周恩来进行每月一次的尿常规化验时,竟然在尿液中发现了4个红细胞。在通常情况下,尿液中出现无痛性红细胞,且数量在5个以下,应该属于正常的范围。不过张佐良对于周恩来尿检中突然发生的细微变化却不敢掉以轻心。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周恩来的健康状况就不容乐观了。  相似文献   

3.
顾保孜 《湘潮》2004,(2):13-15
周恩来去苏联治病,飞机里多出了几个孩子;孙维世策马找毛泽东拿到“通行证”;连3岁的“小老虎”也用哭声赢得了出国的机会1939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来到莫斯科。这次他们不是来开会,也不是来学习,而是来治病的,走下飞机的周恩来胳膊上吊着绷带。在延安时,周恩来和江青一次外出,  相似文献   

4.
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在最后的岁月里他不仅承受着来自许多方面的巨大压力,而且继续担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繁重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1949年10月1日下午二时,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作为开国总理,周恩来为了做好新中国的奠基性工作,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朝乾夕惕,忠于厥职。组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周恩来已经做着"内阁总理"的工作。在新政协筹备会议上,他就初步确定了"内阁"的基本框架,陆续把各大行政区的负责人李富春、高岗、邓小平、彭德怀、邓子恢、贺龙、陈毅、  相似文献   

6.
正1952年秋天,周恩来到上海视察,会见了他的表姐、童年挚友、时任华东机关幼儿园保育员的龚志如。龚志如在向表弟讲述她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时,突然收住了话头,对坐在身旁的周恩来邓颖超夫妇说:"可惜你们俩没有个孩子。"周恩来一听哈哈大笑起来,说:"谁说我们没有孩子?我们一共有10个。"说着,周恩来还伸出右手,上下翻了一下,表示10个的意思。就在龚志如十分惊讶和茫然不解时,周恩来又严肃地说:"这10个孩子的父母为革命牺牲了,我们就  相似文献   

7.
1974年6月1日:最后一次离开西花厅 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1973年3月10日在北京玉泉山做了第一次膀胱镜检查和电灼术治疗.然而,他的病情并没有好转,而是越来越恶化了,以至于血尿不止,有时形成凝血块堵塞尿道内口,排尿非常困难,疼痛难忍.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不得不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8.
据周恩来总理生前的工作人员回忆,周总理生前在工作上多次自责、反省、流过泪.1956年反冒进,毛泽东主席要周总理写检查以真正“提高”认识.写着写着他眼圈忽然一红,泪水渐渐升起,润湿了眼角.(《走下圣坛的周恩来》第126页)三年困难时期,在一次国务院召开的全体会议上,民  相似文献   

9.
张学良被秘密幽禁的50多年里,他和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感情。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周恩来与张学良分手25年之后,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仍在通过香港种种关系设法为张学良隔海捎书。以下记述的是周恩来1962年密信送达台湾的经过。周恩来写信的起因1961年12月12日晚,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次有张学良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近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里,可能没有人知道他们握过多少次手。然而,在摄影记者杜修贤的镜头里却留着他们最后一次握手的瞬间。1974年,周恩来的病情已恶化,身体明显消瘦。可是,周恩来作为—位政治家,十分清楚自己在中国政局中处于何等重要的位置。他拖着重病之躯,夜以继日地忙碌着。这一年5月25日这天,周恩来把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引进毛泽东的书房,把陪见的人一个一个地介绍给毛泽东相识握手。而他自己则和以往一样,默默地站立在摄影镜头之外。毛泽东与希思一见如故,两个人无拘无束地聊了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地过了一个多小…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的四次痛哭,包含着对父母的大孝,对朋友的深情,对敌人的愤怒和对自己的自责。而他每一次痛哭,都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本文的主人公何树英等曾长期在周恩来身边担任秘书工作,他们的述说还原了一位至情至性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的四次痛哭,包含着对父母的大孝,对朋友的深情,对敌人的愤怒和对自己的自责。而他每一次痛哭,都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本文的主人公何树英等曾长期在周恩来身边担任秘书工作,他们的述说还原了一位至情至性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6,(2)
正周恩来燃尽了生命之光,他与叶剑英最后一次谈话1975年12月,周恩来进入了断断续续的昏迷状态,医疗组的专家们感到周恩来的病情已到了最后阶段。大家都做了最坏的思想准备,毕竟伴随生病的周恩来两年多时间,心里也一点点地增强了承受力。12月7日深夜,周恩来突然昏迷过去,一时呼唤不醒。值班医生立刻把所有专家、医护人员及警卫等都叫到病室,专家检查发现是他的气管里有黏稠痰堵住了呼吸道,阻碍呼吸,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曾经三次到衡阳。其中第二次到衡阳的时间,有说1938年11月底的,有说12月初的。笔者认为,根据现有史料,可以弄清周恩来第一次刊衡阳的确切时问。周恩来第二次到衡阳的路线是:从南岳出发,途经衡阳.前往桂林。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同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于11月25日到28日参加了蒋介石在南岳召集的军事会议。周恩来离开南岳到衡阳,肯定是在南岳军事会议闭幕以后,即28日以  相似文献   

