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络在中国的普及,网络虚拟社会成为人们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的使用人群中,青少年是网络虚拟社会的存在主体,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使用互联网络的过程中,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当前青少年社会化成长中的主要问题,而认识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区别与联系,即“在线”与“在世”之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冲突的矛盾关系,才能认清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生成背景与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时代,互联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也变得日益复杂。中国青少年在互联网使用中存在两道数字鸿沟:一是“接入沟”,即家庭背景较好的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可能性较大;二是“使用沟”,即家庭背景较好的青少年拥有更加健康和高效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两道数字鸿沟均对教育不平等产生重要影响,“接入沟”的影响表现为中介效应,“使用沟”的影响表现为调节效应。由于互联网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率较高,调节效应是当下互联网影响教育不平等的主要机制。在弥合互联网“接入沟”的同时不断缩小互联网使用方面的阶层分化应是未来公共政策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另据中心2010年4月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至2009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为1.95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在高校,网络在丰富和便捷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同时,也强烈冲击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从而引发网络道德危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网络道德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发展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紧密结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利用网络及其相关功能进行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加强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巩固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取向,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富二代”是当今中国的一个特殊群体,近一二年来,一些“富二代”事件频频受媒体关注,屡屡触动社会神经,他们很多人现在还处在青少年的阶段,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当代青少年的示范作用非常大,反思“富二代”的问题,我们要检讨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重新审视青少年教育的内容,在青少年中重点加强五个:手面的教育,培养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目前,以手机上网为平台的“第五媒体”——手机移动互联网正如火如荼。手机网民中,青少年群体占主体。手机互联网在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对青少年产生了异化影响。培养青少年的信息免疫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思想教育,构建青少年网络家园,坚持校园网建设“三统一”原则,加强国际合作,是减少或避免手机互联网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涉黑”犯罪是青少年犯罪的新趋势,是我国又一突出的社会问题。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命运和前途。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阕释“涉黑”组织之特征,继而正确把握青少年“涉黑”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8.
有资料表明,到2000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到1580万,居世界第五。在众多的网民中,青少年已成为上网主体,被称为“网络世代”。青少年的“网络生存”已成为青少年工作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而如何建立富有人文意义和传统道德的全新的价值观,尽量避免“网络生存”的负面效应,则是解决青少年网络生存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网络著作权案件若干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到现在,随着国际互联网络在我国的迅猛发展,涉及互联网络的知识产权纠纷已成为知识产权审判的新领域。而其中与互联网相关的著作权案约占全部网络案件的近70%,可以说是其中之重点。我们可以形象地将这些纠纷分为“擅自上网”、“网络之间”和“擅自下载”三类。“擅自上网”是指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发表的作品转移到网站上,如1999年9月1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的王蒙等六位作家状告“北京在线”网站侵权案。“网络之间”是指发表在一网站上的作品被另一网站擅自使用,如1999年9月9日被称为“中国网络侵…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世纪70年代,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就预言“后工业社会”、“信息经济”时代即将到来。在世纪之交,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得到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0年7月27日在京发布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999年是中国互联网大发展的一年。截止2000年6月30日,中国内地  相似文献   

11.
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虽然没有以“青少年政策”为名的综合性官方文件,但是就内容而论,与青少年的发展、权益维护相关的政策是很多的。其形式可划分为方针、政策和准政策三个层次;其内容涵盖了青少年的发展、权益维护与社会参与诸方面。中国的青少年政策是中国国情的产物。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与民主法制的发展,维护青少年权益,为其发展创造条件与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将是21世纪中国青少年政策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球已有5万多个电脑网络系统与国际上互相联网,国际互联网主机已超过1200万台,使用人口达8000万人。有人预计到本世纪末,国际互联网络将联接近亿台计算机,用户将达10亿。到下世纪,互联网络将从目前的通信手段进一步演变成“虚拟市场”...  相似文献   

13.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社会主义青少年思想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少年发展 ,他们对于当代中国青少年发展课题的突出贡献是 :毛泽东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少年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础 ,邓小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少年发展的“四有”目标 ,江泽民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少年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解读“90后”网民“火星文”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诞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时下,在一些以青少年为主的网络论坛和贴吧里流行的“火星文”,就是青少年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最好体现。“火星文”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完全是一种青少年亚文化现象。由于青少年尚处于社会化过程中,尚未完成对社会规范的习得,所以,社会各界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中国城市青少年运动与膳食干预项目”第一期基线调查报告发布,调查对象中一半以上的学生每天摄入油炸类、过咸或过甜零食;仅三成多的中小学生每天会运动一小时以上。“中国城市青少年运动与膳食干预项目”是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办,项目第一期自今年3月在北京启动,主要在青海、山东两省6座城市24所项目学校的3万名7至15岁中小学生及家庭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深入的基线调查。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世界上网民最多、互联网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中国政府积极探索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互联网的途径和方法,已初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互联网管理模式。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中国模式”代表着信息网络时代发展中国家在互联网管理领域的有益探索,其主要理念、一般经验和基本做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互联网治理新秩序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因此,“中国模式”的实践价值和世界影响值得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在生活中接触的人或事,往往不经意间就成为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这种榜样的力量胜过千百遍的说教。现在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探讨和研究青少年成长中榜样角色的形成与作用,此文即以日本高中生和大学生关于“榜样角色形成情况”的问卷调查为依据,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向读者介绍日本青少年心中榜样角色的形成情况,希望能为中国的家长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的网民大都是青少年,他们已形成西方社会学家所称的“N世代”。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污染和网上交际中的种种问题,使“N世代”面临着各种诱惑与威胁。加强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保护已成为家庭、学校及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网络是上帝还是魔鬼?我们应当感谢网络还是诅咒网络?互联网带给我们青少年的是什么?互联网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超人的魅力,它超越时空的特点,不仅给青少年极大的快捷的知识信息,还给青少年以极大的心理满足和刺激,青少年在网络上“自由”驰骋。可以说,网络实实在在为青少年个性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大平台。但网络让青少年着迷的同时,也给社会及青少年自身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极易成为犯罪的主体也易成为受害的主体。目前青少年网络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研究如何让青少年认识和正确使用网络、研究如何为青少年营…  相似文献   

20.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改变了他们的交流方式,促进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进行正确引导,倡导网络文明,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