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育外交的作用及其运用——以北京奥运会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外交不仅能够改善国家间关系、拉近各国公众的距离,而且能够提供国家形象展示和建构的平台及首脑关系建立的契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外交的一次盛会,向世界展示了和平发展、与世界融合的中国及热情、开放、文明的中国人的形象,也促进了中国"首脑外交"的开展。"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外交应借鉴北京奥运会的得与失,制定相关政策、设置相关机构、发挥体育选手公共外交大使的作用,以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与理解。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但中国外交话语的"短板"问题也日益突出。外交话语是体现国家文化传承、意识形态、重大利益、战略方向和政策举措等官方基本立场的表述,而话语权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国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独立自主外交时,更需在大国外交的丰富实践基础上,厚植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基础,加强外交话语体系建设,提高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和世界意义,以有效应对相关挑战,实现中国外交话语权的历史性提升,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崛起成为全球大国的同时,中国民间外交也进入了新时代。民间外交从人民外交而来,但已超越人民外交。民间外交与公共外交并存,但有异同。特别应警惕对民间外交概念的"泛化"与"逆化"。中国民间外交具有民间性、开放性、基础性、灵活性、独特的理论性等全新的内涵,同时也临着狭隘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等外部挑战。为了推动和完善中国民间外交,中国人应更深入了解和理解世界各国人民心理,拓宽交流对象,重点做国外中产阶级的工作,以及探索建立政府与民间互动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经济迅速成长,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伴随这些变化,中国开始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社会的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中国外交形成了一些新做法和新思路,被称作中国的"新外交"。"新外交"在客观上涵盖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5.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长期指导了中国的对外政策。近些年,世界局势的大变革给中国的对外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决定了中国外交必须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以中国外交的大转型实现中国外交的大发展。中国外交的大转型,是基于国内外历史经验、中国现实发展、国际压力和国际体系变革诉求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推进的。因此,中国外交的大转型契合国家利益,迎合世界需求,是十分必要的。推进和实现中国外交的大转型,需要在国家领导力、国际合作理念、力量平衡、外交内政协调等方面妥善处理,以使中国外交大转型更加主动,更加系统,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6.
城市外交为何会蓬勃发展?其动力机制与全球化、信息化存在密切联系。全球城市网络对城市拓展全球联系形成一种外部"牵引力",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向城市集中产生内部"推动力",使城市外交成为可能。外部和内部的动力形成合力,使城市在全球化时代的外交舞台上获取施展空间。城市如何施展外交功能?理想的路径选择是将城市外交与国家对外战略有效对接,使城市外交成为国家融入国际体系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渠道。改革开放后,城市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场域和连接世界的关键节点。提高中国城市外交的水平既要顺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转型趋势,也要遵循城市外交发展的机制性规律,从国家和城市两个层面共同努力,为构建立体化的总体外交格局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国外交的核心是创新.新理念、新风格、新力度、新战略、新战术、新倡议、新布局、新突破;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与周边外交双轮驱动;北联、东弈、南睦、西进.全球拓展既捍卫了国家核心利益,又坚持与世界合作共赢,充分显示了中国气势、大国外交和世界情怀.中国外交已经进入了全面战略外交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农业外交是一种古老的外交形式,也是一项崭新的研究议题。当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开展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外交提供了新契机——为加快中国农业的国际化经营及农业外交注入了内动力,沿线国家对于发展对外农业合作的强烈需求为中国的农业外交提供了外推力,中国与沿线各国资源的契合为中国推进农业外交搭建了牢固的桥梁。当然,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开展农业外交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包括对象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中国与对象国之间在农业合作中的技术层面问题、自然灾害与动植物疫情风险以及国内部门利益竞争等。要搞好农业外交,中国需要做好农业外交的顶层设计,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有效的双边及多边农业合作机制,扩大与涉农国际组织与相关金融机构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三个30年。通过考察1919年以来中国90年的外交历程发现,中国外交调整具有周期性,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尾声,中国外交政策会进行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周期的变化与中国实力地位的提升、中国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的联动以及中国领导人的更迭均有密切关联。在认识中国外交周期性的基础上,本文将主要运用历史比较和统计学方法,探讨当前中国外交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除了要塑造并依靠硬实力外,还要构建软实力.中国特色软实力的性质、内涵、特点、功能与西方认定的"软实力"不同,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国开展人文外交的主要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的人文外交既为中国人民服务,也为世界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性落户南宁,使广西有了一个高水平的和长效的发展机制和平台,它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中国的改革开放将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一、“纽带与桥梁”作用由于广西独特的地理优势,尤其是广西包括壮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  相似文献   

12.
In his 2010 new year address, President Hu Jintao,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people, warmly welcomed friend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to the 41" World Expo that is to be held in Shanghai, "to participate in this great event".  相似文献   

13.
<正>In his 2010 new year address, President Hu Jintao,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people, warmly welcomed friend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to  相似文献   

14.
朱航 《亚非纵横》2010,(3):11-16
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通过信息传播、文化交流、大众媒体、民意调查和支持非政府组织等形式影响国外民众,扩大本国政府、公民与国外民众的对话,减少他国公众对本国的错误观念,提高本国在国外公众中的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增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世博会为我国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一个盛大的平台,也成为中国面向全世界的“公共外交”新舞台。  相似文献   

15.
落户南宁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投资与商务峰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第三届博览会已呈现出大展会规格高、规模大、经贸成效取得新突破、商务与峰会形式新颖、各场活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举办7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边经济关系的不断密切,博览会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其应增强与东盟国家的共办合作机制,关注参与方的各种差异性,为克服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障碍与困难多作贡献,为增进企业界的相互了解做更多的实事,同时逐步扩大涉及的领域和提高会、展的层次。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获得“2007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品牌展会”称号。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行了26场投资推介活动,共签订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82个,总投资61.5亿美元,比上届增长5.3%。签约项目规模更大,在182个国际经济合作项目中,超亿美元的项目18个,比上届多4个。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更加专业、更加务实、更加成熟。作为广西会展业的品牌,  相似文献   

18.
Shanghai World Expo gathering engrossing interaction to explore symphony as the main 2010 will be a grand man's urban life, an with innovation and melody, and a splendid dialogue among human civilizations. At present, preparation work for Expo 2010 is well under way. Over 230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have confirmed their participation, of which almost 200 have signed the participation contract. Joint efforts made by the Expo family members have created a new record in the number of Expo participants. The framework of China Pavilion, Theme Pavilion, the Expo Exhibition Center, the Performance Center and the Expo Axis has almost been completed,  相似文献   

19.
<正>The Huangpu River is sparkled by stunning scenery and joyful carols; the Expo park is lightened by colorful fireworks and exciting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纵横》2009,(10):F0003-F0003
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古小松主编,广西社会科学院当代广西研究所副研究员龙裕伟、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建文为副主编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可持续发展报告》于2009年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