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9月11—13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江泽民主席和李鹏总理等进行了坦诚、友好和富有成效的会谈,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关于加强中哈友好合作关系的协议和文件;中哈两国关于进一步发展和加深两国友好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哈两国关于利用连云港装卸和运输哈萨克斯坦过境货物的协定、中哈两国国防部合作备忘录和中国气象局和哈萨克斯坦水文气象总局气象科技合作协议,并举行了互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国界的协议》批准书的证书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2.
七月 3日 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5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举行第3次会晤。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总统阿卡耶夫、塔总统拉赫莫诺夫出席会晤,俄总统叶利钦因国内经济金融危机等问题未出席,专派外长普里马科夫作为总统特使与会。5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地区合作和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了讨论。5国外长签署了《联合声明》。江主席还对哈进行了工作访问,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哈国界第2补充协定,这标志着两国国界问题全面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斯坦外债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斯坦是典型的倚重能源、资源出口和依赖外资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流动性紧缩和能源价格暴跌的逆境下,哈国债务融资难度增大,出口创汇能力下降,未来将面临较重的债务负担.本文从哈国外债的规模、结构、成因、投向等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哈国外债实践及偿债能力,这对中哈开展经贸合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5新年伊始,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即率总理、副总理等多名政府要员组成庞大代表团出访俄罗斯,与叶利钦总统、切尔诺梅尔金总理举行了多轮会谈。1月20日签署了关于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全面合作的17个文件,包括《哈俄扩大和加强合作宣言》。叶利钦称,这是俄哈两国在一体化道路上“向前迈出的一大步”;纳扎尔巴耶夫说,这证明“哈萨克斯坦正在特别信任的、同盟者的立场上与俄罗斯建立关系”。国际舆论认为,哈俄两国首脑会晤及所达成的一揽子协议,使两国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斯坦是典型的倚重能源、资源出口和依赖外资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流动性紧缩和能源价格暴跌的逆境下,哈国债务融资难度增大,出口创汇能力下降,未来将面临较重的债务负担。本文从哈国外债的规模、结构、成因、投向等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哈国外债实践及偿债能力,这对中哈开展经贸合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15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资兴建的全长960多公里、总造价7亿美元、历时14个月的中哈管道一期工程“阿塔苏—阿拉山口”段正式竣工投产,2006年5月正式对华输油。这对于中哈两国构建新的能源合作战略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对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其他中亚国家甚  相似文献   

7.
陈立 《亚非纵横》2008,(6):35-40
苏联解体后,美国和哈萨克斯坦基于各自利益需求很快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在不同时期来往的目标不同,但美希望通过加强与哈的关系来遏俄、弱俄,而哈则欲借美力量立国、强国,这一主线基本上贯穿美哈关系发展的全过程。2005年“安集延事件”后美哈关系开始升温。但美哈关系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仍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8.
1996年4月26日在上海签署的《中、饿、哈、吉、塔五国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协定》,以及一年后在莫斯科签署的《中、俄、哈、吉、塔五国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成功解决了冷战时期中苏对抗历史遗留下来的边境军事安全问题.这两个文件又成为后来在欧亚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的国际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的政治、法律基础.这一历史事件的转化和发酵,开创了对欧亚地区稳定产生持续20年影响的"上海进程".回顾这一进程,不难发现其中清晰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9.
(2006年4月13日·北京)我来到贵国的首都进行访问,并同中方的代表就哈、中两国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会谈。我们对哈、中两国在各领域的相互关系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哈萨克斯坦高度评价中国的经济发展活力及其在当前国际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中国在改革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有效地巩固了自己作为一个对保障世界和地区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大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在致哈萨克斯坦人民的年度国情咨文中,把加强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互合作作为本国外交政策的重点。我们对进一步发展与中国…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进军中亚的深层盘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2004年8月和今年6月,日本和中亚5国分别在阿斯塔纳和东京召开两次“日本 中亚”外长会议之后,8月28—3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又对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访问。这是日本政府首脑首次访问中亚国家。小泉访哈期间,双方签署了《加强双方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11.
2005年2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提出"中亚国家联盟"建议后,哈萨克斯坦官方多次表示:中亚国家联盟仅是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形式,致力于解决中亚地区内部的各种问题,将有利于整个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哈国现在有能力且有意愿在中亚地区推进该主张.其他中亚国家对哈国的建议态度不一.除吉尔吉斯斯坦积极支持外,鸟、土、塔三国均未作回应.从目前情况看,哈国具备一定的推动中亚国家联盟建设的有利条件,但同时面临的困难亦不少.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斯坦不仅与俄罗斯有着长达7200公里的陆地边界线,而且两国在里海水域也存在着边界划分问题。与相对简单的陆地边界划分相比,里海水域的划界则要复杂和困难得多。该水域的划分不仅是哈俄两国的事情,同时也牵涉到里海沿岸其他三国。里海水域边界的划分问题只有在沿岸国家就其法律地位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13.
大事综览     
2005年7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一、胡锦涛出访俄哈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胡锦涛主席于6月30日至7月6日对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胡锦涛访俄期间,中俄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俄联合公报》以及能源、金融、电力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文件。《联合声明》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赋予了新的内涵,是胡锦涛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取得的重要成果。访哈期间,两国元首一致认为,中哈关系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为了促进睦邻友好和…  相似文献   

