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张旭东  张建平 《半月谈》2004,(21):44-45
自上半年以来,被人们广泛关注的银行加息问题,终于有了结果: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这是我国自1994年来首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这是我国存款利率自1993年11月以来11年的首次上调,贷款利率自1995年7月以来9年后的首次上调。中国人民银行选择当前时机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意义深远。首先,加息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对此次加息,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指出,是“为了巩固前一阶段宏观调控成果,解决近期金融运行中依然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今年以来,特别是下半年七八九连续三个月,我国各项经济指标均在高位运行,表…  相似文献   

3.
自1996年 5月至 1999年 6月10日,中央银行连续7次下调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之大为历史上所罕见。 然而利率的下调并没有对储蓄和消费产生多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7,(5):52-54
新华社7月20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7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3.06%提高到3.33%: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57%提高到6.84%。同时,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三次实施银行加息。  相似文献   

5.
新闻闪回     
<正>公积金贷款利率上调根据建设部下发的通知规定,从5月8日起,上调各档次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8个百分点,即5年(含)以下贷款由现行年利率3.96%调整为4.14%;5年以上贷款由现行年利率4.41%调整为4.59%。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保持不变。调整后,5年期以上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4.59%与5年期以上个人商业性住房贷款的基准利  相似文献   

6.
事实上,美国次贷危机的导火线在于次贷的利率设计(机制)。美国正常的房贷,无论贷款期限多长,利率自贷款之日起是不会改变的。然而,次贷利率却不是这样:它随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波动而波动。于是我们看到,2006年,当美联储为应对通货膨胀,将联邦基金利率从2003年的1%上调到5.5%时,次贷利率也从原先的3-4%上调到8-9%。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07,(18):5-5
浙江省政府提出20项措施管节能实施。年内不得出台提价措施。2007年第五次调息:存贷款利率上调0.27%公积金上调0.18%。  相似文献   

8.
马云这位酷似外星人的互联网“大咖”家老三——余额宝一落生,就直接引发了两大阵营的激烈论战。“扼杀派”代表人物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钮文新认为,余额宝就是一个伏在金融机构身上的“吸血虫”。他勾勒出这样一条“余额宝”“吸血”路径:前端以高息方式吸引大量资金从银行流出,逼迫银行存款或理财产品利率大幅上升;然后再把这些从银行流出的钱,以更高的价格(利率)存到银行,导致中国实业的融资成本加大,商业银行的运营安全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9.
薇妮 《中国残疾人》2007,(10):58-59
中学时候,我读过一篇美文。准确地说,是从收音机里听到的,题目叫《妈妈的银行存款》,文中的妈妈是一个很要强的女性,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她总是安慰孩子说:没关系的,我们银行有存款。于是在孩子们的心目中,银行存款是他们全家的希望!有几次生活非常难熬,孩子总是问妈妈:何不把银行存款取回家?可妈妈总是说:现在还不是最苦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的存款法学理论中,对银行存款的法律关系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银行存款所有权的归属在法律上的规定前后矛盾,导致了立法与司法实践中的混乱,使得存款人的存款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文章通过厘清银行存款的法律关系,认为存款所有权属于银行、存款人通过让渡存款所有权而享有存款债权,进而提出解决我国银行存款法律属性中相关问题的建议。银行在现代金融市场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主要债务是吸收的存款。银行的债权人数目庞大,但每笔债权的数额则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8,(1):55-55
2007年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当年12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2007年内第六次上调银行基准利率。此次加息属于“非对称加息”,即存贷款利率调整有所不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一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民一直表现出较高的储蓄倾向,农民按银行存款计算的储蓄倾向从1988年的2.57%持续上升到1994年的11.7%,随后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8%以上①,远远高于80年代前期。为什么我国农民会出现如此之高的储蓄倾向?这是无法用收入、利率和物价等因素来简单加以解释的。笔者认为,制度性因素在影响农民的消费决策与储蓄行为中必然地发挥了重要作用。1、制度变迁与农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制度变迁对个人预期最大的影响在于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3.
一、利率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从5月14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人民币储蓄利率和贷款利率。国家自觉运用经济手段调整经济运行,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反响。我们认为,在目前经济持续高涨,资金紧张,物价上涨压力开始释放的情况下,这一举措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利率上调两个  相似文献   

14.
央行连续7次降息。国务院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百姓在储蓄向投资转化中,选择风险相对小、收益水 平较高的债券投资不失为明智之举。 1999年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第7次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银行存款的利率已降到历史性的低点,如一年期存款利率由7次降息前的10.98%降至目前的2:25%(年利率)。9月30日,国务院通过第272号令,决定于11月1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以一年期存款为例,对2.25%的利息收入征收20%的所得税,将使利率下降0.45个百分…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同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  相似文献   

16.
美元利率连续调整,将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和利率产生影响.为适应美元利率的调整,人民币汇率和利率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但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弊大于利,因此,我们的最佳选择是相应地逐步上调人民币利率.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4,(6):79-79
银行提高存款利率,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存款利息收入。利率是宏观调控中经常使用的最基本的微调工具。此次调整的幅度比较温和.而且中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这有利于保障居民的中长期储蓄存款利息收益。  相似文献   

18.
政策与规定     
《今日上海》2014,(5):62-63
低保家庭经济核对细则公布 目前上海对“低保家庭”已开始经济核对。记者了解到,低保家庭经济核对内容含有家庭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债权、商业保险、居住类和非居住类房屋、机动车辆(含车辆牌照)、古董和艺术品等价值较大的项目。上述《实施细则》自今4月起施行,有效期至2019年3月31日。  相似文献   

19.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7年12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基准利率由0.81%降低到0.72%。下调0.09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作了相应调整。5年以上贷款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这是2007年  相似文献   

20.
孙兴杰 《传承》2013,(1):59-59
信任意味着风险,将自己的财产、甚至生命交给他人处置,人们之所以到银行存款,是源于信任,相信银行不会赖债。一旦这种信任基础发生动摇,挤兑随之而来,银行离破产也就不远了。一个社会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