15.
正在淮安区档案馆,尘封着半个多世纪前周恩来、邓颖超给淮安写的信。人们最为熟知的是1956年年底至1957年年初周恩来为了他八婶母的事曾三次致信淮安县人民委员会(县政府)。周恩来的八婶杨氏,宝应县天平大镇人。她嫁给周恩来的八叔周贻奎(字焕臣),后辈人都习惯地尊称她为"周八太"或"八太"。她嫁到周家后,周家已急剧败落。为了生计,周家的兄弟都离开家外出谋生。而杨氏的丈夫周贻奎因为小时  相似文献   

16.
《湘潮》1994,(2)
周恩来拒吃“特殊菜”周恩来爱吃南方各种绿叶蔬菜,绿得越浓吃着越香。一次中央在杭州开会,当地交际处的同志知道了这一事,就在周恩来离杭的前一天,提来一筐菜。"不行,不行!"在场的工作人员几乎同时摇头摆手地说。但第二天上飞机时,工作人员成无功发现飞机上放有...  相似文献   

17.
他,在周恩来总理身边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伴随着周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他就是周恩来的贴身警卫员高振普。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与毛泽东的交往始于北伐战争期间的广州。周恩来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毛泽东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他主编的《政治周报》第三期曾对第二次东征作了介绍,指出:“此次东征,组织了伟大的政治宣传队,设立东征军总政治部为之统率,以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为总政治部主任。”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周恩来、毛泽东曾在李富春家中讨论反击蒋介石的问题。毛泽东在广州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周恩来曾去作《农民运动与军事活动》的讲演。周恩来是中共党内最早从事军事工作、最早认识到军事工作重要性的领导人之一。他与毛泽东交往的50多年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19.
刘文欣 《党的文献》2018,(3):122-124
一些关于南开学校时期周恩来戏剧活动的著作中,提到周恩来曾赴北京演出新剧《一元钱》并得到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亲切接见。然而,据史料考证,周恩来在南开学校时的两次进京,都是观剧而非演剧。南开新剧团进京演剧《一元钱》是在1918年元旦之际,此时周恩来已经赴日留学。因此,梅兰芳没有观看过周恩来在南开学校时演的新剧。  相似文献   

20.
党建锦囊     
1974年6月1日,最后一次离开中南海西花厅 1972年5月,周恩来在一次身体常规检查中发现患了癌症。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文化大革命”中数不清的磨难,使他心力交瘁,病情急剧恶化。虽然于1973年3月10日在北京玉泉山做了第一次膀胱镜检查和电灼术治疗,但病情并未好转,反而日趋恶化,以至血尿不止,有时还形成凝血块堵塞尿道内口,排尿时疼痛难耐。为此,1974年6月1日,周恩来不得不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