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二战"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世界上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先后确立起斯大林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改革斯大林模式既是社会主义各国的共同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尽管包括苏联在内的各国,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努力都未能开花结果,但是历史不会因此而忽视它们为此所作出的牺牲.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取得革命的胜利,并根据本国国情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体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在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的同时,毛泽东也开始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中国始终没有走出斯大林模式的误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根本上否定了斯大林模式.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问题上,经过20年的实践,1992年6月,邓小平最终确定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终于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樊篱,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五十年代后期,社会主义国家也先后对以苏联模式为特征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因此,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某些相似的经济现象。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所谓"中国模式",就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决定并与之相伴随的中国发展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参照系有两个:一个是苏联模式;一个是西方模式.中国模式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威权政治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由中国特殊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所决定的,因此其可复制性较低.中国模式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也确实显示出了生命力.中国模式中的许多因素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尽管中国模式仍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加快改革步伐,是党的十四大的重大决策。所谓改革,从根本上说,主要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特别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和超越。因此,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代经济改革发生、发展的历史渊源,加深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事业的理解,增强加快改革步伐的自觉性,积极投身改革大潮,有必要深入剖析毛泽东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关系,搞清他对这种模式的突破和趋同,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决定金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特征,决定着金融具有某些特征。归纳起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金融特征具体表现在十个方面: 一 金融成份的多元化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成份是在坚持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股份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并存的多元经济成份。这种状况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给构多层次性所决定的。经济成份的多元性,使得金融成份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状况。近几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金融成份的多元化,优于金融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意识形态根据及其核心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其主观原因主要是斯大林为其社会主义模式的合理性作辩护所构造的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是把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视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线性"的"铁的规律",从而把由特殊历史条件形成的苏联模式的体制特征,当作由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一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是"物质运动"规律决定了人类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 )右倾盲动路线的成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 ,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因此 ,确实存在着能否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问题。从 1 987年秋苏联的形势来看 ,由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已经偏转 ,苏联这艘巨大的航船是否会触礁沉没 ,这是身处北美的我们当时关心的一个问题。早在 1 985年 6月 ,利加乔夫这位新的意识形态领导人在向科学院发表讲话时就说过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将在科学社会主义的范围内进行 ,不会走偏方向 ,发展市场经济或私营企业”。1 987年 3月 ,苏联广播电视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有…  相似文献   

8.
高放 《同舟共进》2009,(4):31-32
苏联六次错过体制内改革的机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1936年基本建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苏联是把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社会制度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9.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模式是在当时的时、空条件下,率先建立起来的人类社会第一种社会主义制度。苏联是在斯大林模式下,迅速崛起为"冷战"年代的世界两霸之一的。1991年末,苏联由于历次改革失败,始  相似文献   

10.
对戈尔巴乔夫改革中政治与道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酝酿和实施改革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特别强调道德原则,强调人道主义.这首先源于戈尔巴乔夫对苏联一斯大林模式、特别是对斯大林的农民政策和斯大林对无辜者进行镇压的否定,他想重新塑造社会主义的形象,让社会主义为人服务.在改革过程中.苏联各种矛盾暴露出来,地方分离势力迅速发展.道德优先的政治理念阻止了戈尔巴乔夫用武力去维护国家的统一.苏联解体了,但没发生流血冲突.戈尔巴乔夫改变了俄国政治中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传统.他不仅注重目的的合理性,而且注重手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