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动态     
国务院发布多项知识产权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9月22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采取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缓解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矛盾、加快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个不是很新的概念。在走过几年之后,质押融资究竟面临怎样的现实、机遇和困境?本刊编辑部从这一期开始,将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路在何方》系列专题,探究质押融资这些年来的得失。同时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和本刊将于近期举办质押融资的专题研讨会,为促进质押融资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详情请关注本刊近期专题。  相似文献   

3.
李银霞 《法制与社会》2011,(21):116-116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形资产少,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建议,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分解与分步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伯友 《知识产权》2009,19(2):30-34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创新型中小企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资金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成为制约其规模经营和持续发展的瓶颈.将专利等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获得银行放贷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发展的新途径.在其运行过程中,风险的有效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探讨和研究质押融资中各种风险的控制方式和方法,对于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面推进面向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渐成趋势。分析了国内三种典型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的利弊,并重点对银行、政府机关、中介服务机构等参与主体进行了角色对比分析,提出了一种市场化的可推广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仅有其相应的法律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有的理论,包括对传统交付方式、担保物权的价值取向、传统民法物权体系、物权法定原则的挑战。实践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推动金融业的全面发展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上表现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临着法律保护滞后、登记程序繁杂、评估技术不成熟和知识产权价值风险高等困境。对此,应从缓和物权法定原则、整合登记机构、加强评估立法、一并审查知识产权和企业盈利能力四个方面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凸显的今天,知识产权构成了企业重要的资本,也是企业关键的无形资产。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充分实施知识产权运营战略,实现知识产权的重要经济价值,为企业解决贷款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内简讯     
《电子知识产权》2011,(11):10-13
一纸专利可贷款300万温企釜知识产权“涣”贷款——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于鼓励企业创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大有裨益,对我国而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制度的发展完善仍然需要政府和相关法律的支持,温州的做法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9.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进程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在促进自主创新和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在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开展方面进行了很多努力,但也存在相当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建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机构来分担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0.
马丽 《法人》2009,(10):48-49
全国“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实效并不乐观。知识产权产量位居全国三甲的深圳,就遭遇了融资冷场。  相似文献   

11.
学界通说认为知识产权质押是权利质押,知识产权质权是权利质权;且为我国《担保法》和《物权法》的立法肯认。通过分析,质疑通说,澄清了知识产权质押的法律性质,纠正认识误区,并指出现有担保法律制度按照"物"的理念和认识来设计知识产权担保制度存在根本的理论缺陷,为发挥知识产权应有价值,提出应将知识产权担保制度从现行担保物权法律制度中独立出来,回归由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出现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然而,最戏剧化的地方在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本身就是一个困境的涡旋,于是,抽象一下,那就是为了解决一个难题引入了一个更加难以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专利权质押正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个不是很新的概念。在走过几年之后,质押融资究竟面临怎样的现实、机遇和困境?本刊编辑部从这一期开始,将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路在何方》系列专题,探究质押融资这些年来的得失。同时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和本刊将于近期举办质押融资的专题研讨会,为促进质押融资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详情请关注本刊近期专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产权质押立法与实践的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备受学界关注.与经济学界的研究视角不同,法学界更应注重对现有知识产权质押法律制度的解释.知识产权质权人享有的权利包括收取孳息的权利、转质押的权利、保全权、对质权侵害救济的权利以及实行权,通过民法文义解释、体系解释以及漏洞补充等方法,对现行法律进行解释可以为司法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质押与抵押的区别在于是否转移标的占有。我国担保法和物权法都是以质押模式设立了知识产权担保制度,但在所谓的知识产权质押中,对知识产权的准占有并没有转移,因此其名为知识产权质押,实为知识产权抵押,理应重构知识产权担保制度,并以抵押模式确立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16.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到3200亿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等内容,勾画了未来5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具体施工图。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宋伟  胡海洋 《知识产权》2009,19(4):73-77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知识产权市场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突破口.我国近几年来,央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都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措施来推动该业务的发展,也开展了相应的试点工作.但由于知识产权质押涉及因素十分复杂,推广缓慢.其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高的风险和由高风险产生的高交易成本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我国应该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国家担保制度来有效分散风险,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活动的有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质押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振兴 《知识产权》1996,6(3):23-25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正式确立了我国权利质押担保制度,从而使知识产权质押成为知识产权法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控制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区开展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服务模式"以社会专业机构分工服务和社会专业机构分担风险为特征,以知识产权质押为担保方式,是律师和评估师以其具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银行提供专业服务,以律师和评估师职业责任分散信贷风险的一种风险控制方式。针对该服务模式在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基于调查研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与有体财产不同,知识产权的诸多特性决定了其价值的高度不确定性,这使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高风险无法通过设定限制条件及价值评估来消除.近来兴起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热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将风险转移给评估机构、担保公司,甚至是由政府承担.这种风险转移要么是非自愿的,要么是非理性的,无法维持长期的良性运行.相反,由于其背离了市场自由选择原理,不利于培养商业银行及中小企业真正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