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美丽的衡水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年四季,以她独有的华北平原湿地的魅力,滋养着这里的土地和人民,也滋养着衡水中学——一颗在全国教育界名闻遐迩的明珠。衡水中学骄人的高考成绩,得益于学校多年的教书育人思想,更得益于那些为着教育理想而努力的优秀教师。党的十九大代表、语文教师王文霞,就是他们出色的代表。2017年高考,王文霞担任班主任的628班有6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9个考入人民大学。3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3,(9):23
她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奉献和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孩子们亲切地呼唤她为"园长妈妈",家长敬佩地称她为"幼教专家",幼儿园的老师们亲近地叫她"知心姐姐"。她,就是通辽市幼儿园园长——李效华。以母爱温暖孩子用真情感动家长"爱是教育的基础"李效华一直用著名作家冰心的这句活来勉励自己,她时刻谨记爱是幼儿教师最美的语言,而"园长妈妈"则是孩子们给她最美的呼唤。在幼儿园工作的每一天,她都倾尽爱心去了解孩子、照顾孩子、关注孩子,喂孩子一口饭,帮孩  相似文献   

3.
正她,工作勤恳严谨,不断创新;她,以集体为重,用青春和汗水编织人生;她,连续多次被评为师、团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一串串闪光的荣誉背后,是她潺潺释放的无私无尽的爱!她,就是孩子眼中的"好妈妈",家长嘴中的"好老师",同事心中的"好姐妹"——农二师二十二团第一  相似文献   

4.
"有声有色"——她热衷于那些轰轰烈烈、"有声有响"的活动,有的项目甚至亲自参与操持。而这些,正是她捞取"政绩"的资本。"有滋有味"——怎样才是有滋有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而她的"有滋有味"和贪慕虚荣、奢靡享乐画上了等号。"有情有义"——她信奉的"有情有义"与"廉洁齐家"的要求背道而驰。向妹妹索贿,对于外甥的行为听之任之,坏了作风,更坏了家风。  相似文献   

5.
正采访前,有人戏称杨宝臣是当今中国教育界的一朵"奇葩"。原因有三:作为辽宁省滨海实验中学的校长,他一是安排老师做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引领者,二是不给学生留课外作业,三是不提倡学生在校外补课且全年开设午睡课。此举,曾经惹来不小的争议。然而,杨宝臣仅用3年时间,就让学生从"渔村学校"走进了清华等名校,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这一切,离不开杨宝臣和他的"差异势能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李忠东 《党课》2006,(6):79-81
美丽传说 在荷兰,流传着这样一个浪漫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雄伟的城堡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少女。追求者不计其数,络绎不绝。其中有3名英俊威武的勇士,一个送给少女一顶皇冠,一个送她一把宝剑,一个送她无数的金银财宝。  相似文献   

7.
正"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她捡到第一个弃儿三次怀上自己的骨肉,她都忍痛舍弃为了一个智障的养子,她含辛茹苦不屈不挠她用感天动地的善良,让人们看到了一种——"自2018年4月29日起,哈尔滨的报纸、广播以及许多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连续五天循环播发一则特殊的寻人启事——寻找"大宝"。"大宝"的妈妈——63岁的杨淑香,已连续几个晚上难以入眠,生怕错过一丁点儿有用的信息。失踪的"大宝"已经39岁,可他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因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至今仅有五六岁的智商。这个让杨淑香牵肠挂肚的"憨儿"并不是她的亲生骨肉,可为了他,杨淑香已经操了39年的心。  相似文献   

8.
<正>她家五口人——公婆、丈夫、她和儿子。周荣兰用孝心铸就了一个幸福的家庭,深刻体味着"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滋味——累并快乐着。1986年,踌躇满志的铁厂沟姑娘周荣兰与农九师一六三团四连职工巨克胜喜结良缘。结婚后,婆婆待她像亲女儿一样,经常帮助她  相似文献   

9.
《先锋队》2012,(1):4-7
她是我国唯一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曾先后13次见到过毛主席、周总理,周总理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专门宴请过她,邓小平称赞过她,江泽民称她"凤毛麟角",胡锦涛总书记叫她"申大姐",李鹏、朱基、薄一波、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到西沟看望过她。作为新中国妇女的代表,她到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过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采访过她;前苏联青年英雄卓娅的母亲给她写过信。她——就是申纪兰。她说:"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  相似文献   

10.
陆扬  佟彤 《先锋队》2012,(25):51
佳木斯市为救学生轧断双腿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再次引起社会关注——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她义无反顾地推开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压。这样的伟大壮举,如果将来有机会问张丽莉本人,我想她会这样回答的来不及细想,只是想着不能让孩子受伤……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职责,也是一个善良公民的本能。回望过去,在生死关头舍身救人的,"最美女教师"不是第一个,用双臂接住坠落女童的"最美妈妈",以身挡车  相似文献   