14.
考察中日两国的忠孝观,会发现在看似相近的表象下隐藏着各自不同的伦理要素。这一对道德观念反映了两国不同的伦理体系及社会形态。忠、孝道德观念在两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反映出中日两国传统意识间的差异,以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对于正确认识中日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6年4月,以安全合作为主轴的中、俄、哈、吉、塔五国会晤机制在上海诞生,从此被称为“上海五国”。近五年来,每年一次的五国峰会先后在莫斯科、阿拉木图、比什凯克和杜尚别召开。五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互信不断加强,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五国间的合作又进一步扩展至政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重要的产油气国。中哈能源合作也在顺利开展。但因哈的特大型油气田目前多为西方国家大公司控制,俄罗斯也力图扩大向哈国油气部门介入,一些媒体对哈今后能否更多地向国外出口油气等问题持怀疑态度。有鉴于此,哈政府现正通过制定详细的本国油气工业发展战略、正式组建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部等措施,扩大政府对油气部门的影响,提高油气对经济的贡献率,并加大油气多元化出口,其系列新动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民众之间的往来和交流日趋频繁紧密。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跨国栖居的成员互为两国最大的外来居住人口。随着两国民众之间交流接触的加深,两国的民间关系并非如料想的那样平稳顺畅,这是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本文以建交以来两国民间关系的发展现状为视点,探讨两国跨国栖居人口之于民间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上海五国”会晤机制开创于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的会晤,几年来,该机制摸索出的新型国家关系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睦邻互信;平等互利;团结协作;共同发展。今年6月将在上海举行的第6次五国元首会晤,是“上海五国”机制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能源安全:中印面临的共同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有着密切联系,能源安全可以成为衡量国家安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和印度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两国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上升。由于两国自身拥有的油气资源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只能依赖进口。同时,由于两国对进口能源尤其是石油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而且油源都集中在动荡不定的中东地区,因而导致两国都面临着能源安全难题。为了应对这一难题,两国积极实施以能源供应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能源安全战略,开展能源外交。在此过程中,两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摩擦,然而,两国完全有理由通过合作来应对这一共同难题。  相似文献   

20.
中缅是友好邻邦,两国有长达21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线。中缅两国于1950年建交。 中国发展对缅贸易有诸多有利条件 首先,中缅两国都实行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这为两国发展和扩大双边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成为发展双边贸易的巨大推动力;其次,中缅两国陆地边界线长,这为两国发展边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三,中缅两国贸易历史悠久,许多中国商品早已打入缅甸市场,并已赢得了信誉;第四,中缅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通过双边贸易可以实现经济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第五,近年来,缅甸政府扩大了国内生产和消费,在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