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小宁 《求索》2012,(3):62-64
对于一个现代化的"后发国家"而言,一旦转入现代化的轨道,便面临着制定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由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目标;第二个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十四大"前,由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全面现代化目标;第三个阶段从"十四大"至"十六大"之前,确定以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为现代化目标。第四个阶段从"十六大"至今,确定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战略目标。这四个阶段构成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链条,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认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走向深入、科学、全面。  相似文献   

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一系列认识和探索,同时又大大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在新形势下对"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上的进一步部署和拓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大大提升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和展现,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三个自信"奠定更为扎实和牢固的基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代柏 《传承》2008,(14):12-13
为实现现代化,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现代化,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形势下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不断丰富与发展。在价值共识上,实现了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与提升;在理想诉求上,开启了从"四个现代化"到"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和新追求;在实干精神上,完成了从鼓励"摸着石头过河"到激励"撸起袖子加油干"实践口号的推进。  相似文献   

6.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是中国现代化实践进程中的经验积累、道路选择和行为方式的凝结。中国特色决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东西,它带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整合性,它是在立足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世界各种类型现代化发展特点的优化整合与历史超越。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由实践、到经验、到模式、到特色、到全面发展等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在关键环节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具有先进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廉思 《人民论坛》2023,(9):8-15
“青年”概念的诞生与现代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年”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化的理念。四次工业革命不断深化教育和科技的地位,青年在社会中的作用也从被动的劳动力量、主要的消费人群逐渐成为改变既有结构的创造力量和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新时代青年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有力推动者、人才强国战略的人力资本支撑、新发展模式的产业主力军以及文化强国战略的积极践行者。中国式现代化是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的现代化、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高质量成长成才的现代化,广大青年也一定可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绽放出绚丽的青春之花。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治发展与政制发展构成了一种互动性关联。本文从国家政制层面,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政治解释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制架构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党制度,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二是政权制度,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是民主制度,主要是政治协商制度;四是自治制度,主要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五是和平统一制度,"一国两制"。这五方面,构成了中国现代化政治发展的政制架构,也是"中国特色"最本质的内容。开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新境界,就要坚持、完善并发展这些政制架构,在更高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现代化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系统总结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执政轨迹;作为世界社会主义第五次飞跃的"中国模式"发展指南,科学描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指导思想,充实推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方面,纵向上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应用,横向上有人类终极关怀的倡导和贡献。"两山"理论再次实现了天人关系的一体化,世界科技强国思想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升级到"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新认识水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精准把握"改革"与"开放",完整描绘"复兴"与"梦想",持续深入探索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等"三个规律";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人民主体地位"的理论高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注当前中国发展历史向度,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代替"多极化政治格局"确定未来全球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湖北省通过"立足省情,顶层谋划,联合实施"、"主导驱动,新兴牵引,结构调整"、"构建平台,扩大开放,‘走’‘引’兼施"、"科教兴省,文化唱戏,交流生智"等诸多措施,重点在战略、产业、贸易、软实力等四个层面不断探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经济发展上切实做到扬长避短,探索出了具有湖北特色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阐述了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夯实长期执政根基的重大问题,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中之义,是事关未来的大变量,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答题.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不懈地推动各方面的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战略,以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必须集中群众的智慧;其次,要以企业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体,鼓励竞争,资源共享;第三,构建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体制机制支持;第四,搞活金融市场,构建创业生态,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服务;第五,发展创业创新区域平台。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通过对第一代领导集体"四个现代化"发展蓝图的批评性改造,形成了"小康社会"的最初模型。"小康社会"战略构想在实施过程中,分别经历了"温饱型小康"、"总体性小康"和"全面小康"三个阶段,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发展学说的合理内核。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的"三步走"思想,既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也为中国社会在新的战略机遇期构建了更为长远的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4.
<正>伟大变革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反复学习二十大报告时,笔者特别关注并划出重点:报告中有50处提到“现代化”,其中5次提及“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大致经历四个发展阶段:从“被动的现代化”到“主动的现代化”的“中国的现代化”探索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探索阶段;改革开放后正式确立的“小康社会发展阶段和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20世纪以来的现代化洪流,中国当有自己的航道。中国共产党对于现代化的认识横跨了半个多世纪:从1960年代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到1970年代认识到"四化"不是现代化的全部内容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海南》2012,(12):32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今年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变化让人欣喜。这种变化,象征着中国发展路线的不断成熟与进步。尤其是今年新增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内涵深入地融入了前四点,代表着未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上将拥有新的前提和标准,更意味着中国对"和谐发展"理念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只有这样,"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模式热"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现象,而是一个全球思想现象。"中国模式"实质上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选择和一整套战略安排及其演进过程的总和。"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现代化模式,突破主流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思想方法,突破"西方中心论",彰显复线历史模式,突破"历史终结论",凸显历史转折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人类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其法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是在经历了内忧外患等一系列的曲折变故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道路.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法制现代化发展的模式,探索其发展的历程,归纳总结了中国法制现代化发展的特征,论证了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9.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经验:在探索发展道路上,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循了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互促共进原则;在创新发展动力上,从精神性动力到利益性动力再到创新性动力跃迁,遵循了生成逻辑与生产力要求桴鼓相应原则;在制定发展战略上,从一体化战略演变为分步走战略,遵循了统一规划与连续贯彻辩证统一原则;在调整发展格局上,从被动适应全球化到主动融入全球化,遵循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相得益彰原则;在党的领导思维范式上,思维转变为辩证思维,是贯穿新中国成立70年来历史发展经验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20.
张娜  何娜 《人民论坛》2010,(7):66-67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奠基的过渡时期,奠定了中国现代化政治基础,确立了以工业化为主的现代化战略,进行了效仿苏联模式的初步探索。这些探索和实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