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和协调好各种矛盾,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改革和建设的实际,对于传统的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的观点进行了重新认识,提出了一些个人浅见,以期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钱建平 《求索》2010,(12):134-135,195
从化解矛盾的角度,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大的哲学问题:一是社会矛盾的作用问题;二是社会矛盾的发展问题;三是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问题;四是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都与矛盾理论相关,本文提出一种思路,就是整合系统论来进行理论的扬弃。  相似文献   

3.
毛敏 《长江论坛》2008,7(2):16-19
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着一定范围的敌我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如何处理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尤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时事报告》2005,(3):18-25
青连斌:我们党之所以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并把它作为五大执政能力之一,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考虑的:第一,整个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之后,经济发展了,  相似文献   

5.
在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正确认识利益差别是妥善协调的前提。各种社会矛盾的背后总是存在利益上的差别,社会矛盾归根结底是利益矛盾,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就是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在妥善协调利益关系中,要抓住主要矛盾。现阶段,最主要的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  相似文献   

6.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改革。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要化解当前社会的突出矛盾,使整个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和谐社会建设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要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和实现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的价值立场;充分尊重和发挥农民群众的历史主体精神。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方法论,要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探索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模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这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一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民政工作的需求与民政部门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二是日益增多加重的民政工作任务与滞后的民政队伍素质和工作条件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三是现代大民政所要求的大  相似文献   

9.
蔡静 《传承》2009,(4):88-89
当前,我国的人民内部矛盾在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表现,它们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外在表现,是社会主义社会自身矛盾的内在规定性。矛盾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研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解决好这些问题、处理好各方面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完善各项制度。首先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顺各种经济关系和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其次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政治制度保障;再次要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结构和机制,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最后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的人文精神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