11.
正第六节玉树歌舞:激情飞扬遍草原每当有朋自远方来,玉树人民便会用他们抒情豪迈的独特方式迎接八方来客,以表达他们最为朴实、最为喜悦的心情。当宾客饮尽敬献的青稞酒后,他们开始跳起"卓"舞或"伊"舞——这些来自草地、来自河谷、来自人们心田的舞蹈,就在广袤的草原上拉开了她抒情的序幕。"卓"舞,又被人们称为"果卓",在康巴地区被汉语音译  相似文献   

12.
何塞 《党课》2006,(11):48-49
去过巴黎的人,无不为巴黎灿烂的文化和浪漫的风情所陶醉。而这一切,都与一条河密不可分——塞纳河。人们说,塞纳河是巴黎的母亲河,没有她,就没有了巴黎的历史、文化、浪漫和潇洒……  相似文献   

13.
正钟复光(1903-1992),四川省江津县仁沱场(今重庆市江津区支坪镇)人,中国早期妇女运动领导者,"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母亲。1919年,16岁的钟复光考入设于重庆的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她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和川东学生联合会副会长。她组织宣传队开展爱国宣传,并办起了平民夜校。1921年暑期,川东教育界知名进步人士陈愚生等举办"夏令讲学会",聘请"少年中国学  相似文献   

14.
裴高才 《党史纵横》2015,(3):9-11,24
她的出生是东西方文化的惊艳碰撞。她的每一段爱情都荡气回肠。她与毛泽东、周恩来、基辛格、戴高乐、尼赫鲁等人都有交往。她见证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沧桑……她就是有着"抗战新娘"美誉的英籍华人韩素音。值此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笔者重温其佳构,并于近期专访了曾经采访过韩素音的资深翻译家万子美先生。韩素音向万子美介绍了她"心中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正"春日暖阳下"——4月15日深夜,廖智发了条五个字的微博。上海郊外,她和老公以及女儿依偎在草坪上,做出各种搞怪、卖萌、神同步的表情,微博配图上,廖智的孕妇装颇为显眼——"我怀了‘二宝’,已经五个月了。"她告诉廉政瞭望记者。如果不是她"四川绵竹市汉旺镇舞蹈教师"的认证,人们很难将这样一个青春靓丽、神采飞扬的女性,和当  相似文献   

16.
涂元玲 《先锋队》2015,(8):54-56
有人认为美国不关注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我们很少在美国教育的有关文献中和与美国教育界的交流中见到"爱国主义"(Patriotism)或"爱国主义教育"(Patriotism education)这样的词汇。美国总统在竞选时宣明的教育主张中,也很少提及爱国主义教育。但是上述情况并不能表明美国不关注或不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在美国,字面上的"爱国主义教育"很少被提及,但是实际上却很重视爱国主义教  相似文献   

17.
好官小英     
小英是一名好官。所有同事、手下及认识她的人,无论是场面上还是私下,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都很少叫她的官称,而是叫:"小英"、"大姐"、"阿姨"、"奶奶"……而且是情不自禁发自内心的一种浓烈真情——在中国,把官做到这份上,是怎样一种付出?1969年,11岁的她离开京城,上山下乡。许多大哥哥大姐姐都在苦累中磨灭了豪情壮志,她更苦更累,但她一直是贫下中农赞赏和疼爱的"乖孩子",累得实在干不动活时,她就恨自己,因为,和她同龄的山里孩子  相似文献   

18.
正她是一位80后女乡镇党委书记,从大学毕业考取选调生至今,已在乡镇工作了十几个年头,她所管辖的乡村在全国有名。在工作中,她是公认的"拼命三郎""女汉子";在父母和孩子眼中,她却是不称职的女儿和母亲;而在全乡1.6万百姓眼中,她又是响当当的"当家人"、好公仆。她,就是涉县"新愚公精神"发源地——关防乡党委书记康彦云。  相似文献   

19.
正她,是一位勤勉敬业的新闻记者,采访足迹遍及黔贵大地;她,是一名勇于创新的制片人,精心打造的一档新闻栏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她,就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新闻类人才、贵州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总监陈霞。"说实话,能够入选让我深感责任和压力。"谈及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陈霞表示这是一种荣誉和肯定,但更多的是对今后工作的动力和鞭策。2005年,陈霞受命创办一个大型民生新闻栏目——《百姓关注》。栏目开播初期,从栏目构架到新闻选题,从员工培训到各项制度的制定,事事亲力亲为,甚至每晚需要服用安眠药才能睡四五个小时。  相似文献   

20.
会宁在我省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县。她是中国革命的圣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揭开了中国革命史上崭新的一页。她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缺水,使得以农业为主的会宁县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多年来,"贫穷落后"是人们想起会宁时脑海中最先出现的词语。她是闻名全国的"状元县"——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连续多年改写着教育纪录、创造着教育奇迹,形成了以落后经济承载教育实践的"会宁教育现象"。目前,会宁已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大学生5.6万余名,其中获得博士学位500多人、硕士学位近3000人,赢得了"状元故里、博士之乡"的美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